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示意图

中国漫长的大型文明史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每一寸国土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份史料背后都是当年铁骑逐鹿,黄沙漫天的往事。众所周知,河西走廊为人所耳熟能详是因为丝绸之路,因为汉唐荣光背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那些开垦戍边者,因为那些浩气壮天的边塞诗人例如岑参。但仔细回味一番,似乎有一点陌生:在中国2000年大一统王朝历史中,我们的思绪似乎找不到其他的东西,相比漠南草原的豪迈,西域的起起伏伏,青藏高原的神秘,关中陇右的核心作为,我们却似乎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河西走廊。今天就简单盘点一下河西走廊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古代游牧民族

先秦时期河西走廊就以游牧民族聚居地与大量的神话传说出现在史料中。《禹贡》中有对若(弱)水,黑水的记载;西王母与周穆王的沟通也是扑朔迷离的事件。这个史学界众说纷纭先秦河西走廊神话传说已有专人著作,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游牧民族对河西走廊的放牧大致开始于春秋末期。相对于阿拉善高原亚区的干燥少雨,祁连山下冰川融水丰富草质丰美。相比于直面进攻赵燕秦,匈奴月氏越长城而击之是经济的。加之秦灭西戎八国占据陇东宁夏平原一带戎族空间被大大压缩,所以义渠残部与乌孙均盘桓于河西。

战国至秦汉之际,河西的居民主要是月氏、乌孙和匈奴等游牧民族。关于月氏、乌孙在河西,《汉书·扬雄传》记载:“公孙创业于金马,票骑发迹于祁连”,可以推证他们的存在。

秦穆 公( 前 6 59 一 前 6 2 1 )时陇西 有 组戎(《 汉 书·匈 奴 传 》作“吠 戎”)《 史 记 正义 》 云即混 夷、犬戎,亦 即 吠 夷。绳 戎为《 史 记·匈奴 列 传 》 所载 西戎 八 国之 一——《月氏,乌孙,匈奴在河西的活动》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冒顿单于(左二)

后来,在头曼单于到冒顿单于时期,匈奴逐步发展,挤压月氏空间,最终在秦汉交际时将月氏主力逐出河西走廊。冒顿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杀其父头曼单于而自立。“是时汉方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冒顿正是利用这一有利时机, “破灭东胡王,虏其民众畜产。既归,西击走月氏, 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后又北服浑庾、屈射、丁零、鬲(隔)昆、薪(新)犁等部, 成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南与中国为敌国”的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对新生的汉朝产生巨大威胁。尤其是河套及河西走廊,对关中三秦故地这一核心区构成直接威胁。在冒顿单于的打击之下,月氏西迁,但并未远徙,而是活动于东部天山一带。直到汉文帝前元6年(前174年)匈奴老上单于击杀月氏王后,月氏始迁往伊犁河流域,河西遂为匈奴领地。这也为张骞出使西域寻求月氏埋下伏笔。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影视形象中的霍去病

汉朝是河西走廊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不仅体现在汉朝是第一个占领河西走廊的中原王朝,还体现在它起到的作用上。汉武帝时期的军事设施,开垦等等的余荫与思路甚至影响到现在。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纳入西汉版图。这是河西走廊第一次纳入中原版图。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匈奴,为了实现彻底的王霸之业。

班固赞曰: 汉武帝制匈奴,通西域,“师旅之费不可胜计。至于用度不足,乃榷酒酤,莞盐铁,铸白金,造皮币,算至车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财用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杖斧,断斩于郡国,然后胜之。

《汉书·西域传》

秦汉之际,匈奴的骑兵沿弱水南下而进入河西走廊,既控制了自漠北而至河西、西域之通道的要冲,又可沿甘州河翻越祁连山而到达羌人的游牧地区——《汉代祁连山路考综》

《史记 平准书》载,元鼎六年(前111年)冬十月,汉将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数万兵士击溃了叛乱的西羌;同年秋,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数千里,对河西走廊进行了最后一次扫荡。与这些军事行动密切配合,初置张掖郡并调发“数万人渡河筑令后”。

《史记 平准书》

以陇东-天水为基点,向西推,占领河西走廊,以河西走廊为基点,占领龟兹-莎车,再由此征大宛,直到《轮台诏》才停止西进。这一系列经营西域的举动都要通过河西走廊运输兵力,维持补给线。

关于这些,如有兴趣可以参看陈梦家:《汉武边塞考略》,《汉简缀述》。不多赘述。田余庆先生的《论轮台诏》也有所提及:

唐人司马贞于《史记·大宛列传·索引·述赞》中说:“旷哉绝域,往往亭障。”在西汉势力向西域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绝域中列置亭障具有关键意义。这些亭障构成防御线,构成交通线,也构成供应线。这些亭障还为汉向更西的地方传播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提供保障。可以说,没有亭障,也就没有汉在西域的经营。

综上所述,汉朝向西域推进,大体的程序是,先是军队向西占领据点,然后是在据点的后方修筑亭障,在据点的前方向更西的区域扩大声威③。元封三年征服楼兰、姑师,然后有:一、元封四年自酒泉“列亭障至玉门”; 二、“因暴兵威以动乌孙。”

从军事打击的高度,河西走廊作为汉匈战争的大后方,作为侧翼打击匈奴的基本点,就必然要进行经营。对匈奴的打击在当时是战略目标,极易动摇国本。所以汉武帝时期对河西走廊进行了综合开发。在河西走廊建筑要塞,移民,屯田,为此甚至延长长城,串联,把河西走廊打造成为一个堡垒网络。

  城障是某一段长城防线的守卫中心。《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曰:“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同书《李陵传》颜师古又注:“障者,塞上险要之处,往往修筑,别置候望之人,所以自障蔽而伺敌也。”《战国策·魏策》鲍彪注曰:“障,隔也,筑城垒为之。”由此可知,城障实际上就是驻有戍卒守卫的长城沿线的支撑点,它们往往都建筑在地势险要或位置重要之处。通过考古调查与发掘,我们今天已经可以对此类城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居延地区,考古工作者发掘了破城子甲渠候官遗址。这是一个构筑坚固的军事性小城堡,障坞毗邻,障在坞的西北隅,为土坯筑成的方形城堡。每边长23.3米,墙厚4——4.5米,残高4.6米。障顶东北角残存窄土楞,似为女墙。障门设在东南角,门内西侧有登临障顶的台阶式蹬道,东侧堆叠有防备攻城之用的河卵石。坞比障大一倍,坞墙系夯土筑成,每边长46米左右,厚1.8——2米,残高0.9米左右,东墙辟一门,门外设瓮城。坞四周3米以内的地面埋设有四排尖木桩。木桩高33厘米,间距70厘米,作三角形排列。坞内东北隅也有登临坞顶的蹬道。障、坞内部还有甲渠候和吏卒的住室——.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

冷兵器游牧民族对待由一群连成一片拥有4-5米厚城墙的堡垒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因为他们无法通过火药等轰击城墙来进攻,除非正面攻城或者是长期围困,不然难以彻底摧毁汉军的军事堡垒。

通过付出铁与血的代价,汉朝凭借国力一直维持在河西走廊最基本的军事存在。

匈奴失去了联合其他民族共击河西的土壤,但其也没有放弃河西,转而单独出大兵,大肆杀戮河西民众,以期汉朝认为河西“此难固守,不如予之”。在此背景下匈奴连续出兵进犯河西,杀掠人民烧毁亭障,有史可证:《汉书·匈奴传》载:“匈奴大入定襄、云中,杀略数千人,败数两千石而去,行破坏光禄所筑城列亭障。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任文击救,尽复失所得而去。”《汉书·匈奴传》载:“单于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其年,匈奴复入五原、酒泉,杀两部都尉。”《汉书·匈奴传》:“单于使犁污王窥边,言酒泉、张掖兵益弱,出兵试击,冀可复得其地。时汉先得降者,闻其计,天子诏边警备。后无几,右贤王、犁污王 《后汉书·西羌传》19四千骑分三队,入日勒、屋兰、番和。张掖太守、属国都尉发兵击,大破之,得脱者数百人。属国千长义渠王骑士射杀犁污王,赐黄金二百斤,马二百匹,因封为犁污王。属国都尉郭忠封成安侯。自是后,匈奴不敢入张掖。”《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其年秋,北虏果遣二千骑候望朔方,作马革船,欲度迎南部畔者,以汉有备,乃引去。复数寇钞边郡,焚烧城邑,杀略甚众,河西城门尽闭。帝患之。”从上述史料可知匈奴在此时对河西的进攻频率明显加大,出动兵力少也在数千骑以上,而且大肆杀掠河西吏民,一时间河西处处烽火四起,战报频传,为此史书常出现“帝患之”的字样。但汉朝并没有退缩,而是加大移民充边,扩河西军队戍卒 30 万,修建河西汉塞,设立属国来保卫河西。并通过军事手段打击匈奴右贤王的实力,使之无法再集结重兵入寇河西。

最后,就算匈奴无法再集结重兵,撼动汉朝占据河西的事实,其也没有完全放弃河西,而是改变策略以小股部队骚扰河西,让汉朝明白河西还是有匈奴的军事力量存在的。这些匈奴小部队的骚扰,虽鲜见于史书,但居延、敦煌汉简多出土于候望系统之中,故这类匈奴骚扰边塞的小规模战争多有记述。

——《从河西简牍看汉代对匈奴的军事防御体系》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汉武帝

汉武帝时期想长期占领河西走廊。因此元狩年间向河西走廊进行了一次性移民,数量多达十数万。移民是与河西走廊设置郡县相配套的举措,同时和军队的屯戍与屯田相呼应。西汉政府为推行“徒民实边”,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以元狩四年徙关东贫民为例,为安置这些移民,国家投入了相当多的财力、物力,“费以亿计,不可胜数”,最后竟然造成了“县官大空”,政府财政枯竭的后果。

河西走廊非常接近关中。而从天水-乌鞘岭一线到长安沿途地势较平坦,便于骑兵突袭。在霍去病卫青李广利率西汉主力部队在河套-涿郡出击匈奴,打击王庭时,后方必然要求稳定。

  根据晁错的建议,政府对徙边的移民,首先要在一定年限内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即“先为室屋,具田器”,同时还要“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7。这对于政府来说,有时候确然为一沉重的负担。但汉武帝之所以接二连三地大规模向边疆移民,主要是因为这项举措具有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长远利益。在经济上,它可以减轻内地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促进地旷人稀的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扩大全国的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在政治上,它可以使那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依托,安定生产,免致流亡,又可使那些罪谪、刑徒之辈获得自食其力的机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军事上,移民充实了边疆地区的人口,实际上为国家准备了更多的御敌之人,增强了国防力量。

从汉简材料可知,西汉政府对徙民实边的管理方式,是和内地完全一样的郡县乡里制度。移民的身份,仍然是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齐民,他们虽然在到达边郡的初始时间享受到国家的各项照顾政策,但超过规定的年限,仍和内地的农民一样,要向国家缴纳租赋。所以,西汉时期的“徙民实边”,与后世的“民屯”,并不相同。

——刘光华《论“徙民实边”不是屯田》

以上是汉朝之所以占领河西走廊并且将统治权一直延伸到曹魏乃至西晋八王之乱的原因。

八王之乱之后,五胡乱华,凉州大地(河西走廊)变成了一处小天堂,偏居一隅,对后世河西走廊的积淀产生巨大影响。前凉,西凉政权就是晋朝统治阶级在凉州地区的汉人地方官僚组织建立的,维持了晋朝制度。在此期间,河西走廊基础设施保存良好,甚至继续发展,对吐谷浑控制的湟水谷地有所影响,为隋唐重开丝绸之路做铺垫。后来后秦,北魏,西魏长期希望全国统一,无暇顾及西域,但河西走廊作为一大粮赋输出地,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也对此维持了统治

隋唐问题发生了变化。南方的吐蕃开始崛起,北方的突厥依旧强大。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影视形象中的颉利可汗

唐朝建国就是有倚仗突厥的成分在里面。入长安,灭刘武周,唐太宗与颉利可汗的面谈莫过于此。尤其是颉利可汗一度率军突入长安北郊,与冒顿可汗围住刘邦有类似之处。

(武德)九年七月,颉利自率十余万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己卯,进寇高陵,行军总管左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与之战于泾阳,大破之,获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癸未,颉利遣其腹心执失思力入朝为觇,自张形势云:“二可汗总兵百万,今已至矣。”太宗谓之曰:“我与突厥面自和亲,汝则背之,我实无愧。又义军入京之初,尔父子并亲从,我赐汝玉帛,前后极多,何故辄将兵入我畿县?尔虽突厥,亦须颇有人心,何故全忘大恩,自夸强盛?我当先戮尔矣!”思力惧而请命,太宗不许,絷之于门下省。知

讨懈太宗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驰六骑幸渭水之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

九月,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上不受;诏颉利所掠中国户口者悉令归之。

——《旧唐书》列传144

那么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又一次凸显出来。西域作为蛮族获取中原的踏板与补给基地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为了削弱他们,强有力掌握西域又一次提上议程。而且套路如出一辙。不多赘述了。

吐蕃是一个变量。在唐朝以前,青藏高原除了湟水谷地存在吐谷浑这样的半游牧半农耕政权外,没有较强凝聚力的社会集团。在吐谷浑被击溃之后,南线没有东西能威胁河西走廊。吐蕃的崛起打破了这一切。吐谷浑被消灭后,唐蕃大致以日月山为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达到中国在元朝之前对青藏高原的最远距离。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就带导致西部空虚,吐蕃四处出击。河西走廊自然也被吐蕃侵占。

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央政府可能永久丧失河西走廊?

不可能,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小结论:蛮族对汉族核心区无法实现长期稳定占领。这是统治形式与阶级决定的,具体在吐蕃占领河西走廊就是它无法形成完备的赋税收集系统。它们要么将河西走廊变成牧场,要么就把统治阶级变成农业人口。然而这两条他们都做不到。所以唐宣宗时期汉人起义建立归义军政权打回来了。该政权存活百余年,在北宋初年亡于沙州回鹘,旋即沙州回鹘被夏州政权击溃,成为党项族夏州政权的控制区。(划线部分史料有争议,有说法是直接被夏州政权所灭)

后来,夏州政权独立,就是西夏。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归义军前后存在一百余年,作为一个地方政权,也不算短命了,不过存在感偏低。个人理解其消亡有几点原因:1,归义军兴起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沙州(敦煌),占有整个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深处各方势力之间(前后有吐蕃,西州回纥,青唐,西夏等),稍有不慎,即有倾覆之危。2,归义军各州,地理上相对独立,无一州土地人口有明显优势,地缘上决定了其力量分散且易分裂。3,河西走廊身为交通要道,各种部族来来往往,回纥人,羌人,蕃人等等。而可耕种土地有限,决定了汉人数量难以占有决定性优势,则归义军统治基础有限。4,归义军的统治更类似于各地方豪族的联合,更加决定了其易分裂而力量有限。总之,地缘上来说,归义军地方政权统治基础薄弱,而身处要道,强敌环伺,能坚持近两百年已属不易;亡于邻近以河套平原(相对大面积的丰饶平原,人口集中,力量集中)为根基的西夏,也是天命了。纯印象流,以为引玉之砖。

归义军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最后又为什么消失在长河中? - 用情至深许汉文的回答 - 知乎。

晚唐归义军节度使张淮鼎事迹考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区位特点试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成为西夏政权的大后方,成为宋夏战争西夏守国的重要保障,间接促进王安石变法。

自西夏统一河西之后 ,社会相对安定, 右厢河西战事亦较少, 加上河西地区自身亦耕亦牧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历代开发的坚实基础 ,河西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成为西夏畜牧业和农业的后方基地。 “其地饶五谷, 尤宜稻麦, 甘凉之间皆以诸河为溉 ”, “遂取武威、张掖 、酒泉 、敦煌郡地 ,南界横山 ,东距河西土宜三种, 善水草 ,以畜牧, 所谓凉州畜牧甲天下是也 。土坚腴, 水清冽 ,风气广莫, 民俗强梗尚气, 重然诺 ,敢战斗 。自汉唐以水利积谷食边兵, 兴州有汉 、唐二渠, 甘、凉亦各有灌溉,土境虽小, 以富强 ,地势然也 。河西走廊依赖祁连山冰雪融水所形成的三条南北走向的内陆河流石羊河 、黑河、疏勒河的滋润,使得武威 、张掖、敦煌三大绿洲 “水草丰美, 畜牧孳息 ”为西夏王朝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赖以生存的粮食 、马匹、牛 、羊 、骆驼等军需和民用物资 。正如清人顾祖禹所言 :“宋时河西没于夏 ,夏以富强 ”, “夏得凉州 ,故能以其物力扰关中, 大为宋患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区位特点试析》

正因为河西走廊,宋夏战争消耗了大宋最后的时间,一直到哲宗时期都未有大突破(神宗朝的胜利被粉碎),也导致成吉思汗死磕在银川城下多年,最后死去。

从元朝开始,是河西走廊历史的下一个阶段。对河西走廊统治目的由面临北患变成安抚青藏,成为中原王朝控制蒙古地区、西域、青海乃至西藏地区的晴雨表。

至于元朝,不在国境线上,很稳定(西接察合台汗国不影响)。而且河西走廊作为蒙古文化向青藏高原传播的中转站,起到了极其大的沟通作用。详见明朝“抚藏御蒙”政策研究--以隔断蒙藏联系为中心.pdf,它间接影响清朝对西藏局势的控制。

元末明初,北元政权一度以甘肃行省(河西走廊)来牵制常遇春徐达的明军主力,齐王扩廓帖木儿一直坚守到宣光二年(1372年),北元朝廷才失去对甘肃行省的控制。

至明朝,由于北元政权以及其解体后瓦刺部的影响,总体上防御以东北华北方向为主,河西走廊虽然被收复但是并无太大用武之地。(有些史学研究者认为是因为航路断了的原因,另论)明初以打击北元平定云南为主,建文无功,朱棣靖难,仁宣之治重自身经济发展,西北也没有大夷狄,所以不重视。

明朝对河西走廊进行占领,并建立关西七卫(即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七卫,后沙州卫内迁,在其故地又设罕东左卫)这些流动边防哨所。

关西诸卫的设立是明朝在西北边疆地区羁縻蒙古残部以达到外御蒙古目的的

有效尝试,羁縻远人之法自古即有之,明朝即是因革了历代大一统中央王朝的治

边政策。其时元明交替,蒙古北遁,而西北边疆地区依然在蒙古部落和区域性汗

国的控制之下,对于新兴的明朝中央政府而言,来自蒙古的威胁依旧存在于西北

方面,要达到“断蒙藏之交”的目的,首先就要抗拒北虏。关西羁縻卫在其设立

的初期展现出了预期的效果,在战略上有效的配合了九边军镇,达到了抵御蒙古

的政治军事目的,并有效的阻断了西域游牧蒙古部落与藏区的联系。

——《明朝“抚藏御蒙”政策研究》

明朝中后期河西走廊已经沦为配角了。

明正德年间,关西七卫逐渐被吐鲁番蚕食。嘉靖三年(1524),人众散徙关内,闭嘉峪关自守,关西地区遂沦为关外蒙古等各民族游牧的场所,“虽皆敦煌旧境,然自明代以来,鞠为茂草,无复田畴、井里之遗”。——《清代康雍乾时期入迁河西走廊移民研究》

明朝末年边防松驰,河西走廊处于混乱状态。关西七卫逐渐东迁,分置了甘肃巡抚(驻甘州)。明亡之后,李自成起义军余部贺锦西征,占领了河西走廊,旋即被清军击败。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进入河西走廊,“郡、县、卫、所,望风归附”。从此开始,大清国取得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到了清初,因为对准噶尔的战争,河西走廊又一次站在时代的前列。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康熙亲征准噶尔

康熙三十五年(1696)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河西走廊成为清朝政府与 准噶尔部之间战争的大后方和“军需总汇”的主要基地。明朝后期闭嘉峪关自守, 使河西走廊的交通地位受到严重影响。康熙五十四年(1697),清朝大军屯驻巴里坤后,为了转输军需物资、传递军情文报,清廷在嘉峪关外设置军台、驿站, 并将驿站延伸至巴里坤军营。这种交通设施的完备和道路的通畅保证了平准战争 的最终胜利。乾隆时期河西走廊是经略新疆的战略要地,发展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其首要目的是为平准清军提供军粮,为清廷节省转输军粮劳费。故而,清廷不惜动用巨款,集中大批劳动力修建大型水利灌溉工程来发展当地的农业。

中国历史上硝烟弥漫,动荡不安的河西走廊

水利设施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汉代在河西走廊就开始了移民实边的政策。屯垦守边之将士即不用国家从内地调粮,又不用从当地群众中征集,通过屯垦即可自足。同时又开垦了荒野,发展了边疆的经济,实为利国、利民、利地方之举。移民屯垦就要兴修水利,改造土壤,这样就将内地的先进技术,耕作方法,逐步传播到河西,建立一个大粮仓,这才是河西走廊之所以能较为稳固的留在中原体系乃至成为核心区的根本所在。这样的思路贯穿2000年河西走廊历史。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整个河西走廊的历史都必将围绕整个中国历史的全局来审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危难之际总是考验着政权对于边疆地区尤其是非核心地区的掌控能力。这已经由河西走廊历史所验证。

1.地方志:《五凉全志》《凉州志》(新修)《重修肃州新志》

2.古书:《清实录》1985 年;《明史》1974 年;

3.中国知网:《晚唐归义军节度使张淮鼎事迹考》

《元明清时期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的形成及其演变》

《清代康雍乾时期入迁河西走廊移民研究》

《元末明初北元与明朝对河西走廊的争夺》

《明朝“抚藏御蒙”政策研究》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区位特点试析》

《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水与绿洲》

《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

《打通历史和地理的河西走廊》

《从河西简牍看汉代对匈奴的军事防御体系》

《匈奴的谶歌——祁连山的游牧文明与河西走廊的兴衰》

《月氏、乌孙和匈奴在河西的活动》

《犬戎历史始末述——论犬戎的族源、迁徒及同西周王朝的关系》

《先秦匈奴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

《先秦河西走廊神话传说考略》

《古史所记的先秦河西》

4.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三》《高中地理选修:中国地理》

《北斗地图•高考复习用地理图册:大比例(最新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