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體發出的罕見警告:苦日子剛開始

各大媒體發出的罕見警告:苦日子剛開始

經濟學家許小年最近在一論壇上的演講,曝光了中國經濟形勢的真實狀況。他說:“宏觀政策全都失靈,不管是財政政策也罷,貨幣政策也罷,失去作用了。”“政府沒錢了,地方政府的債務償還全出了問題。”

隨後,各大媒體罕見轉發了許的演講文,並在標題上預警“苦日子剛剛開始”。

這是許小年在2018年浙商證券“鳳凰行動”論壇上做的2萬字的演講,解讀中國經濟現狀。

許小年表示,在後工業化時代,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宏觀政策全都失靈;不管是財政政策也罷,貨幣政策也罷,失去作用了。

許小年談到中國經濟中期有兩大變數,一大變數是去槓桿,第二大變數是貿易摩擦。同時,地方政府償債已發生嚴重的困難。如果金融機構一撤貸,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要垮掉,可能地方政府的投資公司也要垮掉。

“現在大家都在叫苦,都覺得過不下去了。那更嚴厲的措施還在後邊呢,你這麼高的負債率,早晚是個問題。”許小年說。

隨後,中國各大媒體多以“財政政策失靈,貨幣政策失靈,苦日子才剛剛開始”為題轉發演講稿。而新華社《環球雜誌》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於7月16日則以“苦日子才剛剛開始!未來五年,在中國最賺錢的不是股市、房地產,而是……”為題轉發。

作為體制內相對較為敢言的學者,許小年過去多次對中國政策提出批評,一直被認為是體制內不受待見的經濟學者。而且,媒體歷來是報喜不報憂的傳統。此次,媒體轉發許的演講稿,並承認“苦日子剛剛開始”,這現象的確罕見。而在不久前,媒體要老百姓一起“共克時艱”,可見中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期,可能會有些艱難是確定的。

除了股市、匯率雙下跌,中國經濟領域近期內還爆出以下六大問題。

一、信用債市場喪失流動性

“央行窗口指導銀行,向一級交易商額外提供中期借貸便利(MLF)資金,支持貸款投放和信用債投放。”某城商行副行長向媒體記者證實這個18日的消息。

經濟學者葉檀在其微信號中發文解讀認為,翻譯成大白話,中國央行通過貨幣工具,向市場輸送廉價資金,否則,信用債被繼續擠兌,將形成系統性金融風險。

葉檀認為,央行此舉屬於“沒辦法”。今年以來,有超過300只債券推遲或者發行失敗,信用債市場正在喪失流動性,連地方政府背書的城投債、大型民企都發不出債。

文章還以永泰能源違約事件為例質疑,永泰能源這樣的企業不算差,如果永泰能源違約,類似的公司都會違約,貸款的銀行怎麼辦?風險會不會像P2P市場一樣蔓延?

二、財政部和央行互轟

近期,央行和財政部互打嘴仗的新聞,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熱點。

先是央行猛批財政部“耍流氓”,財政部回應要央行有“大國央行”的視野。有分析認為,中國內部對於未來政策走向出現了矛盾。

7月13日,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題為“當前形勢下財政政策大有可為”的文章稱,多個現象表明積極的財政政策不積極,甚至是緊縮的。並挖苦說財政部經常加班加點,但近期市場上對財政政策的詬病也比較多。

文章稱,今年預算安排的赤字率是2.6%,比起去年的3%是緊縮的,“沒有赤字增加的積極財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文章表示,目前的減稅政策不少,但企業和居民缺少實實在的“獲得感”。並直接點名減稅減在國企,然後把鍋轉移到小微企業身上。

文章說,國有金融企業的國有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真實的,之前的歷次注資,財政並沒有真正掏錢。

對此,財政部一名署名“青尺”的財政系統官員7月16日刊髮長文逐一反駁。文章直指,地方不是有意賴賬不還,等著違約,更多是出於政績考核和風險指標的考慮,屬於“中國國情和政治現實”。

文章還稱,在地方債亂象當中,金融機構很大程度上扮演著“共謀、從犯角色”。反過頭來建議央行應該具備“大國央行”的視野,並暗批央行缺乏監督。更意有所指稱,財政和央行應各司其職,“自己不亂作為,也不要求對方亂作為。”

體制內,罕見出現兩部門公開互掐,可見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已經大到什麼程度了。

三、經濟數據再爆混亂

對此,統計局辯稱這是“統計範圍規範、統計質量提高的結果”。網民揶揄:“為了經濟增長,辛苦了,國統局。”

四、一線大城市新房價格低於二手房

中國經濟形勢不被看好,也反映在房市上。媒體近期多以聳動字眼形容:“市場一片慌亂”、“樓市冰封”、“房地產涼涼”……

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日發佈消息表示,2018年上半年北京住宅成交均價整體呈下降態勢。這裡面既有新房,也有二手房。

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均價為39,060元/平方米,較2017年上半年均價下降4%,同比增速由升轉跌。而上半年二手房成交均價為56,993元/平方米,較2017年上半年同比下降9%。

從均價上看,二手房已經明顯高於新房。這裡面有限價和限售等調控因素在起作用。

數據顯示,上海6月新房均價是45,628元/平米,二手房均價為51,336元/平米;深圳6月新房均價是50,316元/平米,二手房均價是52,880元/平米。

這些一線大城市的新房價格下降,乃至降到了低於二手房的程度,讓人感受到了樓市的涼意。

網上作者名為“真叫盧俊”的文章描述了最近半年市場上海二手房市場發生的事情。有一個房東看好了房子,付了50萬定金,但他沒想到自己的房子降價70萬,還是沒有人接盤。現在他已選擇違約50萬,樓市的冷超過他的預期。

五、P吐P平臺大規模崩潰

跑路、失聯、自首、被查、爆雷……過去幾周,一度大力宣傳的P土P借貸平臺(網絡借貸)各種信息繼續蔓延,搞得人心惶惶,受害者不僅是投資人,還有P土P平臺的員工。

“到了飯點,一點餓的感覺都沒有,早飯也沒有吃。現在一天一頓飯,只能吃得起泡麵。”“我們員工現在泡麵湯都喝乾淨了。”這是深圳明星平臺投之家員工在公司爆雷後,發出一片的哀怨聲。

7月13日,投之家員工聯繫CEO黃詩樵、COO鄧偉、CIO覃五權、總助顏淵這幾位核心高管,結果多人失聯。14日,投之家被立案偵查。

截至13日,投之家平臺累計借貸金額為265.76億元,借貸餘額為29.14億元。

據每經網報導,對於投之家的一百多名員工來說,這只是痛苦的開始。他們在投之家投資總計2,000多萬元,其中不少為結婚買房的款項,還有親戚朋友的錢,目前這些人連生存都成問題了。

7月16日,互聯網借貸信息中介平臺上海永利寶金融出事,同時出事的還有其旗下的火理財平臺。

據和訊網數據,截至7月11日累計有2,149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出問題,其中一半以上負責人跑路。中金公司預估,三年內90%的P2P網貸公司要倒閉。

中國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僅僅在6月份以來的40天,網貸新增問題平臺133家。這一百多家互聯網金融平臺均出現兌付危機,累計涉及金額數以千億元,受害人也超過千萬人次。

有業界人士表示,互聯網金融平臺頻頻倒閉,一方面經濟整體下滑,借出去的錢還不回來;另外,在金融領域去槓桿,造成市場流動性緊張,一些平臺借新還舊行不通了。

P2P如今淪為雷區,除了經濟下滑和樓市的壓力外,更深層的因素在於經濟扭曲,整個社會引誘全民“向錢看”,道德淪喪、誠信缺失。

六、科技創投陷“錢荒”各方悲觀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先前一度被看好的創投業,今年也陷入“錢荒”。

並非只有像東張這樣的新公司難以找到投資者,幾乎所有的風險投資公司都很難獲得資金,它們的現況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趨緩的最新跡象。

“所有行業、機構、個人都缺錢”,深圳一家名為金斧子的在線資產管理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開興說,“很多投資人想抽回投資PE、VC的錢。”金斧子管理著超過45億美元的資產。

小結

在當下,很多中國人不願意公開發言,因為即使是經濟學家也不能做出悲觀的預測。但在私下的談話中,投資者、企業家和經濟學家承認,由於高債務水平和與美國的貿易戰,ZF運作的空間正在縮小。悲觀程度各不相同,但其中許多人正準備迎接艱難的未來。

中國經濟問題的根源就是一系列制度政策積累所致,以前的制度政策是成功的,不代表這一套東西一直好用下去,比如外匯制度,房地產政策等等。中國經濟自加入世貿以來,高速狂奔十幾年,到現在像是到了癌症晚期,房地產就是癌細胞,包括財稅金融在內的各種經濟制度,想要根本性變革就需要殺死癌細胞。

中美貿易戰也好,P2P平臺崩潰也好,樓市冰封也好,根本問題都出在沒有及時改變和調整,龐大的機器慣性運行下也不可能調整。沒有大小企業在國際貿易上的退稅補貼等等策略,就不會有貿易戰;沒有對P2P平臺的放任的金融創新,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倒閉潮;沒有收美元發貨幣這一套貨幣政策來吹大樓市泡沫,就不會有今天的貨幣流動被迫冰封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