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賣課又刷屏了,花了10000元的我想diss一下知識付費

論文式吐槽知識付費

(全文

3300字,建議閱讀時間10分鐘

文章關鍵詞:“知識付費/智商稅/囤積型人格

昨天晚上和今早,朋友圈一片姨媽紅,戲精網易的運營課程攪得普通人都恨不能學習一下運營,看著分銷賺錢後,更是生怕自己落後被淘汰,好了,先別急著焦慮,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先~

前兩天,他又從朋友那兒知道了一個演講的付費課程,說是能最快速的的讓你從一個小白變成一個像奧巴馬那樣迷人的演講達人,一想,確實,最近幾次公司發言和社交活動中的自己總是畏畏縮縮,講的東西也是羅裡吧嗦、邏輯混亂,這個課程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並且朋友也買了,不能落後,馬上準備付錢,準備支付的那一瞬間,他回想起一切,這樣的場景,是那麼的熟悉,好像有什麼問題。

他查看了一下自己曾經購買的課程,都是最近更新未完成的提示,剛開始還像模像樣地學了幾節課,後來,看著越來越多的課程更新,本來想學的心態就成了焦慮,再後來,焦慮也消失了,變成了麻木和無視。但每次看到新的課程,還是想買...

他趕緊算了一下,各種各樣的課程、諮詢、聽書、收費社群的花費,去年一年,已經花了1萬多了,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等於他兩個月的工資呢,到這裡,他趕緊取消了剛才那個訂單,好好的盤算了一下這到底是個什麼事兒。

網易賣課又刷屏了,花了10000元的我想diss一下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的興起

其實以上的一切,都屬於知識付費的範疇,那什麼是知識付費,其本質,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那個時候,達官貴族找有學識的人,為他們出謀劃策,爭取奪利,甚至想讓自己的兒女延續自己家族的財富和地位,這是最早的知識付費原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到,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無差別的勞動,有學識的人通過自己的學習,花費了時間、經歷,結合自己的經驗的知識,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只是量多量少罷了。

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知識付費,變成了一項可大規模複製、工業化的產物,這個時候,學校就誕生了,我們交的學費,其實就是知識付費的一種。隨之而來的,就出現了越來越細化的各種收費項目,比如培訓、諮詢之類,目的,其實也不變,就是為了讓你具有更大的價值,能在以後的競爭中勝出。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到人工智能時代快速發展的時段,我們面臨的壓力,不僅來自於同類,還來自於機器人,再加上進入小康家庭的大部分人有了閒錢,強調藝術和品味等的學習就成了新的趨勢,相應的付費項目也就應運而生了。特別是羅胖的羅輯思維,這幾年對市場的教育,塑造了對於知識的推崇和精英化的意識,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五花八門的付費項目的出現。

我對於付費項目,其實是看好的,因為這畢竟是他人勞動的結晶,並且,如果你真的去學了、做了,你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問題就在於,絕大多數人,只為了滿足那付款一瞬間的得到感,根本就沒去學,更不要說做了。我們從最大的付費平臺APP得到就可以看出,現在每個專欄每天的打開率,只有10%不到。

網易賣課又刷屏了,花了10000元的我想diss一下知識付費

關於囤積型人格和智商稅

過去囤書,現在囤課。這其實是一種囤積型人格,這種特質大量存在於我們周圍人們的生活中,像亞健康狀態一樣,難以覺察並且不自知。這種囤積的快感刺激著你的腎上腺分泌,你會有一種買到就學到的錯覺,這種現象在辦健身卡年卡的時候最常見,身材超棒的教練員、銷售員一鼓動,你覺得自己馬上就會變成他們給你描述的那個樣子,於是就衝動消費了,結果,一年只去了10次,

這種囤積型人格的出現其實是有生物特性的,並且女性居多,因為在過去物資匱乏、勞動力低下,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和預防之後的災荒,人類就喜歡在能獲取物資的時候,使勁兒的囤積,特別是女性,在體力和勞動力都不如男性的時候,能蒐集、會囤積變成了一項技能保存下來。

我們的父母這一輩中對於囤積的情況出現的更嚴重,一些塑料袋啊、玻璃瓶啊、包裝袋啊什麼的,都喜歡留著,甚至是本來吃不完的一口飯,他們都會多吃一口把它吃飯,

就是因為他們深刻的體會過曾經的饑荒、物資匱乏的時候,那種極度的節省行為一直保持到了現在,並且,有一些雖然看起來破爛的物品,是凝聚了他們的情感和回憶的,這就無法給他定價了,我們看不懂,就無法教導他們改過來。

到了最近幾年,大家都開始學會用微信了,這種囤積特性開始在上面出現了,轉發、收藏、點讚的行為不僅在我們爸媽的微信中出現,我們的手機裡,也不例外,現在就翻看一下你的收藏,看看有多少信息是當時覺得好有用,以後可能會用到就收藏了的,到今天為止,你真的又打開過嗎?甚至下次看到同樣的信息,你覺得好有道理啊,再收藏一次。

網易賣課又刷屏了,花了10000元的我想diss一下知識付費

好了,這還是免費的囤積信息,當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趨勢來臨的時候,鼓勵一切買買買的行為,告訴你你能從中受益且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受益,你開始信了媒體、明星的鼓動,成為最好的自己,為投資自己的行為買單,好了,囤課的行為開始出現了,並且最恐怖的是,當你逐漸理性的告訴自己這些課程似乎和自己沒什麼關係的時候,你看到你的朋友在學習,或者說在朋友圈宣佈他買了這個課程(熟悉吧),那種怕掉隊、怕落後的心態馬上促使你下單,支付。

這兩年流行一個說法叫智商稅,簡單的理解就是為你不瞭解的東西買單其實又沒什麼卵用的消費行為。由於大家的消費水平升級了,消費意識被調動了起來,但是認知還達不到一定的等級,商家或者知識工作者當然不願意錯過這麼大的一塊兒蛋糕了,那麼最常見的,就會出現三種行為:

1、變著法兒的包裝自己的課程,把市面上的很多課程學習以後融合在自己的課程裡面,重新組織構建,成為一門新的課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能刺激你情緒的新名字,其實本質換湯不換藥;

2、把國外的一些心理學名詞或者經典來翻譯,然後構建一個新的概念,然後圍繞這個新概念出一套課程或者出一套書;

3、把幾門課程結合當下的流行點綜合成為一個課程,並且通過付費社群的方式來進行監督和傳播,其實內容,還是之前那些老的內容,只是多了個網絡監督,並且,交錢是一開始就全交了的,恕不退換,後面課程/監督質量下降你也沒辦法。

由於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社交面和圈子都比較小,知識面也比較狹窄,所以,這幾種行為的出現,非常的隱秘和有效,一不注意,你就會被收智商稅,甚至還是囤積型的智商稅。

網易賣課又刷屏了,花了10000元的我想diss一下知識付費

解決方案

分析了知識付費的興起,囤積型人格的解釋和智商稅的理解以後,其實相應的,我們就可以找到解決知識付費焦慮的辦法了,其實很簡單。

1、選擇自己領域的或者和自己相關的學習

我並不反對知識付費,反對的是盲目的囤積的行為。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不學習是難以進步的並且可能被淘汰的,但是,每個人都不可能成為萬事通,我們能做的,只是在自己的領域精耕、深挖,讓自己成為該領域的頭部,或者區域頭部,那個時候,你的平臺是可以平移切換的,資源,也就會自然朝你傾斜了。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個方面都擅長,所以,這樣看來,選定一個領域、一個主題的學習,然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是最快捷、最沒有焦慮的方式;

2、不要被新概念矇騙,不要為焦慮買單

有時間的時候多讀一些經典,特別是一些國外的經典書籍。我自己最大的體會就是,當你讀了大量的書籍之後,你會發現,很多知識其實是被重提或新包裝的,看起來是一些新概念,其實早就出現了,只是你不知道。比如看了《窮查理寶典》之後,我對於思維模式,複利效應和系統思維馬上就有了認知,當看到一些人用包裝過的概念來忽悠我的時候,就不會那麼容易被騙。

然後就是不要為焦慮買單,這種焦慮最大的出現是在你身邊的朋友中,並且越是關係密切的,帶給你的焦慮越大,我們要明白,每個人的認知是不同的,並且傾向和時間重點也不同,所以,對於人家來說重要的事兒不一定是對你很重要的,再說了,可能人家還沒有意識到你所說的這一切。你根本不用焦慮,信息時代的思維模式,應該轉換成為搜索式的學習而不是囤積式的學習,也就是當你需要的時候,你知道去哪裡搜索學習就夠了。

3、學了不去做,然並卵

信息到知識到技能的轉變,才是真正的學到,真正的去做,把學到的東西用在生活中,內化成自己的習慣以後,學到的東西才會發揮作用。我們喜歡去追求新的知識、新的概念和新的體驗,把曾經看到過、學到過的東西丟一邊了,實在是不值,真正正確的做法是,建立自己的學習資料庫,分類整理,把新學到的東西和舊的東西聯繫起來,然後比較兩者的差異,最後形成關於自己的新的知識。

我們知道很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沒有行動,永遠記住一句話:別把收藏當學到,別把買到當做到,別用囤積來緩解你的知識焦慮。好了,終於又回到開頭的題目了,網易這波把直銷套路結合到運營宣傳的策略,我服~

我是尾巴~

❤在這裡,看見成長的自己❤

我是麥子,三甲醫院最能唱歌的,唱歌裡最能碼字的~

歡迎在下方的留言區與我互動,或查看我的歷史文章,裡面已經有

100餘篇共25萬字原創成長類乾貨文章!你的關注和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