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何用“对食”指太监与宫女结合?

对食,大白话解释就是搭伙过日子,一块吃饭而已,在宫中的此类现象总不能用大白话,故而用文化词便是“对食”,泛指宫中的宫女和宫女,宫女和宦官偷着过日子的事儿,今天咱就聊聊为何宫中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历史上为何用“对食”指太监与宫女结合?

对食这词最早出自于《汉书》之中,在书中有一个详尽的章节描述了汉成帝的时代的故事,书中云:“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甚相妒忌也”,这个现象说的是宫内宫女之间的磨镜行为,也就是同性恋,毕竟在幽幽后宫之中,没有第二个男性,这些宫女无法排解寂寞和生理需求,只能通过同性之间的“爱”来缓解。

后来慢慢的发展到宫女和宦官之间也产生了些许的情愫,毕竟宦官本质还是一个男人嘛,于是这宫中隐语到了后期也泛指宦官与宫女之间的行为。

据说这个行为到了大明朝已经极为普遍了,据某野史记载,在明万历年间,如果后宫的宫女身边没有一个对食的宦官为伴,还会被其他宫女们取笑为“弃物”,最神奇的是宫内还有热心的大龄宫女为此事做媒,极力撮合那些两情相悦之人。

历史上为何用“对食”指太监与宫女结合?

所谓"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这便是活生生的原始人性,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是十分可以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