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預防結直腸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健康科普堂|預防結直腸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肺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是我國五大常見惡性腫瘤。美國的結直腸癌發病和死亡率逐步下降,而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趨勢,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甲狀腺、消化道腫瘤外科主任孫金利提醒市民朋友,預防結直腸癌,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健康科普堂|預防結直腸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一、結直腸癌一般有哪些病史

炎症性腸病、大腸息肉病、大腸腺瘤、血吸蟲病等疾病史及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綜合徵、幼年性息肉病等。

健康科普堂|預防結直腸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二、結直腸癌症狀

早期結直腸癌可無明顯症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現下列症狀:1)排便習慣改變2)大便性狀改變(便條便細、血便、粘液膿血便等)3)腹痛或腹部不適4)腹部腫塊5)腸梗阻相關症狀6)貧血及全身症狀(消瘦、乏力、低熱等)。

健康科普堂|預防結直腸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三、結直腸癌飲食指導

結直腸癌術後飲食:

1.富含維生素A、C、E、K、葉酸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動物肝臟等。

2.富含微量元素,如香菇、海帶、紫菜、蛋黃、南瓜、大白菜、人參、枸杞、靈芝等,它們所含的硒、鉬等物質具有抗癌作用。

3.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廋肉、蛋類、豆類、奶類及補充各種必需氨基酸。保持體內氨基酸平衡可抑制癌症發展。

健康科普堂|預防結直腸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四、結直腸癌患者心理調整

鼓勵病人自己照顧自己,允許病人處理一些事件;建議家屬多鼓勵病人,增強患者自信感,稱讚病人;和病人多做一些與治療無關的活動,分散注意力,讓他感覺有能力從事治療以外的活動,從而增強康復的信心。

五、結直腸癌患者監測隨訪

1.病史和體檢:每3-6個月1次,共2年,然後每6個月1次,共5年,5年後每年1次。

2.監測CEA,CA199:每3-6個月1次,共2年,然後每6個月1次,共5年;5年後每年1次;有肝轉移患者建議檢測AFP,疑有卵巢轉移患者建議檢測CA125。

3.腹、盆腔超聲、胸片:每3-6個月1次,共2年,然後每6個月1次,共5年,5年後每年1次。

4.腹盆腔CT/MRI:每年1次。PET-CT不是常規推薦的檢查項目。

健康科普堂|預防結直腸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六、結直腸癌預防

1.改善生活習慣:戒菸、鍛鍊、減重,避免濫用藥物,關注手術史(闌尾、膽囊切除史),避免接觸可能的致癌物(石棉、機油殺蟲劑等)。

2.調整飲食結構:不食過多的紅肉及其製品;避免食用醃製及熏製的肉類,增加纖維性膳食,少飲酒,適量飲用牛奶,增加鈣質和維生素D的攝入。

健康科普堂|預防結直腸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篩查:主要針對高危人群進行。肛門指診、便潛血、纖維結腸鏡等。

4.內鏡下摘除息肉、腺瘤:可降低大腸癌發病率75%以上。

5.化學預防:阿司匹林和環氧合酶-2抑制劑。葉酸、鈣和維生素D也有一定預防作用。

其實,大腸癌並不可怕,只要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本期專家

孫金利,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甲狀腺、消化道腫瘤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瀋陽醫學院外科副教授。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療器械管理委員會肝膽分會委員,中國生命關懷協會會員,遼寧省生命關懷協會疼痛治療專業委員會會員、省細胞生物協會靶向治療專委會常務理事。熟練掌握消化道及甲狀腺、乳腺惡性腫瘤以規範化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技術精湛、業務嫻熟,獨立完成各種消化道惡性腫瘤疑難複雜手術及聯合臟器切除手術。追求腫瘤治療的規範化、個體化、專業化、微創化治療理念。尤其擅長結直腸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等常見惡性腫瘤的規範化手術治療。

健康科普堂|預防結直腸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