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白血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家長是如何親手讓孩子患上白血病的?

白血病是小兒最常見和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兒童死亡重要原因,患上白血病不僅折磨孩子,更是讓家人的心理飽受打擊,讓一個家庭陷入困境中。

事例1:2017年,來自寧波慈溪一名7歲小姑娘小施(化名),有天小施媽媽發現女兒腿上一個豌豆大的烏青,已經一個禮拜沒有消退了,趁著孩子放學,媽媽帶她去醫院做檢查。

幼兒白血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家長是如何親手讓孩子患上白血病的?

圖片來自網絡結果醫生診斷,孩子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正常人有十多萬的血小板監測數字,而在小施身上只有幾百,這意味著,孩子咳嗽幾聲,血就可能從嘴巴里噴出來,如果打個噴嚏,就有可能顱內出血。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醫生們找不出具體的原因,小施媽媽提起之前房子花了40多萬元裝修,當時選用的都是環保的材料,裝修好之後做了檢測,也沒有問題,醫生稱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在孩子發現白血病之前都有過裝修史。

事例2:2017年5月,鬧村鄉年僅19個月大的小佑(化名)被確診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原來在4月份時,發現孩子突然胃口不好,哭鬧不止,剛開始以為是貧血的緣故,直到去兒童醫院檢查貧血問題,檢查報告發現幼稚細胞,極可能是白血病。之後一連串的檢查,最終在5月初被確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期為2年,前期費用在30-50萬,高額的治療費用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不僅花光家裡的積蓄,還欠了醫院一大筆醫藥費。

幼兒白血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家長是如何親手讓孩子患上白血病的?

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嬰幼兒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率很高。白血病早期常有4種臨床表現,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活動後氣促等;發熱,一半以上的患兒以發熱起病;出血,齒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偶有顱內出血,皮膚出現紫癜、淤斑,鼻衄,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

目前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瞭,但有一些因素可能與發病有關,家長要注意了。

1、環境汙染

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化學物質都是引發白血病的最大元兇,裝修常見的一些室內裝飾材料,比如纖維板、塑料地板、膠合板、油漆等,含有甲醛、苯、乙烯、甲醇等多種有害物質,大理石、花崗岩等建築材料,則可能產生氡、鐳、釷、鉀等放射性物質。建議裝修後的居室,要空置一段時間後再入住,居住時要經常換氣透風,還可能安放活性炭或空氣淨化器。

除了接觸有毒化學物質因素外,家庭不良的生活環境因素也會讓孩子患上白血病,家人吸菸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患白血病、淋巴瘤等的危險性高20%。

2、遺傳因素

白血病不屬於遺傳性疾病,因某種先天性疾病易併發白血病,比如21—三體綜合徵、先天性睪丸發育不全症、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有10%~50%可併發急性白血病。

幼兒白血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家長是如何親手讓孩子患上白血病的?

3、過量輻射

如果父母從事放射線工作,經常接觸放射線物質,那麼孩子得白血病的幾率較高,或者母親接受放射治療,小兒在宮內時接受x線診斷可能對胎兒有一定影響。

4、病毒因素

病毒對某些動物的致癌作用以及致白血病作用已得到證實,但小兒白血病尚未證實有特異病毒感染所致,已知兒童burkitt淋巴瘤與eb病毒感染有關。

5、抗癌藥物

某些抗癌藥物也可能會導致白血病,比如使用過多的細胞毒化療藥物烷化劑,白血病發病率會上升。

兒童是白血病的高發人群,因為孩子的免疫功能比較弱,所以要多帶孩子出去鍛鍊,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無汙染的環境,發現孩子有不適現象,需到醫院去檢查,孩子的健康才是頭等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