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邦股權激勵: 股權和期權的區別和詳細對比分析。

實幹家股權激勵

股權是現在就有的權利,而期權是到期才有的權力。在本文中,經邦的股權專家將為大家帶來股權和期權的區別和詳細對比分析。


一:什麼是期權?

簡單的說,就是你花錢買了10噸銅的期貨,例如時間是一個月,你現在還不能使用這批貨,到一個月才可以實物交割,但是這個可以,買的時候為100萬,一個月可能漲到110萬,那麼你把期貨賣了能收益10萬,很多人都炒這個和炒股差不多 期權是股權的一種。

期權,是約定以後某個時間再給你股權(例如三年以後),所以叫期權。

(1)看漲期權:1月1日,標的物是銅期貨,它的期權執行價格為1850美元/噸。A買入這個權利,付出5美元;B賣出這個權利,收入5美元。2月1日,銅期貨價上漲至1905美元/噸,看漲期權的價格漲至55美元。A可採取兩個策略:

行使權利一一A有權按1 850美元/噸的價格從B手中買入銅期貨;B在A提出這個行使期權的要求後,必須予以滿足,即便B手中沒有銅,也只能以1905美元/噸的市價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而以1850美元/噸的執行價賣給A,而A可以1905美元/噸的市價在期貨幣場上拋出,獲利50美元/噸(1 905一1850一5)。B則損失50美元/噸(1850一1905+5)。


售出權利一一A可以55美元的價格售出看漲期權、A獲利50 美元/噸(55一5)。

如果銅價下跌,即銅期貨市價低於敲定價格1850美元/噸,A就會放棄這個權利,只損失5美元權利金,B則淨賺5美元。

(2)看跌期權:l月1日,銅期貨的執行價格為1750 美元/噸,A買入這個權利.付出5美元;B賣出這個權利,收入5美元。2月1日,銅價跌至1 695美元/噸,看跌期權的價格漲至55美元/噸。此時,A可採取兩個策略:

行使權利一一一A可以按1695美元/噸的中價從市場上買入銅,而以1 750美元/噸的價格賣給B,B必須接受,A從中獲利50美元/噸(1750一1695一5),B損失50美元/噸。

售出權利一一A可以55美元的價格售出看跌期權。A獲利50美元/噸(55一5〕。

如果銅期貨價格上漲,A就會放棄這個權利而損失5美元/噸,B則淨得5美元/噸。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作為期權的買方(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只有權利而無義務。他的風險是有限的(虧損最大值為權利金),但在理論上獲利是無限的。二是作為期權的賣方(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只有義務而無權利,在理論上他的風險是無限的,但收益顯有限的(收益最大值為權利金)。

經邦股權激勵: 股權和期權的區別和詳細對比分析。

​二:股權與期權的區別

股權,比較容易理解,擁有公司的股份及相應權益。

期權,是指在未來一定時間內,允許以指定價格(通常是基於當前公司估值的價格)購買公司的股權。

簡單實例,比如2004年底,百度公司最新估值算下來,每股價值6.5美元,以該價格授予員工四年期權,也就是未來四年,按照工作時間,有權以6.5美元購買指定額度的股權,百度上市後開盤價變成了72美元,那麼你買入這個股票每股就淨賺了65.5美元。(以上是真實數據,後來百度做了1拆10,也就是當時的一股相當於現在的10股,當時的行權價6.5美元相當於現在的0.65美元)

首先,期權只有在購買後,才會成為股權。

其次,如果公司最新估值的每股權益,低於期權行使價格,那麼期權可能就形同廢紙。(當年網易跌的很慘的時候,很多網易老員工放棄了今天算起來價值連城的“廢紙”)

之前有朋友來問我,說授權協議裡寫著我拿到了多少錢的期權(還有期權沒有協議,只是一張期權證),是不是值這麼多錢,其實這個錢是行權價,是你需要花多少錢來將期權變成股權,而期權的價值來自於未來的升值,份額越多,行權價越低越有價值。

第三,國內的相關法規和公司組織架構,目前不支持期權。

期權的核心思想是,員工享有的是公司價值提升的收益,那麼,在授予前的公司價值,與該員工無關,也保障了投資人和原股東的權益,所以美國互聯網公司很喜歡用期權來激勵員工。

說個題外話,期權授予本身,從財務記賬來說,也可能會帶來公司的財務報表的鉅額支出,如果一個公司股價漲的很兇,而早期期權授予較多,那麼財務報表中就會體現出明顯的股權激勵帶來的支出數據,早期百度,谷歌的報表都能很明顯看到這筆支出,所以這些公司財務報表經常單列出一項,如不計股權激勵,利潤如何如何。

三:股權/期權的行使


理論上,如果你的協議約定的是股權,你應該享有股東的權益,比如分紅權,比如董事會決議審核和投票的權益(當然這一點不重要,按股份份額投票一般情況下員工股沒有什麼意義)。比如通過出售你的股票獲得收益。

期權複雜一點,行使期權,需要先用現金購買股權,然後才能享受股權權益。

一般海外上市公司,為了省事以及算稅方便,有時會要求員工行權和出售股票同時進行。但從邏輯上來說,這兩件事其實是可以分開的,也就是你認為合適的時機(比如公司股價低迷)行權(省稅),然後在股價高企的時候出售股票。

未上市公司的股權價值,主要在於分紅,典型如華為。

上市公司的股權價值在於交易。

但北美很多未上市科技公司的股權,私下交易也相當活躍了。

四:退出機制


正常情況,按照約定授予,行權,但如果員工離職,或者因違反協議開除,如何進行退出?

第一種,強制無償收回,強制收回也不能說就不對,比如說,華為貌似是這樣,授予的是限制性的股權,分紅權,一旦離職,可能就全部收回,或者絕大部分收回。(具體我也不是很瞭解)

如果授予協議是這樣約定的,並且授予過程中履行了約定(比如按期分紅),那麼強制收回,也無可厚非。

第二種,強制有償贖回,和第一種略有不同,是公司用董事會決議價格,強制贖回股權;這種比較常見,但問題是,贖回價格經常產生嚴重分歧。

理論上講,董事會有權決定贖回價格,但,你融資是一個高估值,贖回是一個低估值,這個如果不事先約定清楚,說起來有點欺負人,比如,說,離職時公司有權按照上一輪融資估值的50%,80%強制贖回股份。在授予協議裡寫清楚,那麼贖回的時候,大家都簽了字了,誰也無話可說。


第三種,有限制保留,這也很常見,有的會給保留期限,有的會給一個保留比例。

第四種,允許自行轉讓。

北美一些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比如airbnb,uber,期權似乎是可以私下轉讓的,而且市值都不低。

但有些公司擔心控制權風險,不允許,其實也能理解。

第五種,分步驟,有條件贖回。

比如,你離職後,贖回部分,若干年後,沒有進入競品企業,再贖回剩餘部分,這樣也是一種操作方式。

那麼這裡還要說一下,期權和股權的退出是不同的。

股權退出基本上就是是否贖回,是否保留的選擇。

期權的選擇是,是否贖回,是否行權,是否保留。多了一項是否行權。


理論上,授予的期權條件一旦滿足,相應授予的員工就自動擁有了行權資格,但如果企業希望禁止行權,強制贖回,那麼應該在授予協議裡明確標註出來。

第一,股權和期權的授予協議,獲得授予協議,不代表你已經獲得了股權或期權,只代表你和資方,對獲得股權/期權這件事的目標預期上達成了一致。

在工作中,如果你達不到目標約定或者自己主動離開,根據授予協議的約定,資方是可以不給你任何股權,期權的。

所以,這個授予協議本身不僅僅是保護了打工者,其實也是保護了資方,因為違約的責任也事先說明了,資方簽署了授予協議,在協議範圍內依然有權辭退員工並不給予期權,或只給予部分股權或期權。

第二,股權和期權的授予協議,應有明確而具體的退出條款。

當合夥人在公司未上市,或未達到資方目標時退出,那麼雙方應在授予協議中約定,這種情況下如何退出。


這也是對雙方的保護。協議約定之後,資方也可以憑此對關鍵合夥人離職的條件和行為做一定的約束。

第三,如果你對自己的身價評估較高,而且對參與的創業項目的角色定位較高,請一個律師看一下相關協議沒有壞處。對一些有疑問的地方儘早明確,對雙方都有好處。

第四,如果對方有口頭承諾股權,期權,你又確實對此預期較高,那麼,儘快要求明確文字條款,如果對方一直以各種藉口推脫或故作有而言他,那麼,兩個選擇僅供參考,第一,就當沒有股權/期權,看自己繼續在這裡工作,回報值還是不值;第二,堅決離開,不要猶豫。

明確文字條款是對雙方的保護,大家對目標預期一致,工作起來積極性也會更高。作為創業公司的老闆,大股東,這一點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以上就是由經邦諮詢帶來的股權和期權的區別和詳細對比分析,希望企業家通過以上的股改知識學習,而有所得。目前,中國各行各業正處於轉型的過程中,對於眾多民營企業來說是個難得的歷史機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家應儘早認識到股權激勵機制的重要性,運用好股權這一利器,通過專業的股權激勵課程和股權激勵培訓,進行股權激勵方案設計。經邦諮詢18年來專注股改一件事,其首創股權激勵頂層設計和寡頭股權激勵,已經幫助眾多企業成為行業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