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你還有一封健康指南未讀!

放假啦,你是外出旅遊,還是呼朋喚友來一場聚會吃吃喝喝?假日悠閒,但有一種“假日綜合徵”你不得不防!

季節變化 謹防呼吸道疾病

秋季氣溫變化大,特別是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大,人的呼吸道容易受到冷刺激,加之空氣乾燥,呼吸道黏膜的防禦能力降低,這時病毒很容易乘虛而入,讓人受涼感冒。旅途中,人多擁擠、空氣汙濁,也很容易感染呼吸系統疾病。

中秋假期,你还有一封健康指南未读!

專家提醒,外出遊玩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多喝白開水。可隨身攜帶感冒藥;及時增減衣物,尤其要做好脖子、頭部、頸背等的保暖工作。

秋天乾燥,對皮膚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再加上節假日出遊,飲食作息不像平時那麼規律,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就會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此時應注意防曬和保溼,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可口服維生素B。

吃吃喝喝 當心胃腸“急”病

出遊時要注意飲食衛生,要管好自己的嘴,切忌飢一頓,飽一頓,不能吃得太雜,儘量保持正常的飲食習慣,多吃水果、少吃零食飲料,注意飲食衛生。

同時,旅途中要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少攝取辛辣、酸性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涼性食物。要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腸胃。切忌空腹喝酒等,都能避免腸胃疾病的發生。

中秋假期,你还有一封健康指南未读!

不喝生水,避免水土不服

舟車勞頓,休息沒規律,人的抵抗力及消化能力也會相應下降,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問題,這就是常說的水土不服。

長時間乘車,應適時開窗,保持車內空氣新鮮;乘車乘機時不要總是坐著,應經常變換姿勢,幫助血液迴流,以防出現水腫;儘量不要看車窗外飛逝的景色,以免出現眩暈;不能空著胃坐車,但是不能吃太飽,不然腸胃蠕動消化,更容易產生暈車。

要避免水土不服,出遊時需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和劣質飲料;不暴飲暴食土特產食品;飯前便後要洗手;注意保持規律的作息,保證充足睡眠。

另外,沒有安排出遊的朋友也別懈怠,如果沒有加入出遊大軍,可以通過飲食、起居、運動等方式進行調養,為接下來的工作、學習打下基礎。

假日修身養性全方位調養

飲食調養

多吃白色食物、酸性食物

秋季以燥邪為主,會出現皮膚乾燥、眼睛乾澀、口乾,夜裡因為肺陰虛引起盜汗等症狀。因此,秋季養生應從“潤燥”開始,每天喝2升以上的水才能保證秋季身體所需的攝水量。

中秋假期,你还有一封健康指南未读!

飲食方面,從五色而言,需要多吃白色的食物,對肺部有保護和滋養作用,比如白蘿蔔、山藥、蓮藕等應該常吃,可以生吃或者做湯。

從五味而言,應“少辛多酸”,儘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多吃酸性食物,比如杏、橙子等,有收斂肺氣的作用。

中秋假期,你还有一封健康指南未读!

起居調養

早睡早起,作息保持規律

每到節日,有些人的作息就不規律,晚睡晚起更是成為常態。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於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有一定意義。

秋季早睡,完全符合“收、藏”的養生原則。一般來說,秋季以晚上9點至10點入睡,早晨6點至8點起床比較合適。

運動調養

運動不宜太早或太晚,一般建議早7點到9點之間進行鍛鍊,晚上運動的時間最好是在16點至18點之間,此時不冷不熱,氣候宜人,使人精神爽快。

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秋天養生原則是“收、藏”,因此應儘量做一些安靜的活動,比如慢走、靜坐冥想、瑜伽之類輕鬆平緩的運動,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