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宋江不招安,反而造反,那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

十二安


小樂认为,如果宋江不招安,而是选择继续造反的话,梁山军马不可能夺得天下,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梁山都不可能推翻北宋王朝。

外部因素

1.北宋经济发达,人民相对富裕,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饥荒,农民相对还没有到唐末明末那样为活命而造反的地步,这就造成了梁山相对没有大的群众基础,朝廷不用四处去灭火。

2.数次征讨梁山的大军中,有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梁山团伙,但我们也能看到,北宋政府军中高手如云,要是征调在西北对抗西夏的西路军讨贼,那肯定比高俅带的那些兵将厉害多了,出现胜过后来方腊四大元帅的武将都是大把的,到时梁山那些所谓的好汉10打1未必都能赢,参照石宝1人斩杀5为梁山头领。

3.北宋末年,金国的崛起,民族矛盾会上升到主要矛盾,宋江这时候造反会在道义上站不住脚的,人民群众更会团结在北宗政府周围。况且梁山地处山东境内,更是金国灭宋必经之路。

内部因素:

1.领导因素 古代造反成功的很少,取代统一王朝更是凤毛麟角,汉高祖,明太祖那个不是一流的政治高手,反观宋江,实乃一个投机小人,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总想混个功名大官的人是承担不了取代北宋王朝的历史责任的

2.人员构成 那次起义不是从小发展到大,不停的招纳人才,梁山从“聚义堂”改为“忠义堂”已经堵住了其他贤才的路,纵观梁山108号人物,有谁有张良刘伯温之才,无用,战略上真的无用。

3.地理位置 梁山依靠地利,几番打败宋军,可要造反成功不能就待在那一亩三分地吧?出去打,那征讨方腊就是他们的下场,离开了梁山水泊,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4.没有正确的政治主张和信念 好多人都是被将来招安高官厚禄的承诺吸引过来的,这群人在梁山排位还高,占据决策权,将来真的发展壮大,难保不会为了高官叛变宋军。

5.梁山内部派系林立 好多人像李逵这样的空有“好汉”之名,杀戮太重,毫无原则,只会对普通老百姓逞凶,战场上毫无建树,历史上还这样的人能成为王朝创立的大将的。

总之,无论外部的客观条件,还是梁山本身的制约,宋江举起造反大旗也不会成功,其也不会像洪秀全黄巢那样动摇北宋统治根基,只不过是局部的一点小反抗而已。


小樂财富


实话,其实很伤人,梁山不招安,如果真打的话,没有半分可能夺得天下的。

说梁山无法得天下,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 内部原因:说实话,梁山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梁山一百零八将分为好多个小集团,宋江虽然是头把交椅,但他本人在梁山中,无论文涛谋略,心机智慧还是武艺功法,全都不算出众,之所以可以服众,不过是因为他讲义气。换句话说,就是大家给你面子。但面子是别人给的,给你面子你才有面子,如果不给你,那么你凭什么服众。而梁山众人的想法也无法统一,就拿招安这个事情来说吧。梁山里边分歧就极大,但宋江有办法压制分歧没有,没有办法。很简单一个道理,假设宋江和林冲有了分歧,宋江不是没有办法杀掉林冲,这点宋江能够做到,但杀掉林冲之后呢,宋江能当老大靠的是义气,一旦他动了刀子,义气也就没有了,那么他还靠什么管理梁山,还凭什么服众,梁山将马上面临分裂。所以梁山缺乏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如果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宋江完全没有办法的,只凭这一点就注定了梁山得不了天下。

2.宋的原因:在水浒传中的宋军被写得不堪一击,屡屡被梁山击败。但实际上呢,如果宋真的对梁山重视,或者是梁山真的要做大,准备颠覆天下,那么它能否成功的关键,其实也取决于宋的战斗力。

那么当时宋的战斗力有多强呢。征伐梁山宋的主力西军根本没来,西军也就是种师道、种师中兄弟手下的军队,也就是水浒传中常常提到的老种、小种经略相公,梁山中好多人其实原本不过是西军的中下级军官。若是他们来了,梁山胜算几何?

再有什么擒拿呼延灼、关胜、徐宁,似乎大宋能打的将领都被收入麾下了,事实上真正能打的将领一个都还没有出现。

梁山是什么时候,宋徽宗时期,提到宋徽宗除了他和李师师的事情之外,靖康之耻也不得不提。金兵南下,徽宗被俘北上,这也就是在梁山之后不久的事情。这里不是说徽宗,而是说北宋被灭之后,出现的绝世名将,岳飞。关胜这些加一块的名气恐怕都不及岳飞的一半,你能想象精忠报国的岳飞会投靠梁山。一旦梁山真的如同金兵那样威胁到宋的存亡,岳飞难保不会提前出现,对上岳飞我怎么都看不到梁山众人的胜算。

另外还有一个绝世名将,和岳飞齐名的韩世忠,历史上真正擒拿方腊的就是韩世忠,因为方腊和宋江,几乎是同时期的,也就是说和岳飞不同,在宋江时期韩世忠已经在军中崭露头角,要想夺得宋的天下,宋江需要打败韩世忠和岳飞这两位宋代的绝世名将,怎么看都感觉梁山上的那些人物和这两个比起来就是乌合之众,不够分量。

3.外部原因:其实外部原因前边提到岳飞和韩世忠的时候,大家也应该想到了,那就是金人。不久之后大举南下的金兵,历史上宋军伐辽不是靠的宋江,当然也失败了。

即便宋江有心一统,那也不是说一两年就能拿下宋的江山的了,你看看历史上哪次改朝换代,打上个十年八年那都是短的,一旦到时候金兵南下,宋江靠什么抵挡,局面很可能变成明末,起义军,清兵,南明这样的局面,而宋江手下的这些人物却似乎没有外拒灭辽士气正盛的金兀术,内压拥有岳韩的宋的能力,怎么看梁山都是最弱的一方。

所以从这三点来看,招安其实是很明智的,就算宋江当时预料不到有岳飞、韩世忠和金兵的出现,但其内部的矛盾以及西军的威胁那是绝对能看在眼里的。宋江就是不招安,也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


叶飘刀


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

根本不可能!


所谓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就是一群松散的土匪而已

拉帮结伙的上了梁山,也是各自有自己的小圈子

而且,大都是犯罪之后潜逃,因为没有其他的出路和选择,在社会上也难以继续生存

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做绿林好汉了

和朝廷的一些摩擦也都是小打小闹而已,上不得大台面

况且这么多好汉,连年战斗,死伤众多,一八零八好汉,你算算最后还剩下了多少呢?

在朝廷眼中,征伐梁山就等同于“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所以就下了招安,宋江呢,也知道见好就收,不然就要被朝廷碾压致死,所以当然选择接受招安了。


草莽英雄只能为将,开疆拓土可以,你让他们去夺天下,只怕是强人所难

在梁山还是“好汉”,但你要让他们下山的话,只怕是虎入羊群,不讲道义,内心险诈的人也不少,脾气暴躁又武力值爆棚,你说老百姓怕不怕?你再猜猜朝廷怕不怕?

《水浒传》只是传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景和对当时政府的抨击,各位看官还是不要过于解读,上纲上线的好,从“天时、地利、人和”来说,绿林丝毫没有优势,以下列举三点不可能夺得天下的原因:

1.缺乏群众基础,梁山好汉在老百姓眼里并不是“好汉”,有可能引起抵触心理

2.朝廷固然黑暗,老百姓还是活的好好的,但是让他们接管天下只怕会更加糟糕

3.朝廷实力庞大,倾举国之力隅你一方,你又能奈何?


另外再补充一句,揭竿而起者皆是走投无路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也是因为他俩被逼到了绝境,横竖都是死,索性不如放肆一把。


在政治压迫下,有的人收到的压迫重,有的人受到的压迫轻,没有牵涉到个人利益前都不会把脑袋揣腰里跟你去起义。梁山好汉按照正规法律来说,有哪个手里没有沾过血腥,说到底还是有些原始性“以暴制暴”。


老婆孩子热炕头,战马铁甲沙场吼

搁你你选哪个?


分享四迹


解读梁山好汉归降朝廷的重要性,其实网上很多。比如,兵力、地理位置和成员构成比例等等。今天刀叔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剖析,去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场景。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泺)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阳军(治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古邳镇东),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西南海州区)。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被俘,起义失败。

当然了,这个是正史,宋江就是个刘邦式的“地痞流氓”,却没有刘邦的命。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有宋三百多年,农民起义大大小小有数百次之多,宋江起义只是其中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时编印出版了《宣和遗事》,把宋江起义史事演义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现《水浒传》,将宋江起义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感人。

在《水浒传》小说中,同正史记载不同的是梁山好汉108将最终都归降了朝廷。虽然最后成了朝廷的炮灰,保家卫国、除暴安良的义举感人肺腑。

那么,梁山好汉为何要接受招安?同时作为作者(施耐庵),为何一定要安排梁山好汉归降呢?需要肯定的是,施耐庵对于梁山好汉最终归降朝廷,绝对没有任何私心,招安是最好的结局。至于为什么?最后再说。

对于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来讲,认定招安是最好的结局,无非两点——军事力量,人员构成。

刀叔以前通过算过,在梁山最鼎盛时期,算上非作战人员,梁山约有十二万人(严重怀疑梁山是怎么乘下的)。十二万人,到底算不算多?相当于八分之一的大宋禁军?

这话是不能乱说的,八十万禁军是个虚数,梁山十二万人马更是虚数,更不能穿越到春秋战国动辄几十万的茬架。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在征讨梁山的过程中,无论是关胜还是呼延灼,再者如黄信之流,大多数是州府提辖,团级干部居多,唯一的一个师级干部(秦明)却倒戈的非常快。

从朝廷派出的领兵将领就能看出,大宋朝根本没有把梁山放在眼里。要知道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不过是派个中将,当然,扯远了。

再说人员构成,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宋江派掌权,二龙山安抚,降将派主流,这是对108将最基础的认知。作为领导人,招安符合宋江的诉求,也符合着降将派的需求。招安,或许在梁山没有大聚义之前,就已经画好了终点线。

如果就以上这么分析,今天说的就是废话了,现在刀叔给你讲重点。

搞清楚作者为何让梁山接受招安,其实不需要研究宋江的身份,你只需要了解“水泊梁山”到底如何而来。

梁山泊是后晋开运元年(944年),黄河决口于滑州,洪水淹没汴、曹、单、濮、郓五州之境,流入汶水,然后才在梁山周围形成湖泊。这样,才有了后来王伦、晁盖和宋江的革命根据地。

然后呢?你需要知道黄河在山东这个地方,屡次改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估计就是民国时期那位校长了。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汴梁守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道。新河道经滑县南和濮阳、东明两县之间,再经山东省鄄城、巨鹿、嘉祥、金乡诸县汇入泗水,由泗入淮,夺淮入海。

也就是说在1128年,梁山泊“断流”了。那么撑死了到1200年,梁山泊也得成一个小土山。

你说这帮“好汉”还玩毛线?


刀墓手札


如果有物权法的保障,宋江可能不会失去打鱼权,他就不可能官逼民反,这些假设都是架空历史的意淫,宋江带着万民造反了为的是八百里水泊梁山可以自由打鱼来养家糊口,朝廷很快派来了军队可是抵不住宋江手下的渔民们熟悉水性和地形,宋江队伍一路劫掠十多个县府,官军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稳住阵脚擒拿了宋江。



不过老百姓不满意这样的结局,揭竿而起的英雄们都是天兵天将下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这些天罡地煞都是上天的星宿,源于朝纲败坏,天子昏庸无道,王朝气数将尽,需要重新洗牌,于是天子在各地天灾不断后开始求仙问卜了,派出了钦差大臣去拜访请教得道高人,洪太尉圆满完成任务之际,好奇心害死了猫,他放出了梁山水泊108条好汉。



及时雨宋公明开始透漏消息拯救了托塔天王晁盖,劫生辰纲的事情败露了,英雄们各自逃亡,宋江义无反顾选择了公务员的铁饭碗,直到被秘书张生勾搭了自己老婆给自己设计了仙人跳,最终被刺配千里流放,郁闷至极的他在江州醉酒后作诗一首,一书胸臆: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黄巢可能觉得这家伙有毛病,自己是高考失意,加上了朝廷官逼民反,所以自己做了造反的买卖,黄巢的诗歌更有气势:待到明年九月八,我花开尽他花煞。冲天香怒贯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宋江做了反诗被人举报,开始装疯卖傻,最终逃不过敌人的法眼,幸亏梁山弟兄拼死劫掠法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对比方腊大军席卷了江南半壁江山,朝廷不得不让童贯发兵十数万围剿,历时数年,方腊军队中有如韩世忠这样的名将,而宋江除了自己在历史上确有此人,其他都是江湖虚拟人物。



综合而言,天时地利人和,宋江占据了地利,不具备天时和人和,北宋末年虽然内忧外患可是朝廷大部分精力都是治理内部矛盾,老百姓要造反很难,宋朝最终灭亡于外部势力。


唐俊龙55398571


不能,“梁山好汉”说出去大义凛然,其实是一盘散沙,凝聚力并不如“梁山好汉”这四个字强,不但如此,像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小旋风柴进以及林冲这些离心力量其实还是很强的。(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能够一心一意呆在梁山的并没有几个人,反而是把梁山水泊当成“避风港”,正儿八经的避风港,这些杀人犯奸淫掳掠无所不做的盗贼,本就做人的底线极低。

而且能够安心呆在梁山水泊的,好像也是实力不如名气的一群沽名钓誉之辈,大树底下好乘凉,像武松这种实力派,其实是很不屑于与这些歹人为伍的。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自己也是个歹人,但他却是个拳头硬的歹人,基本上可以做到想打谁打谁。


这些无节操无底线的歹人,有好处还好,真要让他们提溜着脑袋跟官军玩命,估计多数人早就逃之夭夭了。为什么在征讨方腊的时候,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出工出力呢?

这里就要说下宋江了,会忽悠,搞得大家都以为要去享受荣华富贵呢,结果还没明白过来好多人就见阎王爷还债去了,只有像武松这样的明白人才能够拨开云雾见本质,出工不掏力,留了条命。

这又说明了一个问题,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很多人没有,就那些个盗贼流寇,断然玩不过宋押司的套路,他本来就是玩脑子混日子的,若是不能忽悠这些个大老粗,那还混什么江湖。

但这种雕虫小技断然不可能成大事,梁山水泊的一亩三分地,就够宋江掰扯的了!


历史三日谈


从几个方面看梁山是没可能,夺得天下的。从宋朝方面看,当时宋朝占领半个中国,守军数以十万,各地都有留守部队,各郡县是都是有留守战将,还有各支部队地方各道军队。还有中央禁军十万余人。战将数百,加上大宋海军,也是一流,还有韩世宗的韩家军。守卫海上,第二从梁山好汉的实力看,因为梁山泊地方不足,养的兵马不够。第二因为梁山也有很多战斗力很差的好汉。如王英,时迁,张青等等。第三梁山内部也是分很多小组的,互相不和。第四梁山领导宋江,一直想被招安。第五梁上后继没人,人总会老的老了之后又怎么办呢。


光辉岁月8977788


梁山好汉其实就是由一群杀人放火的强盗,横行乡里的地痞流氓,屈膝变节的军事将领,还有强逼为盗的员外,财主,小吏等组成,除了有土匪的义气,强盗的豪情之外,再也拿不出治国安邦之策,赢取民心之谋,这样的乌合之众能得天下,比宋朝统治者还残酷百倍,天下百姓必定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为了兄弟小义气而去让生灵涂炭,攻城掠地,只图劫掳一空,目的只为大斗分金,大碗吃肉,何时管过百姓死活?


得民心者得天下,梁山贼寇从来不知民心为何物,虽纵横得一时,终逃脱不了被剿灭的命运!

只有投降朝庭,作朝庭的鹰犬,才是梁山贼寇的唯一出路。


五音山人1


首先要谈清楚,到底是谈历史,还是谈虚构小说。

如果谈的是虚构小说里的世界,那么梁山势力当然有机会取得天下,因为无论朝廷派什么能人来,都能被梁山一古脑都收为己用,最后朝廷就只剩一群饭桶了,不灭了才没天理。


但要是谈真实历史呢?


梁山泊其实不是被招安,而是被剿灭的,,剿灭他的人是张叔夜。


张叔夜生于1065年,剿灭梁山擒获宋江时是56岁,当时在海州任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他可不是一般的文官,从年轻时就喜欢军事,自身武力值也至少是80朝上走的。曾出使辽国,与辽人比射箭,首先命中目标。辽人惊诧,想查看他的弓。张叔夜以无前例为由拒绝。出使归来后,张叔夜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等资料,上呈宋徽宗。


宋江于1119年起事,纵横十几个郡,宋朝地方守军完全奈何不了他,最后宋江打到海州时,已经夺取了官军巨舰十数艘。而且舰上装满了财宝和粮草,张叔夜派兵轻装前去海边,引诱宋江军出来交战。同时,张叔夜又吩咐士兵潜匿在海边,等到宋江军上岸与诱兵对战时,突然放火焚烧宋江的船队。宋江军队的士兵看到船只被烧,急着回去抢救被烧毁的财宝,结果军心涣散,这时张叔夜的大军杀出,一举击败了宋江。宋江于是投降。


当然历史上也有其他的说法,比如《折可存墓志铭》说:“公讳可存,字嗣长,府州之折也……方腊之叛,用第四将从军。诸人藉才,互以推公,公遂兼率三将兵。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


意思就是 武将折可存率军剿灭了方腊,后来又接到皇帝的亲笔命令剿灭宋江,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抓住了宋江。


不管具体抓到宋江的,是张叔夜和折可存,从历史上来看,宋江确实只是个草寇,并没有和宋朝野战军作战的能力。


闭家锁的红枫


不可能。

一是动力不足,水泊梁山是属于比较典型的官逼民反,民反的原因是感觉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危险,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豁出去博上一把。梁山好汉大部分是被逼上梁山的,走投无路所以才会选择梁山,从他们个人的动力看,只是想好好活,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去争夺天下。比如林冲,不是忍无可忍,也绝不会选择落草为寇。

二是民心所向,很多人去梁山是想求个安稳的生活,如果要争天下就要打仗,打仗就意味着高死亡的风险,守成有余,攻力不足。当时的政府虽然腐败,出了很多高衙内,但他们并不能做到一手遮天,群众对政府还是有希望,有幻想,希望它能够变好,而不是取代他,比如宋江,他是想诏安,他不想起义。

三是实力不足,打天下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兵力、财力,梁山的准备并充分,能打仗大部分都是从朝廷的围剿兵马中招降回来的,梁山最核心的组成人员基本上没有将帅之才,财力就不用说了,大部分也是打朝廷的秋风。在后期征方腊的时候,梁山好汉损失惨重,也是一个例证,类似梁山这种反政府并不只一家,打江山绝对是个大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