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爱屋及乌”而不是“及”其他东西?

为什么是“爱屋及乌”而不是“及”其他东西?


这个成语与“武王伐纣”有关。话说周武王在牧野击败商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周武王率领大军进入朝歌。面对大量商朝的旧吏和士众,武王问计于太公:“对殷商旧臣怎么处理?”太公回答:“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意思是爱一个人,连他屋上的乌鸦也一起爱;讨厌一个人,连同他的下属也一起讨厌。

但召公并不同意姜子牙的做法,他认为有罪的固然该杀,无罪的不如留下。但武王并不赞成留下商纣面前的这帮谗臣小人。这时周公说话了:“依臣之见,不如让他们回家耕地,这样既可以显出大王的宽大,又可以避免他们再滋生事端。”武王觉得这个主意好,就按周公说的做了,果然,天下很快安定下来,商人也没有发生大的暴乱。

于是,“爱屋及乌”这个成语也便流传开来。后人多喜欢用这个典故,如唐代诗人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陈师道《简李伯益》:“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