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郎自傳|有一種幸福的煩惱,叫「被兩所大學同時錄取」

傳奇可能是一種DNA裡帶著的特殊基因序列,也就是傳奇的人好像一生中幹什麼都會披上“傳奇”的斗篷。

郎郎先生就是這樣的人,連高考都經歷了被兩所大學同時錄取,自己找教育部交涉,然後又找中央美院交涉,最終還真讓中央美院增加了錄取名額,愣是把外交部晾在了一邊的傳奇過程,這種事要是現在,甭說不可能發生,就是連想都想不到的。

【 十四 】

被兩所大學同時錄取

我選了招人更少的中央美院

當時考大學,因為我們是外語學院附中的,屬於外交部系統,所以在全國統考前,我們提前參加了一個內部的小統考。等全國統一考試的時候,藝術院校也開始招生了,我又跑去考了中央美院。

黃永玉先生聽說我要考美院,就來勸我別考。他說,周恩來說了,今年必須是擇優錄取,誰的情面,誰的子弟都不會給照顧。要是你萬一考不上,回家跟你父親說,那得多丟面子啊。

我父親也不大讚同我考美院,但他跟身邊的人說:“他願意考,我才不管呢,考不上活該!”

等到大學錄取結果公佈,我先是被上海外國語學院錄取了,學的專業是法語,這是我自己報的。後來,學校裡的人告訴我,中央美院我也考上了。

被兩所高校同時錄取,也是個幸福的煩惱,因為只能選一所上。我想了想,還是決定去中央美院。一是因為我當時歲數小,虛榮心比較強,覺得外語學院錄取的人多,考上相對容易,中央美院多難考啊,中央美院美術史系在全國只招十個人!還有一個原因,說到底我還是更喜歡文學藝術。

郎郎自傳|有一種幸福的煩惱,叫“被兩所大學同時錄取”

▲時尚大叔黃永玉,就是他勸我別考中央美院,考不上丟人

進美院一波三折

加了錄取名額,誤了報到時間

不過,當時中央美院可沒有外交部厲害,高中階段是外交部培養了你,怎麼可能這麼輕易地就放你去中央美院呢?我父親跟我說,如果你真想去美院,讓外交部放人的話,就得去教育部找管高考的車先生。

於是,我就去教育部找到了車先生。我說,中央美院也錄取我了,我願意去中央美院,行不行?他說,不行,因為中央美院已經發榜,把十個人招滿了。外交部已經讓你去上海外院,這是鐵板釘釘的事兒,沒商量。

也許是被我上中央美院的決心打動,車先生最後還是教了我一個辦法:去找中央美院,看他們還願不願意錄取你,但教育部不能跟上海外語學院說你不願意去,因為這不符合黨的政策,你只能以逾期不報到的方式自動退學。說完這個辦法,車先生還特意祝福我:“千萬別跟人說,這是我給你出的招兒。”

就這樣,我又找到了中央美院招生辦的老師,他告訴我,我在十個人裡考了第四名。我問他:“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要我?”他說:“外交部不幹。”我問他,能不能再增加一個名額,只要能再增加一個名額,其它的手續由我自己負責。

那位招生辦老師還算不錯,他跑到文化部教育司,說今年考生的質量特別高,是否能增加一個名額?答覆是:已經發榜,就不能再增加名額了。不過他沒輕易放棄,又爭取了半天,教育司終於同意給他們掙了一個錄取名額。

這個錄取名額爭取下來的時候,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期間,我真沒去上海外院報到。上海外院一直在催我去,班主任也打來很多次電話,勸我別那麼孩子氣。可我是吃了秤砣死了心,就等中央美院。

錄取名額一下來,我就去了中央美院報到,可比其他同學的報到時間足足晚了一個多月。而且,這樣一來,我就算是救了一個本來考第11名,不會被中央美院錄取的同學,而我們後來還拿這件事兒跟她開過玩笑。

我們那一屆的中央美院,只有美術史系招生,像美術、國畫、版畫、雕塑、油畫等其他系都沒招生。我是1968年畢業的,中央美院66屆、67屆、68屆這三屆五個系的學生,加在一起才100多人。當時,有一個說法叫“壓縮非生產線”,就是要減少招收藝術這一類屬於消耗資源的專業的學生。當時,美院師生的比例是3:1或是4:1,也就是四個教職人員一個學生。

郎郎自傳|有一種幸福的煩惱,叫“被兩所大學同時錄取”

▲中央美院上世紀60年代校址的老門牌

(未完待續,逢週一奉上~)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郎郎先生的賬號平臺:郎郎尚口,前來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