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要祖先靈位被拒

在古時候,家庭比較富裕的,會在家裡設立一個祠堂;家庭比較貧苦的,家族裡會有祠堂。在這個祠堂裡,會供奉著逝去先輩們的靈位,每年一些特定的節日,家裡的人都會祭拜一下祖先。而這個傳統,皇家也十分的注重,各個朝代,都會供奉著自己的祖先,每一位先帝的靈位都會被好好供起來。

溥儀要祖先靈位被拒

不過呢,在這些朝代之中,清朝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為什麼說它特殊呢?主要還是因為它是君主制的終結點,從清朝以後再無皇帝。而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也被人們稱為【末代的皇帝】。溥儀跨越了兩個時代,在君主帝制的時代,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到了眾人平等的新時代,他就是一名普通的百姓,再不是擁有高貴血統的貴族。

溥儀要祖先靈位被拒

雖然,溥儀成為了一個普通人,但是他曾經畢竟是一國的君主,以前的一些思想、習俗什麼的還是會有的,比如供奉自己的先祖。

溥儀要祖先靈位被拒

清朝一共歷經了近三百年的時光,從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到最後的溥儀,一共是十二位皇帝,除了溥儀,其他的每位皇帝的掛像、牌位都被很好的供奉在故宮裡。清朝末年的時候,八國聯軍掠奪過很多中國的文物,據說,其中就有乾隆的靈位,一個諾大的朝代竟然連祖先的靈位都沒能保護好,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啊······

溥儀要祖先靈位被拒

不過,幸好最後【乾隆】被找了回來,清朝的祖輩終於又團聚在故宮了。這些皇帝的靈位一直在故宮陳列著,不過,溥儀逝去後,他的靈位始終沒被供入故宮。聽說,溥儀在感覺自己快要走的時候,曾經想要回祖先的靈位,不過被拒絕了。

溥儀要祖先靈位被拒

至於為什麼想要回祖先的靈位,人們也沒有確切的緣由,或許溥儀是想著自己走後,能夠和祖輩們的牌位放在一起;又或許是想好好祭拜一下祖先,不管他的初衷是什麼,最後都沒能成功要回祖輩的靈位。專家說了,雖然是家族的靈位,但是這些東西更是屬於國家的,它們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不能輕易給出去。

溥儀要祖先靈位被拒

就這樣,溥儀帶著這個未了的願望走了,他的牌位沒有進入故宮,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像古人一樣,在其他地方供奉著他的牌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