深度:大學期間這3類書必讀,最後一類值得一輩子!

從懵懵懂懂一心只讀聖賢書的高中,到百花齊放紛至沓來的大學生活,很多學弟學妹一定有這樣的感觸:高中時只讀課本就讓自己累的夠嗆了,而大學卻有這麼多要去接觸的新事物,尤其在讀書上,原來世上學問不止高中的9大門,還有眾多自己未曾接觸的領域。

而在眾多新生事物面前,除了明顯的新鮮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哪些領域才是自己應該接觸的?尤其各類信息眼花繚亂,稍不留神就很容易被帶偏。

深度:大學期間這3類書必讀,最後一類值得一輩子!

大學新生事物眼花繚亂

事實上,這個問題筆主也曾經困惑過。大一時筆主熱衷心理學,琢磨了好一段時間,後來發現確實有些難懂。而到今天看來,大學期間,這3類書才是真正值得研讀:

1. 哲學類

上了大學筆主才知道,原來所有學問的根源,都是發源於哲學這門學問。很多人對哲學存在理解誤區,以為哲學就是各種深度無厘頭腦洞,各種浮誇探討形而上、唯心唯物論,尤其是高中時期還把哲學放在政治考試中,想起來就一腦子後怕。

深度:大學期間這3類書必讀,最後一類值得一輩子!

哲學是所有學問的根源

哎,這是被應試教育影響的誤區,事實上,哲學是一門關於真理學說的探討科學,在生活中有十分廣泛而重要的運用。最簡單的,上大學後,你會逐漸對自己的三觀產生密切的關注,隨著你在大學生活的成長,你的三觀也會不斷糾正和成熟。

而三觀問題,就是一個典型的哲學問題。我們高中所讀的9大門功課,也都是哲學的各類分支。想想,以前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在探討人生時,衍生了一個問題:人從哪裡來?然後這個問題,後人不斷髮問,不斷考究,後面就有了19世紀達爾文的《進化論》,再有了你現在所讀的生物遺傳學。是不是很流弊?

深度:大學期間這3類書必讀,最後一類值得一輩子!

哲學衍生達爾文的《進化論》

所以,大學必須糾正對哲學的理解誤區。如果你想更懂這個世界,更懂人性,哲學是必不可少的學問。但往往哲學書也比較複雜,可以從入門級別的書入手,比如《蘇菲的世界》,作為經典暢銷書,這本書在大多數大學書店中都能找到。

2. 經濟學類

上大學的一個明顯體驗就是,你變得越來越社會化了。從發展的角度來說,你變得越加成熟了,這是無可厚非也是必然的。

所以,以前你從未考慮過的經濟問題,逐漸會變成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擺在眼前。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你要考慮掙錢發展的問題了。

深度:大學期間這3類書必讀,最後一類值得一輩子!

大學要培養自己的理財思維

如果在大學你還是以前的理財思維,從未想過以後經濟發展的問題,伸手找父母要錢也沒有愧疚感,那這個大學,就當做白讀了吧..

你應該明白,掙錢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責任。不管你家有礦,還是祖墳冒了青煙,筆主還是要奉勸你:一定要有靠自己的實力!

不是說大學期間一定要掙錢,而是要有這種與經濟掛鉤的發展思維。別等到大學畢業後才意識到,原來關於掙錢的學問,還可以這麼高深?而經濟學,就是很棒的關於掙錢的學問。你可以不賺錢,但你要懂賺錢,通過研讀經濟學,多懂一些世界經濟運作規律,你的未來發展之路也就多一分可能。

深度:大學期間這3類書必讀,最後一類值得一輩子!

研讀經濟運作規律

經濟學方面書籍,筆主推薦《窮爸爸富爸爸》。

3. 歷史類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唐朝名相魏徵的千古名言,初中的歷史知識,想必你一定不陌生。

以前讀書時,記了也就記了,讀大學時筆主才恍然大悟,原來說的知興替,卻不僅僅是知道歷史變遷這麼簡單。

讀歷史,當你讀的越多,你越能有這樣的感觸:以前的故事,似乎今天也都在上演?

沒錯,歷史是驚人的相似。世事興衰,沿革幾千年,關於人性在這片土地上的鬥爭,卻從來沒有變過,區別只是形不同,而神是永不變的。

深度:大學期間這3類書必讀,最後一類值得一輩子!

歷史總是形變神不變

筆主讀史有一個最大的感悟,那就是“弱者就要捱打。”事實上,動物界的弱肉強食,在人類也沒有變過。“真理只存在大炮的射程之內”,你看懂國家大力發展軍事的真諦嗎?

嗯,讀史還有一個好處,你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真相,這些都是你看清一些世事的來源。別說大學期間,實質上人的一輩子都值得研讀歷史。主席讀《史記》十幾遍,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關於大學必讀的書籍,你有哪些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