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市各区、县(市)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时刻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鼓舞自己,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敢于创新,勇谋新篇。

今天,礼堂君带领大家走进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看看他们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做的?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

阆苑村位于桐庐县城近郊,自2016年村文化礼堂通过验收投入使用以来,阆苑村通过三级队伍联动、六大阵地驻堂、五类活动共促的“365”模式,推动文化礼堂365天“全年无休”常态开放。 2017年,阆苑村文化礼堂获评浙江省首批五星级文化礼堂,被授予“全省文化新地标”称号。

1主要做法有哪些?

1、三级队伍联动

一是村级文化员活动带起来。选好配优文化礼堂管理员,驻堂办公,全力做好文化礼堂日常管理、活动组织,通过“阆苑村文化礼堂活动交流”微信群和“阆苑文化礼堂”微信公众号,实时播报文化礼堂的活动安排和活动实况。

二是礼堂理事会日常管起来。组建了由村干部、企业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文化礼堂理事会,发挥民主管理作用,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文化礼堂的建设谋划、工作统筹、活动开展和经费管理等工作。2017年村级礼堂运行经费达到20余万元。

三是街道“帮帮团”帮扶活起来。街道组建文化礼堂“帮帮团”,每月到村指导文化礼堂工作一次,每季度组织街道各村文化员开展业务辅导,每半年对文化礼堂财务管理情况抽查一次,每年固定投入3万元作为活动开展保障资金,常年帮助筹备综合性活动,牵头组织村社文化走亲。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2、六大阵地驻堂

一是村级书协工作联络站。2016年,阆苑村被授予“桐庐县书法村”称号,结合这一契机,在文化礼堂建立村级书协工作联络站,邀请外地和桐庐书法家开展书法培训班、书法交流活动。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二是高校社会实践基地。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与阆苑村结对5年,在礼堂挂牌“社会实践基地”,每年组派社会实践队或支教队到村里进行支教和社会调研活动。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三是农民素质提升教学基地。桐君成校将文化礼堂作为常设基地,常态化在文化礼堂开设农民素质提升教育课,先后举办农用知识、法律法规、诚信宣传、手工技巧、美丽庭院打造等知识讲座或现场指导20余场次。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四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文化礼堂搭建“新四军文化传习所”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不定期邀请桐庐县新四军研究会成员到文化礼堂进行宣讲、座谈;在“七七事变”、九一八、国庆节等节点,举行升国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五是基层协商民主议事站。在礼堂开设民主议事站,开展“听民声,纳民智;化矛盾,解民忧;议村务,惠民生;树新风,促和谐”等工作,将文化礼堂打造成村民议事主要平台。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六是民俗文化市民体验点。阆苑村龙文化悠久,尤其是舞龙等非遗文化历史悠久,结合文化礼堂特色展陈馆建设,阆苑村将本村特有棕毛龙等进行集中展示,现场提供扎龙灯、舞龙、梅花锣鼓等传统技艺的体验服务,成为全县民俗文化体验点。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3、五类活动共促

一是礼仪活动传文化。结合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礼仪进礼堂活动,每年重点开展春节祈福、庆祝国庆、“好家风”褒奖、学童开蒙、重阳敬老、学子褒奖、村民婚礼等礼仪活动10余场,其中学童开蒙礼入围2017年杭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十佳礼仪”项目提名。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二是“我们的村晚”聚人心。每年在文化礼堂内组织一场阆苑村“村晚”,节目全部由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纷纷感慨,回家过年的时候一定要现场感受一下年三十的阆苑“村晚”。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三是“春泥计划”增亮点。每年组织联系本村回乡大学生和结对高校利用寒暑假时间,在文化礼堂开设中小学生作业辅导班和兴趣培养班,丰富未成年人假期活动。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四是“影视展播”成常态。与县内电影放映队合作,确定每月8日作为村里的“电影日”,集中在文化礼堂内放映近期的热播电影。同时,结合上级各类教育培训要求,常态化在礼堂内组织电视剧放映、远程教育等活动,丰富村民们的业余生活。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五是“文娱活动”天天有。阆苑村先后组建了男女舞龙队、炫丽舞蹈队、乒乓球队等10支文体队,由村文化员排定每周活动安排表,保证每支队伍每周都能在文化礼堂开展一次活动。同时,常态化开放文化礼堂舞台、音响、球台等设施,动员周边村民自发前来参与节目排练、日常锻炼等活动。

“356”模式“全年无休” 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文化礼堂建设有高招!

2取得了哪些成效?

“365”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礼堂内涵,延伸了文化礼堂的服务范围,受到了广大基层百姓的喜爱,打造“全年无休”村级文化家园。

一是实现门常开。由村级宣传文化员、理事会、街道层面三级人员保障,推动阆苑村文化礼堂有人管事,门常开。

二是实现人常来。阆苑村积极整合社会各级资源,链接各类村级工作平台,六大阵地驻堂,推动礼堂客常来、人常来。

三是实现活动常新。固定电影日、春泥计划、礼仪活动等“多元化”活动菜单,确保农村文化礼堂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新意。

3有哪些经验启示?

“365”模式从人员、阵地、活动等三方面着手有效推动了文化礼堂有人管事、有台唱戏、有人看戏,实现礼堂365天全年无休,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1、突出群众主体

文化礼堂建设管理必须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让礼堂保持长久不息的生命力。通过宣传文化员的传帮带,建立我们的队伍、组织我们的村晚、唱起我们的村歌等一系列活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表现、让群众创造,让每个群众参与到礼堂文化的建设管理中来。

2、巧借社会力量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礼堂管理,做好文化礼堂“养”的文章。阆苑村积极探索“群众主导 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成立理事会、文化社团入驻、高校共建等方式为礼堂发展补充强大动力。

3、深耕地域特色

农村文化礼堂建在农村,姓是文化,名为礼堂。在文化礼堂活动开展、内容展陈等要立足当地特色、风土人情等才能有吸引力、生命力。阆苑村提炼做深“龙”文章,建设展陈馆、提供体验点方式推动民俗文化精粹走进礼堂、走上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