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路上|盼了3年,吴姐终于等到孩子叫声“妈妈”!

脱贫攻坚在路上|盼了3年,吴姐终于等到孩子叫声“妈妈”!

脱贫攻坚在路上|盼了3年,吴姐终于等到孩子叫声“妈妈”!

9月11日,看着3岁的倩倩一边满屋子奔跑,一边叫妈妈的可爱模样,柳北区沙塘镇垦村村民吴姐流下了热泪:这一刻,我们盼了三年。自那日起,倩倩真正成了吴姐夫妻的女儿。

脱贫攻坚在路上|盼了3年,吴姐终于等到孩子叫声“妈妈”!

吴姐一家是垦村的贫困户,这几年通过辛勤劳动,已于2017年脱贫。三年前,吴姐收养了自己弟弟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倩倩。因为自己婚后没有孩子,吴姐夫妻二人一直把倩倩当作亲生女儿看待,疼爱有加,并希望能把孩子的户口随自己落户在沙塘镇。这三年里,吴姐与弟弟多次跑了民政、公安等部门咨询,但因各部门的说法不一,收养手续一直办不下来,倩倩也一直未能上户口。

脱贫攻坚在路上|盼了3年,吴姐终于等到孩子叫声“妈妈”!

柳北区政府副区长刘健玲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

今年5月,柳北区副区长刘健玲就倩倩上户口事宜,召集多个部门开了协调会,并督促驻村工作队员尽快与柳城县公安局联系,准备为倩倩在出生地柳城县上户口。

“这不行呀,孩子以后是要和我们在一起的,户口怎么能分开呢!”这样“被分开”的结果,吴姐一家人无法接受。

任务落在了沙塘镇垦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潘柳燕等人身上,经他们多次走访,事情出现了大的转机:类似吴姐这种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子女的情况,在民政局可以办理收养。

“好消息!”潘柳燕急忙将该消息告诉了吴姐。可是,几天后,吴姐一家又开始犯愁了:原来,倩倩的亲生父母离婚了,母亲远嫁他乡,表示不愿回柳配合办理上户口。

眼看孩子一天天长大,再不办理户口,孩子上学就真成了问题,吴姐一家也越来越发愁。

脱贫攻坚在路上|盼了3年,吴姐终于等到孩子叫声“妈妈”!

(驻村工作队员送倩倩及家人到柳城县办理收养手续)

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今年6月底,在柳北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周钢的协调下,吴姐和其弟弟带好办理户口的相关材料来到东泉镇派出所,派出所工作人员通过现场电话录音联系了孩子的亲生母亲取证,终于让倩倩的户口随父亲落户在了柳城县。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潘柳燕等驻村工作队员一直与柳北区卫计局、公安局和柳城县法院、民政局、卫计局、公证处、公安局紧密联系,咨询并配合吴姐准备办理收养申请所需的各项材料和证明。8月底,收养申请经市致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多方面查阅资料和现场走访调查后,作出了综合性评估,收养申请随后也被柳城县民政局审核通过。

脱贫攻坚在路上|盼了3年,吴姐终于等到孩子叫声“妈妈”!

(柳城县公证处办理亲属关系公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要孩子的亲生母亲同意,收养手续就可以办了。经过与倩倩亲生母亲多次电话沟通和交流,她终于同意从外地回柳州,9月11日倩倩亲生母亲亲自到柳城县办理了孩子的收养和送养手续。由于办理手续较繁琐且当天要同时跑几个部门,潘柳燕等驻村工作队员提前与相关部门联系预约开通了绿色通道,还开车送办理户口必须到场的两家人到柳城县办理相关手续。

在办完收养手续的那一瞬间,吴姐百感交集,她眼里含着泪花握着驻村工作队员的手说:“感谢政府,感谢你们,让孩子终于真正地属于我了!”

虽然吴姐已经脱贫,但仍有两年的跟踪期,尚属贫困户,如今倩倩的户口问题得到解决,有了正式的身份信息,接下来还可以为倩倩申请办理在幼儿园就读的贫困户子女每人每年1500元的补贴,吴姐一家人真正地在一起,生活更有盼头了。

脱贫攻坚在路上|盼了3年,吴姐终于等到孩子叫声“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