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黄金时代|一点财经

阿里的黄金时代|一点财经

2014年9月19日,是阿里巴巴在美上市的日子,这一天阿里邀请了10个卖家到现场敲钟。

四年后的2018年9月19日,2015年更名的云栖大会召开,会议围绕创新、大数据、技术这些话题展开。

从商家到技术,四年间,驱动阿里快速增长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阿里自身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在9月19日的云栖大会上,将于明年接替马云担任董事长的张勇(逍遥子)对现在阿里的形态做了解读,在他看来,阿里已经成长为一个跨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等领域的独特数字经济体。

跨领域的经济体早已不稀奇,那么阿里“独特”在何处?

一台笨重复杂的机器,一个有生命特性的有机体:这是两种不同的企业,前一个是老旧的企业集团,后一个正是阿里。与原来接受统一指令,零部件各安其职的跨领域企业不同,阿里有统一的大脑,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等“器官”各自成长,可以相互输送氧气、血液。

01|履带式前进

当前,阿里起家的电商仍然是它的根基和核心业务,不过蚂蚁金服的金融科技业务已然长成物流、云计算等业务也在快速成长期,阿里巴巴生态已枝繁叶茂。

阿里最近的财报显示,2019财年Q1,阿里营收为809亿元,其中核心的电商业务收入为691.88亿元,营收占比为85.52%。同时,从淘宝、天猫的表现看,阿里的电商板块保持着“大象起舞”的快速增长。

在2018年的投资者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淘宝总裁蒋凡介绍称,今年8月淘宝新增用户较同期增长88%,这是淘宝自2013年宣布移动化以来新用户增长的最高点。

2018财年,阿里零售平台的活跃用户也保持了增长,达到9800万。

其中19到25岁年龄群的消费者消费金额增长最快,31到35岁的消费者消费金额最高。老用户上,1年使用经验的用户在平台平均花费3千元,5年期的用户平均花费1.2万元,已有超过1亿的用户每年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消费超过1万元,这些高消费用户的年度留存率达98%。

对阿里来说,电商是基石,也是其他业务的落脚点。

比如近期搞得如火如荼的新零售,打磨一段时间后,阿里有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新零售模板,那就是盒马。与超级物种等新零售项目不同,信奉技术的阿里对线下生鲜超市的改造,让线上商业和线下商业高度融合,如今它的经验和模式有计划向外推行。

在电商之外,马云曾对阿里业务提出“履带式前进”的规划,即旗下业务轮流领跑,确保领跑的业务始终是带动阿里巴巴加速成长的引擎——2017-2019年,蚂蚁金服领跑;2019-2021年,阿里云接棒;2021年-2024年,菜鸟挑头。

阿里的黄金时代|一点财经

今年,恰好是蚂蚁金服领跑的关键节点。

早在年初,阿里就宣布将终止利润分享协议,战略入股蚂蚁金服。今年5月,蚂蚁金服宣布完成140亿美元的新一轮股权融资,公司估值大幅提升至1500亿美元,这标志着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进入 “双剑合璧”的时代。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双剑合璧,一人使全真剑法,一人使玉女剑法,天衣无缝,互相弥补对方破绽,武功威力大增。而阿里的“双剑合璧”是想将阿里和蚂蚁金服的业务高度融合,互相支撑,互为助力。

今年以来,阿里与蚂蚁金服的互动和联通密切,8月6日,支付宝上线淘宝推出的“拼团”小程序,从实际效果看,“拼团”的主要为二三线城市用户,借此,淘宝进一步挖掘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支付宝则给淘宝起到了导流的作用。

除了引流,蚂蚁金服更重要的作用是为阿里的新零售、全球化等提供基础设施,比如蚂蚁金服解决商家融资难题,为消费者提供信贷分期等金融服务。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协同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

阿里战略投资和并购的两个核心目标,一是进一步夯实和完善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优势,二是在技术领域做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布局。

一个是业务,一个是前瞻性,如果把蚂蚁金服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分类,可以发现,蚂蚁金服既是业务布局,与主业零售和电商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前瞻性布局,是阿里向新金融领域拓展的重要支柱。

此前几年,这一基础设施还是处于搭建期,而今年开始,正按照阿里所规划的那样,它开始与阿里主业相融合,很可能成为拉动阿里增长的引擎。

02|网络协同时代

“不要抱怨阿里巴巴总是在不断拓展技术和商业的边界,那是因为这些边界只是用来约束传统企业的”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前总经理、Smadja&Associates战略咨询公司创始人Claude Smadja如此表示。他曾长期观察阿里,马云第一次参加了达沃斯论坛就是应他之邀。

千亿市值、仍在50%增长的阿里,无疑已成为最佳的时代代言人。在这个时代,流量越来越贵,成本越来越高,传统用产品和服务规模化抢占市场的方式已经行不通。

行得通的是以网络资产打天下:将在某个市场已形成规模的网络资产,引入另一个行业,改变该行业的竞争格局,打通相邻产业,并将自己的原有优势嫁接到该产业上。以阿里发展蚂蚁金服为例,从支付场景和支付数据出发,阿里巴巴借由这把钥匙,进入到科技赋能金融消费者的全新领域。

而随着更多网络的形成,更多数据的出现,以及向其他领域的延伸,就会者的愈强,并导致巨头的出现。最终,企业触角伸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深,盘根错节,结成一张一张密密麻麻的网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网络与网络的对撞。

有人将这种竞争模式称为“打群架”,将企业的这种形态称作 “生态”、“平台”。

但是单纯的“平台”或者“集团”,并不能在市场上无往不利,欧美曾经出现了许多跨各领域的巨头,统治市场数十年,但是如今只有20家企业存活,很多企业受业绩拖累最终倒闭破产。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它们的多个业务并线发展,并不能产生协同。

而阿里当前的精髓所在正是网络协同,各业务相互间的合作和打通产生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个时代,已不再是阿里依靠商户数量和用户量实现增长的规模化时代,而是技术时代,是网络协同的时代,是智能商业时代。

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曾对外解释称,流量时代过去后,需要新的游戏机制,这一合作机制就是网络协同,是社会化的分工和合作。

网络协同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的本质是相对于工业时代比较传统的、封闭的、线性的供应链管理体制,整个社会用一种多角色、大规模、实时的社会化协同的方式,基于网络来创造新的价值”,曾鸣表示。

以淘宝为例,它包含了消费者、卖家到导购、广告、设想、网站维修等电商生态所孕育出的形态和服务,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协同网络。正是这一复杂网络,推动了支付宝、菜鸟等协同网络的发展。

在摩拜被收购,美团进军网约车的时候,很多人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网约车、共享单车这些资本已经犁过一遍的地很可能再被翻起来。

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原因在于虽然相关市场上有绝对的领导者,但是没有形成绝对竞争力,依靠的仅仅是规模效应,而无法产生协同效应。

如今,正是阿里巴巴经济体协同效应发挥作用的时候。

2018财年,阿里的活跃用户从4.54亿增长到5.52亿,加上速卖通、Lazada和蚂蚁金服,阿里巴巴生态服务的用户将超10亿。用户的快速增长,部分仰赖于经济体内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不同场景间积极的协同效应,张勇曾对此表示,“本季度用户快速增长,不断壮大的生态系统中互动正进一步加强”。

去年以来,阿里围绕新零售做了大量布局和收购。比如今年上半年收购的饿了么,当前正在与阿里体系内做打通,与口碑在KA(大客户)上做打通,将与汉堡王等商家做会员打通和进一步合作;与盒马、天猫小店在物流上打通,以蜂鸟提供配送;与阿里做会员上的打通,8月8日公布的“88VIP”会员中,饿了么是核心服务之一,开通当天就为饿了么带来了很多新增用户。

当前,阿里新零售,已经很好地体现出阿里的协同效应——一个品牌可连接入天猫智慧门店、农村淘宝、社区小店、盒马鲜生、银泰百货、大润发、居然之家等各类消费场景,可以由阿里旗下物流做配送,可以有一个会员。

Prime会员是亚马逊电商三个飞轮中电商那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张勇亲自牵头,被当做阿里“一号工程”的88VIP会员体系,在阿里全网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它有助于阿里加强对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的了解,有利于形成更清晰、更有价值的用户数据网络,而这一网络还可以与阿里的品牌、物流、金融等网络交叉,产生更多可能性。

另一方面, 88VIP会员体系打通了消费(电商和线下店)、本地生活、娱乐等多场景,为内部各生态的协同提供了基础。

03|社会企业进化

在中国,阿里可以说是电子商务的代表,在改变消费者购物和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在对上游企业和行业产生影响。

自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之始,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与亚马逊模式自己充当交易商角色不同,阿里充当的是平台商,在连接消费者之外,还同商户进行紧密合作。从一开始,阿里就奠定了B端+C端双线发展的基因,曾经阿里中供铁军无敌于天下,这就是阿里巴巴的TO B基因。

当阿里巴巴成为中国商业的关键力量时,阿里巴巴早已有自身作为社会企业的自觉。

阿里的黄金时代|一点财经

在互联网时代,受721定律(即领导者占市场的70%,第二第三占20%,其余企业占10%)影响,可以在某个领域内对消费者、对社会构成重大影响的社会化企业有很多,但是截至目前,很多社会化企业往往是受制于社会和行业,真正走出来,可以反过来对市场、对行业、对国家产生影响的企业并不多。

不过,阿里正是为数不多的企业中的一个。以新零售为例,虽然很多企业也都在说自己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喊出了零售变革或者新的零售形态,但是毫无疑问,真正让零售变革席卷行业,甚至影响消费者的,是阿里马云提出的“新零售”。

那些创造和改变社会游戏规则的人被称为“制度企业家”,他们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根据张维迎《博弈与社会》,正如商品有“S形生命周期曲线”,成功的制度企业家所提出的理念和社会行为规范也有类似的S形曲线:初期追随者很少,然后逐步增加,当其信徒的人数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就迅速增加,直到这种理念和行为方式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马云以及马云所代表的阿里无疑正是成功的“制度企业家”。

“新零售”被提出后,甚至都没有经过前期的发酵就被直接引爆,竞争对手推出相似概念,传统零售行业接纳这一概念并寻求对外合作,创业者前赴后继地出现,地方政府乃至国家相关部门都在解读“新零售”——“新零售”在行业内在全国的广泛发展说明,“巨头”阿里可以在推动行业变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阿里明白自己的使命和影响力,在“新零售”之外,还提出了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新制造,其中新能源是数据,数据是技术、是血液,新技术是引擎。

通过“五新”在方方面面的落地,新能源和新技术完美结合,才能真正驱动数字中国的发展,真正驱动消费者互联网走向波澜壮阔的物联网的世界,走向产业互联网、新制造。

在新零售时代,在单纯的交易外,阿里已经开始深入行业,成为一个“为行业赋能的企业”,比如作为新零售阵地的天猫,正在向品牌输出数据、渠道、物流等更多能力,成为商业基础设施。

据天猫总裁靖捷介绍,天猫成为品牌接入阿里新零售生态的核心入口,正在帮助品牌重构四大能力——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消费者运营和全渠道销售。

其中,天猫新品创新中心与超过70家大型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它们通过天猫提供的大数据和调研、预测模型指导新品研发和引进,可将新品孵化周期平均从18个月降低到9个月。

在阿里履带式前进的规划中,这两年要把蚂蚁金服立起来,未来相继是阿里云、菜鸟,对商业来说,它们都是基础设施。目前,很多人将相关业务理解称阿里在发展B端业务,但是对于一直强调说要打造一家102年企业的阿里来说,仅从B端业务做解读是远远不够的。

在以上基础设施外,阿里设立了达摩院探索前沿科技,设立平头哥做半导体。在阿里对自己的定位中,它的目标是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和互联网商业构筑基础设施,成为全球互联网商业形态的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核心在于“商业基础设施”。

曾鸣曾说,阿里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未来的基础设施——不同类型的平台或生态系统。对阿里来说,它想要的是更快人一步,早早地引领行业和趋势。

04|结语

在大数据、智能化推动下,一场科技变革来临了。在这场变革中,数据是生产资源,技术的创造性无限,重要性更加凸显。在其他几次技术革命中落后的中国,这次占据了优势,成为这次变革的主要参与方和引导者。

每次科技变革出现后,都伴随着一次企业与行业的洗牌与重生,那些掌握技术,把握先机的企业将成为这次变革的最大受益人,比如PC时代的微软。

新的变革出现意味着新的机会。国内的各家企业谁会在这次变革中胜出?现在无法下结论。不过,从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受益的阿里,如今又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来源:一点财经(ID:yidiancaijing)

封面:邓 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