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文旅小鎮在深度體驗中走向4.0時代

2016年7月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下簡稱“三部委”)發佈聯合通知,決定在全國範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

業內普遍認為,中國未來的特色小鎮超過70%將是文旅小鎮,但如何彰顯特色小鎮的“傳統文化”特色、升級文旅深度體驗新場景等,成為擺在業內人士面前的問題。

文旅1.0到4.0的跨越融合

隨著互聯網化、體驗化、IP化、娛樂化等新時代元素的加入與融合,文旅小鎮如今呈現出加速迭代的特點。首先,從專注“特”轉向“色”上,即更加註重產業色彩、文化色彩與競爭性項目長效特色;其次,從資源特色升級為“文化主題”,對自然資源、歷史文化進行提煉,賦予更深刻、更時尚、更人性的文化內涵。

“文化+旅遊”:文旅小鎮在深度體驗中走向4.0時代

夜色中的彝人古鎮

總體來看,文旅小鎮發展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1.0階段主要為一般景點,2.0階段主題更加鮮明,3.0階段具有持續經營的高顏值特徵,4.0已經形成平臺化、IP化特點。

進入4.0時代,也就是說文旅小鎮正在迎來新時代新要素的融合、跨界、共享,最終將逐步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融合”,完成IP(形象、背景、故事)、場景、體驗的“深度融合”,不斷滿足客戶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

這與偉光匯通集團董事長陸學偉最初的判斷——當前中國的文化旅遊小鎮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個大階段:最初是單純的觀光型小鎮,以旅遊門票為支撐;第二代則形成了遊、購、娛一體的大服務體系小鎮;而第三代將瞄準養生、度假、醫療等更高的旅遊層面的觀點不謀而合,未來的文旅小鎮勢必將在更多層面實現多重融合,而誰又將成為4.0時代的文旅小鎮代表,成為了各小鎮運營及開發商下階段鉚勁競爭的關鍵點。

讓文化留得住,旅遊 “深進去”

經過20年不斷探索與實踐,偉光匯通在實踐中將古鎮開發運營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總結出了一條獨特的文旅古鎮開發運營理念,在實踐中踐行著國家提出的“彰顯特色傳統文化”,打造特色IP的特色小鎮培養理念。

以偉光匯通運營打造的彝人古鎮為例,它便是深度體驗傳統文化的經典產品。從商業業態來說,彝人古鎮業態滿足了遊客休閒遊和度假遊的需求;從文化開發角度出發,彝人古鎮特別著重注意對當地文化的保護、傳承與開發。

“文化+旅遊”:文旅小鎮在深度體驗中走向4.0時代

彝人古鎮祭火大典

“文化+旅遊”:文旅小鎮在深度體驗中走向4.0時代

非物質文化遺產彝繡

作為中國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彝族古鎮的所在地楚雄擁有豐富的彝族原生態人文資源。為了將彝族文化原汁原味展現出來,偉光匯通在彝人古鎮的建築規劃和遷入居民方面做足了功夫。

一方面,是文化的梳理和研究。偉光匯通在開發彝人古鎮的過程中,專門成立了古建築研究中心、彝族文化研究部,從而在設計之初就為彝人古鎮濃濃的民族特色保駕護航。

另一方面,研究梳理之後,最重要是如何將彝族文化直觀的呈現出來。

為此,在彝人古鎮的建築規劃和設計方面,充分考慮了彝族民居的規制,同時在色彩方面也基於充分的尊重和借鑑。

“彝族是個自歌自舞自開懷浪漫民族,古鎮裡存在一定量的地道彝族,他們會在傍晚時分圍著火盆跳舞唱歌,會穿這色彩絢麗的服飾,走在古鎮的大街小巷,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鮮活的彝族文化史,他們是古鎮最生動的風景,不可或缺。”陸學偉曾這樣描述彝人古鎮裡濃郁的文化特色。

在偉光匯通看來,有了符合彝族居民傳統習慣的建築,這還只是第一步,只有讓彝族的“精神內核”搬遷進來,彝人古鎮才算擁有彝族文化原有的底色和IP基礎。

為了加強和傳承彝族古文化,偉光匯通到彝族村落邀請來第十三代畢摩魯成雄擔任古鎮“祭火大典”的核心人物。畢摩(畢摩是彝語音譯,“畢”為“唸經”之意,“摩”為“有知識的長者”,畢摩是彝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在彝族社會中地位很高並且神聖,是整個彝族社會中的知識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播者)來了,彝人古鎮才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彝族村。

“原住民”進來了,接下來就是對文化的活化,打造原汁原味的彝族文化,遊客能深入進去的體驗,才是彝人古鎮特色IP最重要的環節。

就在剛剛過去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8月5日),當北斗星斗柄上指,彝族自治州最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彝族火把節在彝人古鎮盛大開啟。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這個被稱為“東方的狂歡夜”的節日上,深度體驗了古老彝族人對火的崇拜,對光明的追求。

彝人古鎮的旅遊產品之立體,除了體現在建築觀賞、火把節、左腳舞等文化體驗之外,還體現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彝繡”的動態展示上。彝人古鎮茶花溪兩旁,彝家繡女妙手生花,將馬櫻花、山茶花、牡丹花等一團團一簇簇的花朵呈現在遊客面前。走過上千年曆史的彝繡,被譽為“綻放在指尖上的花朵”,如今這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活靈活現的展現在遊客面前。

古鎮IP的經濟效應

在古鎮開發伊始,偉光匯通就地緣文化的開發與當地經濟發展做了較強的聯繫,既要深度挖掘其文化內涵,並將文化元素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又要開發出具有文化亮點和市場賣點的旅遊產品。

僅彝人古鎮而言,2017年,旅遊人次就高達1150萬,解決近2萬人就業和居住生活,撬動上下游產業投資約100億,已成為依託文化旅遊拉動楚雄當地產業發展、創造居民就業的重要引擎。

受益於彝人古鎮的發展帶動,楚雄從一個農業城市成功轉型為旅遊城市,目前旅遊業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一個彝人古鎮何以帶動一方發展?

從經營模式而言,彝人古鎮不再是簡單的以旅遊門票為支撐的觀光型小鎮,而是同步建立和旅遊、城市相關的所有的配套服務設施,這其中就包括吃住行遊購娛等一系列板塊,最終形成了以文化為靈魂,以產業運營為核心,以政府、商戶、企業、居民共贏的立意,以“文化活化+旅遊業態+產業運營+生活化體驗+社會生態平衡”等綜合考量的IP化特色小鎮。

“文化+旅遊”:文旅小鎮在深度體驗中走向4.0時代

彝人古鎮內熙熙攘攘的遊客

楚雄位處“昆明——大理——麗江”這條著名的滇西旅遊黃金線,彝人古鎮免去門票、打造的完備旅遊商業模式,逐漸讓運營滇西旅遊環線上的大小旅行社逐漸考慮在楚雄彝人古鎮“停留一夜”。就是這一夜,逐漸讓彝人古鎮不僅是一個景點,而更成為了一個功能完備的旅遊集散地。

隨著旅遊集散地功能的逐漸形成,彝人古鎮已經變成了集文化景區、旅遊集散地、主城區的衛星城、商業綜合體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特色小城鎮,並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獲得了“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最美十大主題公園”殊榮,獲評“全國十佳文化產業特色小鎮”榮譽稱號,並有著“滇西旅遊黃金線”第一站的美譽。

藉由彝人古鎮,偉光匯通真正將讓彝族的傳統文化活了起來,並通過傳統文化與文旅產業的創新結合,不但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了活態傳承,讓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弘揚發展,而且給當地經濟的發展轉型提供了助力,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文旅,對於運營開發商而言,是一門產業,也是一門藝術,優秀文旅小鎮不只注重靜態場景的打造,更加註重動態的項目溢出效應和資本的力量,客戶的體驗以及IP的精心打造與呵護,所有細節與精力的投入均不可缺少。

一旦IP和人氣形成,文旅古鎮將帶來的是多方的共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