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中期整改攻堅巡查指導工作

南陽市是全國農產品生產大市,近年來我市堅持質量興農、生態立市,大力實施現代農業強市建設行動,自2016年成功創建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和全國首個國家級食品農產品出口質量安全示範市後,市委、市政府又立足高起點,聚焦高標準,整建制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只有全市12個縣區(含已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新野縣)全部通過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驗收命名才有資格進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評估序列,創建工作正在積極有序推進。

為深入貫徹落實創建考評辦法中涉及8個方面的50項內容,南陽市組織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中期整改攻堅巡查指導組,於7月11日至8月2日,對全市12個縣區(含新野縣)安全縣創建工作進行了評估和巡查指導。按照考評辦法審查了各縣的創建工作檔案,現場評估和實地核查了110個農業執法、監測監管、種植業生產基地,糧食收購儲運企業、農業投入品經營門店、畜禽水產養殖場,屠宰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等部門和單位的主體責任履行情況,全面瞭解了南陽市的創建工作情況。

南陽市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中期整改攻堅巡查指導工作

圖為指導組在我縣淮源吉森家庭農場查看生產記錄

通過巡查瞭解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採取各項得力措施,穩步推進創建工作。市及各縣區均成立了主要領導擔任的領導機構和創建工作機構,機構內各成員建立了職責較為明晰的工作機制。創建工作列入了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工作經費列入了財政預算。能夠按照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要求,以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為重點,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為核心,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基層監管能力為目標,努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理念、監管制度和機制創新,使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創建工作整體邁上了新臺階。

全市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能夠有效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企業發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結合,以質量興農推進自身品牌建設,引領了創建工作示範效應。如淅川仁和康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內鄉縣中以高效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積極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努力打造自身品牌,主動尋求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狠抓標準化生產技術,積極推進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部分縣區提升監管能力有力。如內鄉縣建立農產品投入品監管執法信息平臺,把農資經營戶納入監控範圍,利用信息化手段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效力。對農資經營監管逐步完善。南召縣和桐柏縣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應用監管有力,建立的追溯點如南召縣三益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桐柏淮源吉森家庭農場的追溯系統運行良好,農產品生產記錄完整,能夠及時對生產的農產品進行自檢,並切實落實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對於在巡查中發現存在諸如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不平衡、監管部門落實責任不平衡、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不平衡等問題,要求在指定期限內積極整改,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達標。

巡查組指出下一步創建要求:一是大力推動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強化工作措施。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認真對待反饋的問題,特別是鄉鎮監管站建設方面,要積極與領導溝通,協調編委,下發監管站編制文件,建議在鄉鎮農業中心加掛牌子,明確人員,規範職能,確保儘快開展工作;要加強創建骨幹人員培訓,建立臺賬,明確責任,逐項整改;要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加強制度機制建設,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採取措施切實提高創建工作的公眾知曉率和群眾滿意度。二是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工作上新臺階。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市以來,在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方面付出很多、成效顯著,在食品安全省建設開展之際,南陽要在推進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方面再深入推進一層,提高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標準、水平。要以創建工作為契機,加強部門監管力度,促進農產品相關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更上一層樓。三是大力開展教育培訓和宣傳工作,切實發揮各類人員的作用。首先是對監管部門監管執法人員的教育引導,要側重對監管人員業務的培訓,優化他們日常監督檢查工作效力,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其幫助企業提高水平的意識;其次是對食品相關經營主體從業人員的宣傳培訓,講清楚企業主體責任是什麼、為什麼、如何落實,讓企業自身真正做到想落實、會落實、落實好,同時加強對農產品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讓他們能夠依法守法生產經營。

根據中期評估和巡查指導情況,各縣區安全縣創建工作好的縣是新野縣、西峽縣、南召縣;良好的縣是方城縣、社旗縣、唐河縣、桐柏縣、淅川縣、鎮平縣、內鄉縣;一般的縣是宛城區、臥龍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