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被歷史略過還總是背鍋的西楚名將——龍且

雜談:被歷史略過還總是背鍋的西楚名將——龍且

龍且

龍且此人,關於他在史書中的第一次記載,是出自這裡:

項梁自號為武信君。居數月,引兵攻亢父,與齊田榮、司馬龍且軍救東阿,大破秦軍於東阿。《史記·項羽本紀》

這段歷史的發生時間,應該是在陳勝戰敗後,項梁引軍擊敗陳勝殘餘部署並擁戴楚懷王之孫羋心之時。項梁自號武信君,並在修整了幾個月後,便開始了與秦軍的全面戰爭,如上所述,當時龍且的官職是司馬,而其友軍卻是齊國的大將田榮,而這裡的完整敘述應該是,項梁帶兵與齊國田榮及龍且軍合力與秦戰之東阿,並取得大勝。

可以說,龍且在當時的位置,不可謂不重要,基本上是作為與項梁軍和田榮軍並立的存在,所以,就筆者看來,龍且的地位在楚軍之中,從開始就應該是很高的,而且基本上從當年項梁起兵時,龍且便是作為其麾下大將隨其征戰四方的。

故而,按道理,龍且在之後項羽麾下的地位,應該是會更高的,但很可惜,並不是,至少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

在之後包括鉅鹿之戰及鴻門宴等諸多重大事件中,龍且也再沒出現過,並且,根據目前史料的記載,也沒有明示龍且曾被項羽封侯過,同時,在根據下面的這條記載:

楚使項聲、龍且攻淮南,項王留而攻下邑。數月,龍且擊淮南,破布軍。布欲引兵走漢,恐楚王殺之,故間行與何俱歸漢。《史記·黥布列傳》

這是在楚漢戰爭第三年,由於九江王英布首鼠兩端,並遲遲不肯發兵,故項羽派人質問,熟料使者竟然被漢王劉邦的使者侮辱,遂導致英布公開反楚。而後,項羽遂令項聲和龍且共同領大軍攻擊英布,在這裡,請大家看清楚這裡的記載,是項聲在前,而龍且在後,無疑,儘管在事後記載英布是被龍且擊敗,可事實上,從明面上,英布還是被項聲擊敗的,畢竟項聲才是這次南征英布的主帥。

雜談:被歷史略過還總是背鍋的西楚名將——龍且

英布

當然,這裡的記載其實還沒有那麼明顯,而且再加上後來很多記載也一致表明英布是被龍且擊敗的,故而這裡我們勉強可以說龍且作戰勇猛,的確是敗英布的首功之臣。那麼,再看下面這條記載:

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又韓信破齊,且欲擊楚。羽使從兄子項它為大將,龍且為裨將,救齊。韓信破殺龍且,追至成陽,虜齊王廣。《漢書·陳勝項籍傳》

一直以來,關於楚漢之爭極為關鍵的齊國之戰,很多歷史記載在事實上都是在誤導我們,為何?正如上述的記載,裡面明明白白的說明了,當時漢王麾下大將軍韓信滅齊時所面對的楚軍二十萬主力,是以項羽的堂兄項它為大將,而龍且只是其麾下的裨將,或者說是副將。

但,如下面這些記載:

項王聞淮陰侯已舉河北,破齊、趙,且欲擊楚,乃使龍且往擊之。《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聞韓信破齊,且欲擊楚,使龍且救齊。《漢書·高帝紀》

韓信已定臨菑,遂東追廣至高密西。楚亦使龍且將,號稱二十萬,救齊。《史記·淮陰侯列傳》

如上內容,都是在有意無意的弱化了項羽援助齊國二十萬主力大軍的最高軍事主帥項它的存在。但是,一個事實就是,此次與漢軍大將軍韓信部作戰的人,及韓信的對手,其實從始至終都應該是項它,而不是龍且,至於史家為何要如此記載,或者說,到底誰的記載才是真的呢?而要不是班固在《漢書》中提了這麼一句,我們還有人會想到這一點嗎?

雜談:被歷史略過還總是背鍋的西楚名將——龍且

韓信

的確,齊國之戰,還是敗了,如下述內容顯示:

齊王廣、龍且並軍與信戰,未合。人或說龍且曰:“漢兵遠鬥窮戰,其鋒不可當。齊、楚自居其地戰,兵易敗散。不如深壁,令齊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聞其王在,楚來救,必反漢。漢兵二千里客居,齊城皆反之,其勢無所得食,可無戰而降也。”龍且曰:“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何為止!”遂戰,與信夾濰水陳。韓信乃夜令人為萬餘囊,滿盛沙,壅水上流,引軍半渡,擊龍且,詳不勝,還走。龍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大半不得渡,即急擊,殺龍且。龍且水東軍散走,齊王廣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陽,皆虜楚卒。《史記·淮陰侯列傳》

如上內容,在此戰中的龍且,宛如一個智障一般,不但自負,而且還愚蠢般的集結大軍於河流下游谷底,遂遭到韓信以水淹而取勝,由此楚軍二十萬主力傾覆,龍且則被韓信軍殺之。

老實說,如以上記載,我們真的可以相信嗎?換言之,如果我們把上面那段話中的龍且二字換成項它,而把那個對龍且說的人換成是龍且對項它說,那就應該是這樣的畫面:

當是時,項它所領二十萬楚軍直撲齊國,然龍且卻勸誡項它道:“漢軍遠征,其兵鋒甚銳,不可阻擋,故而,可以讓齊王田廣派遣使者招降齊國諸城,而齊國的那些城池因為其王還在,且又因為楚軍重兵來援,必反漢軍,如此,內外夾擊之下,漢軍必敗。”熟料,項它卻說:“吾平生素知韓信為人,他能有什麼厲害呢?且若是我領大軍救助齊國,而還沒有作戰,便勝了,那還我有什麼功勞呢?而今若是領大軍正面擊敗漢軍,那麼我必能得到半個齊國,如此,多好啊。”故而,項它遂領大軍與韓信對峙於濰水,卻不料遭到韓信派人暫時截斷濰水上游,而後等到項它軍開始渡河之時,突然放水,如此,楚軍大亂,而後韓信領軍全線出擊,如此,楚軍遂敗。(此段僅為筆者個人猜想。)

如上,這樣的記載,貌似也一點不違和,甚至更符合常理。畢竟,龍且可謂久經沙場之人,怎麼可能會犯如此之嚴重的錯誤呢?而且當時還有楚軍主帥項它在,那龍且又何敢居功呢?由此,這樣分析下來,恐怕真相就是如筆者剛才所述,此次齊國之戰,全因項它的狂妄自大所致,才導致楚軍大敗,龍且慘死的場景。

但是,一切的問題就是,為何史家沒有明確記錄項它在戰爭中的作用呢?

由此,關於龍且其人在楚軍的地位,我們便能感受出來了。其實從龍且的兩次記載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項羽用人,尤其是兵權,還是牢牢的被其那些宗室子弟所掌控,而如龍且這樣的虎將,更多的卻是隻能給那些宗室子弟們打下手,為副將。

而至於龍且的最後,自然是戰死沙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