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如何做到在《兰亭序》中写20个无一雷同的“之”字?

ChungKeung


关于王羲之《兰亭》中二十个“之”字的事,大抵上有两种声音。

有一定书法基础和笔法水平的人会觉得王羲之用笔如有神助,千变万化!

还有一些比较无知的人:人家就喝多了随便一写,也没有你们想的这么多!

这里一共有20个“之”,没有一个全部雷同的,但是相似的确实有。

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只能把用笔有区别的找出来,不要去掉那几个相似的,也会有十七八个不同的!

比如上图我画的图例

用笔的中的笔势都是有区别的,比如①②字形比较相近,但是二者笔法区别非常大。

比如“之”的笔顺可以理解为“点,提,撇,捺”四笔。

一点是平入,一点是纵入,第二笔提都差不多,但是第三笔的“撇”笔势就开始变化了,①为“背”,就是凸面向上,②为“向”,圆弧向下,凹面向上。最后一笔“捺”①为平出加重反捺,②为向下一波三折的“顺捺”出锋。


这二者在用笔的笔势上是完全不一样的,通俗来说,这是打破了“习惯”的用笔。

所以说右军用笔如龙,气象万千。

变化太多了,这也是称为“书圣”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几乎已经“穷尽变化之能事”,留给后人可开发的空间非常小。

所以你看米芾,董其昌,王铎赵孟頫等,所有的用笔取势及习惯,都能从王羲之处找到影子。

所以后人学王羲之,都是“各的一面”

变化的方法除了“向背”的用笔,还有转折、连断、提顿、奇正、轻重、虚实。

几乎把所有书法中的矛盾对比关系都加以利用了。


可能有些无知的人就会说了:这不会随手写的而已,每个人写出来都是有变化的!哪有真么多讲究?

这话不无道理,但是非常250。

田蕴章在《每日一字》中曾经说过,他让几个没学过书法的小孩子写“之”,也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是实践出来的“真知”,这有道理。

但是你可曾想过,没学过的人写出来的有变化,那学过的人呢?

董其昌讲“不信笔”,就是说不要被习惯性动作所左右,学过书法的人不要说十几个不同的“之”,如果他创作的时候脑子里有五种变化,都已经是不错的了。

没学过的人固然可以写出变化,但那是“书法”吗?


书法是讲究用笔的,学用笔势必会沾染一些用笔的习惯,如何能破解?无他法,只有多临多想多写!

一个人若“做”一幅字,可能一直“之”会有十几种写法,但是如果是下意识写出十几种变化,古今书法大家也不会有几个人做到,甚至连王羲之都不能写出第二遍。

所以兰亭是神品第一,王羲之称“笔有神助”。

反观那些杠精,我就一句话:承认别人优秀很难吗?要么你也写出几种变化悄悄?


当然,一个懂得书法变化的人,写出十几种有变化的“之”不难,真不难,只要有功底,加以思考就能做到。

但是下意识不假思索能写出来,那就是用笔的功夫登峰造极,已经可以达到随心随性而变了!

“做”与“自然”是两种概念。

即使放到“神笔”王铎处,也没有做到这一点。


当然,王羲之的“之”的用笔变化,只是王羲之的一个缩影,并不能说“之”这个字代表了王羲之的水平,而是借这个字说明王羲之对用笔变化的处理,已经随性而发了。

只不过兰亭全篇只有“之”最多而已,如果换一个字,王羲之也能处理出非常繁杂的变化。


细临过王羲之手札的人都会体会到一点,学第一本手札是积累的用笔习惯,很难去套另一本,总有写地方是“不得劲”的,这就是王羲之的高妙之处。

写米芾尚且还有些规律,写王羲之真的很难把握什么规律,只能学到处理这些变化的方法,然后加以理解运用而已!


这么说吧,如果让我在创作中应用,最多写出五种而已。如果加以思考,提前排布,可能会写出十几种,不过未必能保持作品行气。因为用笔是顺畅还是迟疑,全在“一口气”,断了就是断了,连着才算本事!


最后只想说一句:承认别人优秀真的很难吗?


梁宇航


简单来说就是随类赋形,因势生形,字字相生。因为一个同样的字,所处的环境、位置不同,为了和上下、左右、周边的环境,在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的同时,而要和周围做到和谐统一,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同字异形的情况。

从理论上看的确如此,实际上里面包含非常复杂的因素的。

首先是对书法“法”字的理解与认识问题。至少在王羲之那里对书法的“法”的理解和我们现在部分人对“法”的理解是不一样。特别是唐以后的“法”是法度、法则,这是一种不能越雷池一步的“法”。而王羲之理解的“法”是“道”,是规律,万法归宗的“道”,所以王羲之理解的“法”是活的,是在一定规则下,能够随机变化,因势而生的“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理解的“法”是不可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的“法”。

同时也和王羲之的儒道合一的思想有关,基于“道法自然”的审美思想,以及魏晋时期文人那种“魏晋风度”形成的思想观念有关。也就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兰亭序》书风的形成和这种思想密切相关。崇尚自由,清静无为,依任自然。

再者就是从书法的角度来认识这问题。一个字,在纯手工书写的情况,本身是不可能如同一个模子印制出来的一样。一个字有多种变化是非常正常的, 作为一个善于学习者来说,善于汲取古今人长处和优点,也可能形成同一个字的不同变化。何况,魏晋时期,象唐代那种尚法的思想还没有形成,亦或正处于孕育阶段。在审美情趣方面,做为那个时代的人,也再努力力戒“布若算子”的书法,这个原因,固然与当时的流风有关,也和个人的审美观念有关。

还有就是书法家对书法知识的丰富和技法的娴熟的驾驭能力,研究的深度,也有利于形成书法作品的变化丰富。

翰墨书道把《兰亭序》中的二十个“之”字集中在一起,略做了分析,发现在二十个之字中,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其核心仍然遵循着几个“之”字的规律,就是说其它几个字的外形,看似变化无常,实际上也是在几种基本形态上的变化,也是一规律可循的。

我们仔细来看看下图中标注相同颜色的“之”字,是不是有非常相似之处呢。显然,这二十个字是在三、四个不同的“之”字的基调上,在结合字所处的环境变化出来的。只不过,王羲之的技法高超,变化自然。这说明王羲之也是一位非常善学的极具智慧的大家,非常善于广采博取。说王羲之是魏晋以前书法的集大成者,非妄言呓语也。

说到变化,我们仔细 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这二十个“之”字中,每个“之”字的细节变化,同样也是非常精彩的 。






























翰墨书道


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创作背景以及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点画,甚至线条的长短、角度、引带等,都有过专论,更有甚者,对其中20多个之字的写法,作了机械的解剖、分析。

对此,我不敢苟同。

对于《兰亭序》,我们欣赏的是随着书家书写时性情的变化,作品的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热情洋溢。

从作品中,我们必须领会整体的通篇淋漓,一气呵成,切不可强加作者的创作意图,而应看到王羲之高妙的书艺才能,在不经意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表现。

那20多个“之”,妙在有意无意之间,是作者书艺的自然表现,并不像有些人解剖得一点血肉也没有。

不由想起中学语文课上的阅读理解,某位作家面对他自己的文章,也无法完成题目,因为他写作时,本就没有那么高深的想法。

机械解剖之字,是对《兰亭序》人文精神的曲解,会造成对行书的错误感觉,甚至会对日后的创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王羲之《兰亭序》二十多个之”无一雷同,大家都觉是得神来之笔,为王羲之的神技惊叹。

其实,王羲之如果把这二十多个“之”字写的一模一样,那才是神功。


书法固然讲求同一个字的多样性写法。但把这些字以不同的形态写出来并不是难事,特别是在行草书中,要做到这一点就更简单。斜一点,正一点,形态就能改变。难的是,把这二十多个“之”字以同一个样子写出来。

我们可以做试验,你都可以。别说二十个,一百个也可以写的不同。但要写二十个一样的“之”,除非盖印章能够做到,否则谁也不可能 。


子衿tjk


说白了 共就那么4到5总写法 同一字同一总写法 你写出来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客观的观察实物 不要人云亦云


抄书人陈子豪


不雷同才正常。

别说王羲之了。有这么牛逼写十个字能十个都雷同。

你以为写字是活字印刷,是电脑打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