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應用於人體的成功嘗試,挑戰安全切除難以接近的膠質瘤

膠質瘤達到完全切除仍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在術前診斷和術中治療時,儘管使用了熒光引導手術(FGS),但對於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手術醫生仍有受限。

術中白光顯微鏡無法區分腫瘤邊緣與正常腦組織。 5-氨基乙酰丙酸(5-ALA)熒光引導下手術(FGS)可對術中腫瘤切除進行實時可視化指導,然而5-ALA無法在術前評估總體攝取,特別是繼髮膠質母細胞瘤。

另一種臨床使用的光學探針熒光素鈉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熒光物質,它在細胞外聚集,與BBB的不完整是相關的。

目前尚無針對膠質瘤患者使用PET和MRI進行術前評估以及使用相同分子靶標進行術中影像引導手術的技術。

因此,將術前評估與術中指導相結合的綜合方法則為最大限度地安全切除難以接近的腫瘤邁出重要一步。

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朱朝暉教授、中科院中自動化研究所田捷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學季楠教授等人開展了一項研究,並發表文章“首次應用於人體的68Ga-IRDye800CW-BBN PET與光學雙模態探針引導膠質母細胞瘤手術的臨床研究”在 Theranostics

雜誌上,影響因子:8.537分。

他們開發了一種新型68Ga-IRDye800CW-BBN PET/近紅外熒光(NIRF)雙模態成像探針,對GBM中表達的胃泌素釋放肽受體(GRPR)具有靶向性。

首先經過多步化學合成純度≥95%的68Ga-IRDye800CW-BBN,並進行GBM動物模型的臨床前研究。14例患者於術前接受68Ga-IRDye800CW-BBN PET/CT或68Ga-IRDye800CW-BBN PET /MRI檢查,並將PET圖像與相應的術前增強核磁共振圖片進行融合分析。

全部入組患者於術前接受1mg 68Ga-IRDye800CW-BBN 靜脈用藥後進行FGS,並於術中測定相應參數。術後以病理結果及相應隨訪結果評定手術效果。

研究後得出結論:通過相同的腦膠質瘤分子受體進行整合術前、術中靶向成像的新型雙模態成像技術是可行的,改善了術中GBM可視化和最大安全切除的比例。

這項首次在人體中的研究凸顯了68Ga-IRDye800CW-BBN應用於PET/NIRF雙模態技術在對GBM進行術前評估和FGS的價值。

這種新型成像探針已證明了其在不損傷正常腦組織情況下可最大限度地安全切除難以接近的腫瘤的潛力。

研究目前存在隨訪時間不足、患者數量有限等不足,限制了該技術與臨床結果有更明確的相關性。今後的工作將設計為隨機臨床試驗,採用更嚴格的納入標準,以評估此技術在改善患者生存方面的有效性。

(本文首發於“xieheyixue”協和醫學雜誌微信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