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匯|漢代女性服飾演變

點擊上方“圓明園遺址公園”可以訂閱哦!

漢代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的昌盛,經過近400年的發展,奠定了中國漢文化的基礎。漢代的服飾文化非常發達,從漢代出土的女俑造型可以窺見一斑。漢代出土的女傭在地域上可劃分為南北方地區。通過對特定時期特定地域出土的西漢和東漢女俑在服裝及髮式方而進行對比,並輔以壁畫和帛畫的補充印證下,利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究漢代出土女傭的服飾造型,從整體上釐清兩漢期間女性服飾的演變軌跡,並分析形成這一演變規律的因素。

服飾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服和飾兩者具有一定的遞進關係。服飾,顧名思義,服指基礎的服裝,而飾則是在基礎服裝上的飾品及點綴物。由此而知,在研究漢文化的服飾過程中,服飾應該包含服裝與飾品兩個方而。

由考古資料發現,西漢時期婦女的服飾集中地分散,既出現在黃河流域中的徐州、山東,也出現在長江流域中的湖北等。本文探析西漢的婦女服飾主要以漢陽陵出土的陶俑和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女俑及帛畫為主。對於東漢時期婦女的服飾資料,女俑方而則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區,另外,還有洛陽及其周邊地區的壁畫,及河南、山東等地發現的畫像石墓中的畫像資料。本文以地域上的南北方為劃分界線,分別對北方和南方地區出土的西漢及東漢女俑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在整體上探究兩漢期間女性服飾的演變規律。

一、北方地區女性服飾在西漢時朔的特點

對於北方地區西漢時期女性服飾的研究,主要以陝西漢代陽陵出土的女俑為主。近些年來,漢景帝陽陵的考古發掘使人們的口光聚焦到了漢代婦女的身上,陽陵侍女俑的出土,對後人研究漢代婦女的服飾起到了重要作用。漢陽陵人俑中的侍女俑最為奇特和精關,出土的女俑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西漢勤勞的婦女形象,更生動地再現了西漢時期婦女的服飾特徵。

考古汇|汉代女性服饰演变

漢陽陵出土的塑衣式彩繪跽坐拱手女俑

陽陵出土的塑衣式彩繪侍女俑身材比例勻稱,髮式前額中分,身穿紅、白兩色的絲綢深衣,以彩色的文錦鑲邊,而彩繪踞坐侍女俑粉而含春,丹鳳眼口視前方,容貌俏麗,袖口、衣襟處同樣用彩色的紋錦鑲邊,衣著非常華麗,讓我們彷彿看到了2000多年前宮廷內的奢華生活。此外,有些粉彩拱手俑,也是呈踞坐的姿勢,雙手藏於寬大的衣袖之內,合於而部,儼然一幅猶抱琵琶半遮而、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姿態,使東方少女的天真典雅躍然紙上。

透過眾多這些陽陵侍女陶俑服飾和裝飾,我們首先了解到西漢女子首要推崇和喜愛的服裝,即多為束裹的曲據深衣。深衣是一種服飾形制,從西漢初年始,貴族婦女的禮服開始採用深衣制,《禮記·深衣篇》有言:“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採者。”即上下連體的衣裳,其樣式以大袖為多,它是漢代自上而下都可以穿的禮服,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飾只是通過不同的顏色、質料和配飾來表明身份的不同,但基本樣式相同,這種服裝把女性的風韻性處理得恰到好處。較長的衣襟纏繞在身上數道,衣長及地,喇叭狀的下襬使之行不露足。由於深衣的前襟被接出一段,因而穿時必須將衣據下襬繞至身後,這樣就形成了“區裙”。深衣的衣領開口低,穿時露出層層領子,“三重衣”也由此得名,衣袖寬窄兩式,多有裝飾性紋錦鑲邊。

二、北方地區女性服飾在東漢時朔的特點

北方地區女性在東漢時期的服飾資料主要集中在洛陽及其周邊地區的壁畫,及河南、山東等地發現的畫像石墓中的畫像資料。

至東漢時期,深衣發展的突出特點體現在衣據部分,被裁成數片三角,加之穿時疊壓相交,形若燕尾式。漢代加彩陶俑的出土,使我們發現穿直據袍服的婦女。直據袍服,男女通穿,在西漢時就出現過這種服飾,但它不是正式的禮服。只因這種服飾,如果不外穿曲據深衣,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雅的事情。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服飾的要求不斷提高,褲子的形式得到了改進,加上女性內衣款式的發展,曲據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東漢以後,直據袍服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三、南方地區女性服飾在西漢時朔的特點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的發現,尤其是馬王堆一、三號墓中發現的保存完好、數量可觀的服飾資料,為我們對西漢女性服飾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及帛畫,使我們得以看到當時女性所穿的繞襟深衣。繞襟深衣更進一步表現出了女性的關。它不僅沿襲了深衣衣襟層數繁多、下襬大的特點,而且開始“束腰”,將綢帶繫腰間,直觀地展現出女性的線條關。若女性加以配飾,諸如各種髮髻和厚底鞋,就可以達到婷婷嫋嫋的效果。深衣的層層纏繞設訓一兼顧了西漢女子的行走方便和優雅得體,這奠定了深衣在西漢的流行趨勢。

考古汇|汉代女性服饰演变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著衣女侍木俑

考古汇|汉代女性服饰演变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

提及西漢女性的髮髻,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女性木俑中,發現女俑的髮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木雕垂髻,以竹釘訂於腦後,垂髻下再挽30釐米長的青ALL假髮,直垂至臂部,這種髮式,漢代稱為“分臀髻”,即髻尾有分髻。漢代傅毅《舞賦》:“華髻飛臀而雜纖羅”司馬相如《上林賦》:“習纖垂臀”《文選》注:“髻,燕尾也。”都說明了這一情況。木俑中的另一種髮型是雕刻盤髻,即頭髻至腦後挽回,總成一束,平展盤旋於頭頂,雕刻非常細緻,臀髻盤曲糾結,縷縷髮絲走向清楚,表露出溫柔的個性和東方女性之關。此外,曾在重慶出土了西漢時期的裸體俑,這具女性俑全身赤裸,眼睛大而鼓,頭頂挽著小發髻。

四、南方地區女性服飾在東漢時朔的特點

四川東漢女俑中出現了穿糯裙的女俑,為我們研究南方地區東漢女性的服飾提供了依據。糯裙的形制在時間的長河中,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始終沒有離開最初的樣式。漢代糯裙的上窄下寬,腰繫絹帶,款式如同當今的裹裙。此外,在廣西韶關西河東漢墓葬中,出土的俑中有3件為女性,屬女侍俑,頭戴冠,下身穿裙

從四川地區出土的女俑看,東漢女子服飾整體較西漢寬鬆,相比西漢的線條關,東漢更側重活潑、歡快的生活氣息。在服飾的款式上,長袍相比西漢袖子變得更加肥大;在服飾的顏色上,色彩感較西漢豐富;在女俑的髮髻搭配上,多為頭頂高髻,髮髻裝飾也豐富多樣。在四川西昌一號墓發掘的東漢墓葬中,發現了很多女性發式裝飾品,如:圓形飾、手鐲、髮釵等。出土資料所反映的東漢婦女服飾風格與《後漢書》《漢賦》等文學作品中描述的“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廣袖,四方全成帛”及“頭上樓墮髻,耳中明月擋,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糯”等形成了很好的映證。

縱觀以上我國西漢至東漢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女性服飾,通過對考古出土的女俑的分類總結,可以發現兩漢期間女性服飾的演變規律:即漢代女性服裝由西漢早期的緊身束裹,發展到西漢中後期的合體,至東漢開始變得寬鬆,直至發展到東漢晚期的肥大,女性服飾整體風格是由嚴肅拘謹向輕鬆活潑轉變髮髻的位置由低向高發展,即西漢早中期以背後或頭後挽髻為主,幾乎不見頭頂挽髻,至西漢中晚期開始出現頭頂高髻,之後頭頂挽髻開始普遍流行並盛行於東漢。頭髮上的裝飾也呈現由出少到多,由樸素到繁雜的轉變。

深入分析整個漢代社會文化背景,發現漢代服飾之所以有這種轉變,其主要原因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著密切的關係。

首先,漢代作為中國封建專制集權統治形成和完善的時代,倫理規範開始向社會各個層而滲透,所以漢初,服飾的形制與京都地區保持一致。而伴隨漢民族經濟的發展,與周邊地區交往的密切,文化中注入的新鮮因素帶動西漢中後期的服飾也開始出現轉變。

其次,西漢末年皇權的勢力日漸減弱,框架的約束減少使之服飾風格在西漢末期不可避免地在各地區出現不同的地方特色

再次,東漢政權的建立使人們的思想觀念日漸活躍起來,這也是東漢婦女服飾整體表現較為輕鬆活潑的主要原因。

服飾作為文化的一個層而,從西漢至東漢服飾的發展演變中,變化可以我們可以以小見大,更深層地窺見到整個社會的發展。縱觀兩漢時期留下的服飾資料,使我們認識到主導漢代女性服飾演變的重要因素,離不開整個漢代社會大背景的發展變化。

文章轉自:考古匯

微信號:yuanmingyuanp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