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去幼儿园?家长巧引导

孩子3岁6个月,刚上幼儿园一个星期,前面2天回家还有说有笑,后面3天回家就哭闹,说不去上幼儿园,什么都听不进,而且已经影响到睡眠了,晚上要哭闹几次说不去上幼儿园,作家长的是否该坚持?

幼儿园虽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耍,但幼儿园终究没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师的约束,定时吃饭,按时睡觉,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学时好好的,早上起床时,小朋友还是会对上幼儿园心生抗拒。


孩子不去幼儿园?家长巧引导


在初入园周围小朋友哭闹的氛围下,小朋友的矫情度也会upup地上升。谁送孩子入园则是为孩子创造安全感的第一步:

选择平时跟宝宝最亲密的家人。

由最亲密的家人帮助幼儿园老师与自家小孩建立安全域,通过一些简单的互动让宝宝熟悉老师,减少敌意,将幼儿园的老师纳入到小朋友的安全域内,重复一周左右孩子就会逐渐有安全感起来。

很多人说选择送入园的家人一定是要妈妈,其实未必,重要的是宝宝对谁最有安全感。

比如我儿子自小跟爸爸的关系更和谐,每次带土豆出去上游泳课都是爸爸带,孩子在熟悉了游乐场的环境之后,想要带走他,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有几次是我自己上阵主动抱他走,基本上会把他弄哭,儿子对我好感顿失。但每次换了爸爸效果就会好很多。

所以,送孩子去幼儿园这件事,不一定要妈妈,正确的选择是给孩子最多安全感的家人。

其次,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6岁的孩童,跟成人相比,他们更容易被新鲜事物转移注意力。建议孩子在幼儿园里时,借助老师的手送孩子一件新的玩具或者新的绘本,可以是之前孩子接触过但是又没自己拥有的新鲜事物。

适当“物质贿赂”,孩子会有“被关爱”的感觉,就会减少他的分离焦虑。成功被新玩具吸引的孩子,开心会冲淡在幼儿园陌生环境里的不安。

再次,等就一个字。

孩子立马适应幼儿园氛围是不切实际的,这是个过程,尤其是第一次入园,成人进入一个单位还要有适应期,更何况是孩子呢?

等,是送给各位老母亲的金玉良言。

任何一个环节也都急不得,孩子的主心骨急了最糟糕,孩子因为敏感最容易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焦虑。

且急躁了就容易病急乱投医,像新闻中爷爷这种彪悍的做法并不妥当,急躁粗暴的送孩子入园只会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逆反恐惧心理,还可能造成孩子伤害,也容易被人误会是不法分子。


孩子不去幼儿园?家长巧引导


第四,安全感是底子,信任感是表子

老母亲要学会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网上流传的照片都是家长垫着脚站在园区外偷偷关照孩子,黏黏糊糊,犹犹豫豫,一旦被发现,孩子会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欺骗感,也容易将好不容易建立的安全域打破。

老母亲的过于担心,实际上是不信任,孩子对于不信任其实很敏感。换句话说,妈妈的心大一点,佛系一点,孩子成长会快一点。

最后一点,正确的问话很重要。

经过以上操作,孩子好不容易在幼儿园得以安生,但你却不小心一句话就踩了雷,立刻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不良记忆,前功尽弃。

比如动不动就上来问孩子:

“今天老师有没有对你做奇怪的事情?”

“宝宝,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

“今天你有没有不乖呀?”

这些负面情绪的话,非但不能鼓励小朋友与你建立良性沟通,相反,因为你的负向引导,立刻调动了孩子的矫情,让他一下子就联想到不愉快,孩子好不容易对幼儿园建立的安全感也会被打破。


孩子不去幼儿园?家长巧引导


这里有十句话,可以让你跟孩子之间更和谐,坚固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感:

宝贝,你今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开心的事情可以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愉快记忆,促使多巴胺的分泌,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更多的好感。

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为什么喜欢他呀?

这个问题一方面继续保持正向情绪引导,另一方面能够侧面了解孩子的人际搭建是否顺利。

今天你听了什么好玩的故事呀?

表达欲望是个语言学习期孩子最明显的特征,滔滔不绝的话语表达可以让孩子更自信。

宝宝今天玩了哪些玩具,给爸爸妈妈讲一下呗?

父母同时过问宝宝的日常,会让孩子有被关心的感觉,在幼儿园被分离焦虑的控制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觉得即使不跟爸妈在一起,爸妈一样是可以关心自己的。

听说你学会唱歌了,宝宝能给妈妈唱一个吗?

一些能调动孩子其他感官的表达方式,比诉说与更拉进孩子与妈妈的关系。

今天听说宝宝画了一幅画,能教教妈妈不?

适当的示弱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厉害,增加其自豪感。

妈妈听说你学会系鞋带了?

新技能的get,是孩子能否独立适应新环境的开始,对减少孩子的挫败感有很大的好处。

今天幼儿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不管在成人的眼里是否有趣,当孩子兴致勃勃的讲话的时候,只要倾听并适当配合孩子的表演欲。

听说你今天对xxx老师说谢谢了,你很棒呀!

刚入园的孩子对老师有敌意,一提起老师都会让孩子警觉,但是使用夸赞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减缓对老师的敌意。老师毕竟是孩子能否更快适应幼儿园的帮手,正向引导舒缓敌意要讲究技巧。

你今天帮助佳佳(任何小朋友)做了什么?

开启具体事件的回忆模式,引导孩子梳理事情发生的经过,增加孩子的荣誉感。

以上10问,当然是要建立在对孩子的了解和关心基础上,进行的正向引导,千万不要有负面事件干扰。

这10个问题可以随机搭配2-3个问题,切忌一股脑儿10个问题问全,会让宝宝失去新鲜感和耐心。

做到以上几点,成为幼儿园的天使宝宝,你的孩子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