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一年造兩款新賽車

輕鬆翻越40度坡、爬坡過坎如履平地,一輛形狀獨特的巴哈賽車昨天現身常熟理工學院,吸引了大量粉絲。該車由常熟理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20名大學生在3位老師指導下耗時近一年合力打造,是常熟理工學院第一代巴哈賽車。當天,該校40名學生自主研發製造的第五代一級方程式賽車同時亮相,這是在第四輛方程式賽車基礎上改進提升後的第五輛賽車。

巴哈大賽是集全地型、全天候越野車設計、製造、營銷、競速和越野比賽為一體的全國大學生綜合競賽。昨天下午,首任巴哈賽車隊隊長王穎婷說,我們剛剛從湖北襄陽第四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大學生巴哈大賽上凱旋,在全國85支參賽車隊中,我們第一代巴哈賽車獲得了第26名。這款總造價12萬元的巴哈賽車,採用鋼管桁架式車架。鋼管採用最穩固的三角結構設計,在防滾架後方設計了X型鋼管構架,以保護髮動機在滾翻過程中不受到損壞。這款巴哈賽車長2130毫米,寬1520毫米,高1455毫米,理論最高時速52.8公里,車架淨重35公斤,最大牽引力為2500牛頓,自制零部件比例超過67%。

昨天同時亮相的常熟理工學院CIT車隊第五代方程式賽車長2155毫米,寬675.4毫米,高1124毫米,車身重220公斤,時速達120公里,最小轉彎半徑下最大速度可達每小時40公里。“全車有1000多個零部件,八成以上由學生自己設計並手工製作完成。”方程式賽車車隊長戴廣林說,相比2017版賽車而言,新版賽車進一步優化。賽車研發過程採用了多項國際先進的設計分析及加工手段,車身為全碳纖維材料,車身設計更為精美。發動機進氣系統製造採用3D打印技術,強化了發動機的排氣性能。

CIT車隊是常熟理工學院汽車工程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常熟理工學院副院長沈宗根說,一年完成兩款賽車的設計、驗證、加工、裝配、調試、競技等過程,能夠系統培養大學生的驅動創造力、應用思考能力、跨部門合作能力、高績效組織能力等未來汽車工程師的核心能力。這在當今新工科建設背景下難能可貴,也符合新工科建設內涵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常熟理工學院大學生CIT車隊成立於2013年3月,是蘇州地區第一支大學生方程式車隊。今年10月,CIT車隊將駕駛新款方程式賽車參加2018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