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早的茶及發展

神農,也就是遠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相傳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農時代。神農為了給人治病,經常到深山野嶺去採集草藥,他不僅要走很多路,而且還要對採集的草藥親口嘗試,體會、鑑別草藥的功能。

歷史上最早的茶及發展

有一天,神農在採藥中嚐到了一種有毒的草,頓時感到口乾舌麻,頭暈目眩,他趕緊找一棵大樹背靠著坐下,閉目休息。這時,一陣風吹來,樹上落下幾片綠油油的帶著清香的葉子,神農隨後揀了兩片放在嘴裡咀嚼,沒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頓時感覺舌底生津,精神振奮,剛才的不適一掃而空。他感到好奇怪,於是,再拾起幾片葉子細細觀察,他發現這種樹葉的葉形、葉脈、葉緣均與一般的樹木不同。神農便採集了一些帶回去細細研究。後來,就把它命名為"茶"。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進。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線路。

茶樹是中國南方的一種"嘉木",所以,中國的茶業,最初孕育、發生和發展於南方。

歷史上最早的茶及發展

1、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先秦兩漢)

中國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為業的。這一說法,已為現在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據文字記載和考證,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並以茶為貢品之一。

2、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成為茶業中心(三國西晉)

秦漢統一中國後,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交流而增強。尤其是茶的加工、種植,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

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歷史上最早的茶及發展

3、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茶業的發展(東晉南朝)

西晉南渡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這一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我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現今溫州、寧波沿海一線。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