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道烏藥可以散寒、止痛,卻不知它還有這些妙用!

“寒者熱之”是中醫辯證用藥的一個重要原則,其意思是一些性味辛溫的藥物對於由於寒邪而導致的一些病證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比如烏藥。

很多人只知道烏藥可以散寒、止痛,卻不知它還有這些妙用!

烏藥味辛,性溫。辛開溫通,宣暢氣機,具有除寒、順氣、止痛的作用。其實對於烏藥的應用,還有這些妙用:

1.胸腹脹痛

寒性凝滯,寒邪侵犯身體容易導致氣逆、氣滯,逆則喘急、滯則脹痛,寒證可能導致氣喘、胸腹脹痛等症狀,治療必須要順氣、散寒,藉助辛溫的烏藥,配伍如香附、木香、延胡索、高良薑等理氣止痛藥效果理想,如天台烏藥散就是治療寒疝腹痛的經典名方。

很多人只知道烏藥可以散寒、止痛,卻不知它還有這些妙用!

2.痛經

痛經是十分常見的婦科疾病,現代醫學認為原發性痛經主要是由於平滑肌痙攣導致,使用解熱鎮痛藥可以緩解症狀。而傳統醫學認為婦女的痛經必須辨證論治,病因可以多樣,比如寒滯、血熱、營血虧損等。其中寒凝胞宮是十分常見的一種證型。

如果婦女衝脈經寒,就會出現經行少腹疼痛,得暖則舒,甚至平時也會出現形寒肢冷、四肢不溫、食慾不佳等症狀。若要緩解治療這樣的痛經,就需要以溫經散寒為主。烏藥湯中以烏藥為主,配伍香附、當歸、木香、甘草,是治療經寒腹痛的常用方劑。

很多人只知道烏藥可以散寒、止痛,卻不知它還有這些妙用!

“寒”是自然界中常存的六氣之一,可若是人體正氣不足就會變成邪氣攻犯身體,除了胸腹脹痛、痛經之外,也會攻擊身體其他部位。如寒若凝滯肝脈,會使人出現脅痛;寒入膀胱,會出現小便滑利頻數等症狀。

在這些寒邪導致的證型和症狀中,烏藥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味中藥,但是其“疏散宣通,甚於香附,不可多服”,且“不可見火”,對於氣虛、內熱的病人來說十分不適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