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西安把名字改回長安你覺得怎麼樣?

倚天劍寒



西安,算起來我們已經叫了五百年,若改口,就不適宜了,明代西安這樣的詞開始出現大眾視野,元朝叫奉元,宋金叫京兆,再往前推,唐朝自然不用說叫長安,明朝和唐朝隔了將近五百年了,應該說起來來,五百年沒有叫長安了,西安在唐明之際為什麼不斷改動,就是因為當時的地緣政治影響,這裡已不再是作為國都選地了。西安在當時簡單的說沒落了,地位漸漸縮小,古城在那時也只有唐皇城大小,唐朝宮殿群被劃出城外,無人管理,無人居住,早已化為廢墟。昔日的輝煌已不能重現,所以今天聽到西安一詞往往不能和當時長安做比較,沒有長安的大氣,沒有那獨樹一幟存在感,西安中西字給人印象早已定位於地區性城市,意思是西北影響力的城市,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想要將西安改為長安。就像現在人經常稱謂,改不了口一樣,改了反而不順口了,讓人產生錯覺。



在我們身邊的西安,都在盛行夢迴大唐,重現漢唐古都,甚至有的人建議要將阿房宮全部復原重建,包括大明宮等可是這些複製品即便流行於世,也不能恢復當時的雄風。當初在阿房宮建了一個複本還不是給拆了嗎,複製似乎沒有多大意義,只會賺取老百姓口袋中的票子和騙取國外遊客的眼睛。就像橫店建圓明園一樣,門票價格及其得高,讓人瞠目結舌,它似乎顯得奢華些。就像現在我們要將西安改為長安一樣,西安等於被架空,它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實力和當時長安比,只是圖了個虛名而已。


要說當時長安嗎,從西漢開始一直到唐末這一千多年時間裡,可算是風光了一千年,它的名字代表著國家的標誌。長安,算是屬於全國獨一無二的城市,在當時連洛陽都無法企及,洛陽和長安爭來爭去還是爭不過長安,許多大的統一的帝國後來都選擇在長安建都,原因是風水好,能給他們帶來一個王朝帶來好運,而且易守難攻。古代歐亞大陸絲綢之路興盛,陸路貿易發達,西域商人不停來往於這裡,長安就是起點,正好容易控制西北,大凡漢,唐對西開拓,都得益於長安便利的交通。西漢對西域的控制可是了得,他們一度將蔥嶺以西納入版圖,漢武帝曾為汗血寶馬,派大將李廣利徵大宛,還一度控制了烏孫國,將細君公主嫁了過去,那段時間是中國人不斷對西方探險的時期,中國人似乎成了探險隊,他們控制著大部分絲綢之路要道,張騫在當時起的作用是可見的,甘英還曾到達了紅海。至於東漢嗎,首都是洛陽,長安的沒落等於是西北的丟棄,東漢似乎進入內部爭鬥時期,宮中內鬥,王族內鬥,演變成軍閥內鬥,到後期,西域早已喪失。長安在隨後時間裡可以說不穩定,起起落落,隨著北方民族融合,它被小而短暫的王朝選擇,那次還閃光了一次,前秦統一了十六國,建都長安,西域在當時也歸附了,可後來亂了。再是西魏,北周,後來是眾所周知偉大的隋唐了。 其中有個小插曲,到隋朝時,漢長安已不能再住人了,隋文帝於是命工匠宇文凱在東南重新建立一個新城,大興城,當時算起,長安名字改了,可是由於城裡大都是舊民,他們羨慕漢朝,叫順口了,又將其改為長安。長安重新換了一次血,它放棄以前不規則的建築模式,比如宮城,居民區,街道亂分,開始採用有章規則的建築模式。長安在隋朝時已走向歷史上最偉大的興盛,它開始採用皇城,宮城制,中軸線貫穿南北,從宮城正門承天門,穿越皇城朱雀門,一直到城外明德門,城市佈置如棋盤 。這為以後歷朝歷代所效仿,北京城也是這樣,內有宮城外有皇城。可長安比他們做得更出色,是有史以來最完美的建築,這得益於它完美的關中平原。長安在當時世界屬於數一數二的大都市,僅次於今天美國紐約,超級大國配一個大都市可想而知。更何況,唐朝在全球也是超級大國,依靠長安,它在西域得到更大的開拓,西面疆域一直達到裡海,阿富汗,印度河地區。唐朝輝煌無法複製,它在文化,經濟,軍力,政治屬於世界前列,被周圍各國所效仿,加上它持續時間長,三百年,唐朝更被世人所記。

所以說嗎,現在西安哪能和當時長安比,就當恢復了長安,它也不會再是中國首都了,也永遠等不到了,畢竟和它競爭的城市很多,比它強大多的多,上海和北京,廣州就直接把它壓倒。而今天我們所說的長安,只剩下了一個區,它僅僅成了西安的一個外圍而已,沒有多大歷史意義,西安如果更改,又和其重名,反而不好,西安裡面也包含著許多區,蓮湖區,雁塔區,碑林區,灞橋區,新城區。在西北面真正的漢長安遺址區還有未央區,建章區,這些都不加討論。西安和明清一樣只是西北最有影響的城市,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中亞,西亞,南亞打交道的聚集地而已,反觀西安這個名字反而更能襯托其價值,它現在也活得很有滋味,準備建設大西安,西鹹經濟一體化,這對整個陝西包括西北地區影響都不容小覷。


龍文說史


很多人認為西安古稱長安,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西安是西安,長安是長安,西安和長安完全是兩個概念。

首先,長安是什麼?

在漢代,長安是國都所在的縣的名稱,即長安縣。長安縣是一個特殊的縣,因為它的縣城就是國家的都城,因為都城在長安縣,所以被稱為長安城。

唐代,長安城仍是國都,這是長安最輝煌的一段歷史。不過此時的長安城被一分為二,一半仍歸長安縣管,一半歸萬年縣管,兩縣的名稱連起來就是“長安萬年”,有吉祥的寓意。都城雖然分屬兩縣,不過依然被稱為長安城,因為這本就不是一個正式的稱呼。唐朝時長安城面積很大,把大明宮和芙蓉池都包含在內,比現在的西安城牆圍起來的面積大多了。

因此在古代長安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漢唐的都城——長安城,也就是被城牆圍起來的部分;二是指長安縣,最終演變為今天的長安區,是西安市下轄的一個區,而區和縣是同一級別的行政區劃。


那麼西安又是什麼呢?

現在說的西安,是一個地級市。下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九個區及周至、藍田、戶縣、高陵4個縣。

西安市在漢代並不叫長安,而是叫京兆尹。京兆尹下轄十二個縣:長安縣,新豐縣,船司空縣,藍田縣,華陰縣,鄭縣,湖縣,下邽縣,南陵縣,奉明縣,霸陵縣,杜陵縣。雖然京兆尹的轄區與現在的西安市不完全重合,但二者都是比縣高一級的行政區劃,顯然只有京兆尹才能對應現在的西安市。

到了唐朝時,京兆尹變成了京兆府,下轄萬年、長安、新豐、渭南、鄭、華陰、藍田、鄠、盩厔、始平、武功、上宜、醴泉、涇陽、雲陽、三原、宜君、同官、華原、富平、櫟陽、高陵等二十二縣。

京兆府在元代時,被朝廷改為安西路,後來又被改為奉元路。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將奉元路改為西安府,這是西安這個名稱的第一次出現。

西安市具體的歷史沿革是:京兆尹(兩漢)→京兆郡(曹魏)→雍州/京兆郡(隋唐)→京兆府(唐宋金)→安西路/奉元路(元)→西安府(明清)

所以西安(漢代的京兆尹)與長安的關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可見現在的西安市並不等於漢唐時的長安城。


有些人可能會反駁道:洛陽也是漢唐的都城,為什麼現在有洛陽市呢?其實現在的洛陽市,並非古代的洛陽城。

古代的洛陽,與長安的情形類似,都是一個縣的名稱,因為國都在洛陽縣,所以被稱為洛陽城。

而現在的洛陽市,在清代叫河南府,是河南省下轄的一個府,而洛陽縣是河南府下轄的一個縣。

民國成立後,推行廢府存縣,河南府被廢除了,而河南府府治所在地洛陽縣,還一度成為河南省的省會。

1948年,洛陽縣被中國共產黨接管後,城區被分出來單設了一個市,叫洛陽市。不過這個洛陽市顯然是縣級市,和今天的地級市洛陽市不是一個概念。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從此只剩下洛陽市,不再有洛陽縣。

改革開放後,中國實施市管縣的體制,洛寧縣、宜陽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伊川縣改屬洛陽市,形成了現在的地級市洛陽市。

可見,現在的洛陽市,雖然名字來源於古代的洛陽縣,但是同洛陽縣並不是一回事。古代的洛陽縣,並不是今天洛陽市的前身,洛陽市的前身是河南府。只是在民國到新中國,中國行政區劃經歷了幾次變革,洛陽市才有幸獲得了“洛陽”這個名稱。



夢露居士


西安古稱長安現是陝西省會,近年來從未停歇有關地名修改和恢復的話題討論,就在前些年湖北襄樊正式更名為襄陽如今有什麼變化呢?

名稱只是一個城市的代號而已,不會因為更改名稱增加城市進程,反觀更改該後他帶來的各項投入是巨大的,這項費用又有誰來買呢?

改名之後,人們的證件、店面的招牌、公司的印章、銀行的賬戶是否都要更改,“假設一座300萬人口的城市改名,僅更換二代身份證一項就要花費4千萬,為什麼要把這些資金用在一個名稱上呢?投入到城市最需要的地方不好嗎?所以改不改名字對老百姓來說無足輕重,還是不改的好。


天漢景


漢長安,長治久安。宋京兆,是京都附近的意思。元奉元是維護大元的意思。明以後叫西安,是安定西北的意思。現在的中國,西安不是首都,離北京好遠,但是還有安定西北的責任,如果要改名,改做西京最合適


大秦公子衎


其實西安不存在改回長安的問題。因為古代西安從來都沒有叫過長安這個名字。長安城只是一座方圓幾十公里的由城牆圍著的一座城的俗稱,只比一個南方的村大一點點,且並不是正式的官方名稱。長安城正式的歸屬地是萬年縣和長安縣,唐朝人如果出生在長安城朱雀街以西則是長安縣人,出生在朱雀街東則是萬年縣人。他們的戶籍則會分別寫上京兆長安人士(這裡的長安是指長安縣而非長安城)或京兆萬年人士,長安縣和萬年縣才是官府名稱,且兩縣的縣府均在長安城內。而從某種意義上講京兆才算西安的古名。隨著歷史的進程,長安城早已毀壞不復存在,但是境內曾經有一半長安城的長安縣卻一直存在且並未更名,只是現今的長安縣已改為長安區,隸屬西安市。如果西安改名為長安其實是侵佔了長安區的名字。其次,西安這個名字其實也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從明初到現在也有650年了,這麼多年也累積了不少的文化底蘊,西安這個名字也廣為人知不少人也會自動把它與古代的長安對應起來,不會因為它不叫長安而對唐朝首都在不在西安產生疑惑,因此改名恐怕不會吸引更多遊客。最後,像西安這樣的大城市改名的成本是很高的,且過程複雜,為了把西安改成一個歷史它從未叫過的名字而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而得不到應有的經濟回報顯然並不理智。


悟空網友


很好,中國有很多長安、汴梁、蘭陵、荊州這樣的古都、名城。古代溝通不便,為了防止地方又不臣之心,換了都城就要改一個很平凡的名字,多次改朝換代以後很多好名字都被改丟了。

當今世界一個正常的國家是絕不會內部動亂的,所以建議恢復那些有王者之氣的城市名稱。

西安改長安,就把一個二線城市變成了一個人人嚮往的聖城!

方誌敏身陷囹圄,扔能堅信以後的中國處處花香,山河穩固,安居樂業,國強民富。

今天的我們試想以後的中國,若然超然於世界,豈不真是處處聖城!

應該把那些代表輝煌過去的城市名字都拾起來!

長安、汴梁、廬州、陳倉、徽州都可以改回來。

前推100年,中國地名處處“用典”,例如“紅廟”,是乾隆命把此處廟宇處處刷紅,故名“紅廟”;例如“息馬地”,是關二爺曾經在此處下馬休息。

今天只是逐漸遺失了。

以後我們再撿起來,中國豈不是換了一片天地?


x懟人王x


一個城市的名字是一個城市的標誌,有的城市自有城市就沒有改過,比如邯鄲。有的城市則在歷史上改名無數次,比如南京。因為西安是古代漢唐雄風的都城,許多人有戀舊情節,希望將西安改成長安。


改名成功的不少,失敗的也有之。當年的大庸,今天有幾人知道是現在的張家界?這是改名成功的例子。歷史名城徽州,底蘊深厚,如今被改成黃山,頓失文化內涵。還有原來的廬州,現在叫合肥,這名改的真的沒法說了。

中國第一大村莊一石家莊,曾幾何時想改名字,恐怕也是國內最想改名的大城市了!估算了一下,改名成本在百億以上。這還是十年前的估算,放在當今,恐要翻幾倍了。石家莊於是放棄了,繼續做中國最大的村莊。



人們喜愛長安是因為喜愛這一城文化,敬畏這半城神仙,大雁塔、樓觀臺、灃河水、秦直道、大明宮、漢城湖都提醒著我們,在這座城市被稱為灃鎬、咸陽和長安的時候,它曾是禮制的原點、帝國的中心、漢族的發源地。


讀歷史文學的人總會對這個城市產生莫名的好感。每次走過一些地方,都會不由自主的聯想,人一旦有了聯想就會有很多故事。 西安改名長安,這是許多人的想法。秦人在夢中都在"夢迴長安",但是改名的成本太大了,不如用這些錢做些改善民生的實事!

中國目前正在大力建設"一帶一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國家將經濟重心西移。"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西部經濟也該發展了,要不東西部差距越拉越大,國家將會出亂子!西部人口都擁向東部,西部國土誰來守護?國家領導人也看到了這點,加之東部經濟轉型,急需經濟轉移,這轉移只能向落後的西部遷。



這幾年西部經濟增長速度已超過東部,西安也已渡過了發展的瓶頸,正在高速向前。只要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改不改名還那麼重要嗎?



行雲流水1437995


把西安改回長安,重新恢復這座現代大都市的名稱很好啊!長安城是華夏文明的中心 ,漢唐盛世的中國都城;也是現代未來中國民族夢的全面復興!復興漢文化的起點搖籃。

改回長安,夢迴漢唐盛世!再奏角徵共商,共築現代未來美好的中國夢!

希望早日把西安市改回長安市,完成中國華服/漢服文化的偉大復興!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重新築造我新中國現代未來的漢唐盛世!再現這座長安城未來美好的明天!











我主沉浮十有九輸


將西安改回長安的想法是天真而又愚蠢的想法!西安現在名揚世界,而長安早己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想改回就是復辟古名,毫無意義,並且勞民傷財!可改變後的實際效果真如所願嗎?未必!看看長安大學改名後的結果,還有國人對長安福特的看法,你還有改名長安的勇氣?那叫愚昧!


吳校鋒


感謝網友的提問!關於“建議西安把名字改回長安你覺得怎麼樣”這一話題,我覺得這個提議挺好。長安曾幾度成為世界第一大城市,尤其隋唐兩朝更是影響整個亞洲地區,以日本諸島、朝鮮半島為例,以長安為主唐文化成為日本崛起的重要因素,時至如今仍被有關地區追憶。近年來,國家層面多次對西安發文明確支持,相繼獲得“第三個國際化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的籌備建設資格。
結合


濃厚的歷史經歷和文化韻味,還有現代化發展觀,西安改回“長安”古名象徵著當地對全面復興有著一定的認識。

依託高層面的設計,推動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猶如夢迴大唐般的意境。大明宮、長安城無不代表著盛唐文化,改回長安標誌著西安將在復興之路跨越式發展,加快建成國際化大都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