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欢迎交流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山色归读


状元在王朝时代,是科举考试中的名次,指的是殿试的第一名,并不是一个官职的名称。状元既然不是个官,那么也就没办法说状元的官有多大,不过倒是可以说说,状元能当多大的官,以及科举中取得不同的名次,对仕途的影响会有多大。

科举考试中,大家比较多提到的,就是乡试、会试和殿试。这是科举中最为重要的三场考试。

理论上来说,殿试的主考是皇帝,状元是由皇帝亲自挑选出来,所以所谓状元、榜眼、探花的三鼎甲是皇帝所看重的人选,代表了与皇帝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首先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地位。在取得状元的名次之后,虽然也有一些仕途不得意的例子,但从整体来说,状元们日后的发展,都会比没有三鼎甲身份的普通进士,更加顺遂一些。

如果说获得进士身份,就在官场中进入了一条升迁快车道的话,那么状元几乎就是快车道里面的专车道。

从任官的角度来说,以清代科举为例,状元可以直接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则授编修,直接进入翰林院学习,日后从翰林院转出时,也往往能够从优铨选。

但是其他进士进入二甲者,就需要经过朝考这一关,才能够以庶吉士的身份,获得进入翰林院的资格。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进士来说,殿试根本不是终点,朝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更大。

比如晚清的叶昌炽,他在朝考中的名次不理想,眼看进入翰林院的机会渺茫,于是在日记里面悲叹“咫尺蓬莱,复被罡风吹去”。因为如果不能授庶吉士进入翰林院的话,那么就只能去六部担任主事,或者授地方的县令,虽然能更快开始官场生涯,但是起点较低,而且处理的都是很琐碎的日常事务,算不上“清流”。

叶昌炽

状元因为不用再去过朝考这一关,在起点上要大大高于自己同年的朋辈了。


pku小动物


在古代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赞誉;中状元者称为为“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最高荣誉。

古代科举考试主要有三个阶段, 乡试、会试、殿试,得第一名者称为“元”,在乡试中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之后各省举人到京城会考,称为会试,会试第一名为一般通称会元。 会试中选者参与殿试,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就是所说的状元。

殿试考试结束后,皇帝会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中进士的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 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在古代,成为状元是真正的万里挑一,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科举考试近1300年中,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朝第一位科举状元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位状元止,科考的榜数大概是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其中连中三元的状元只有13名,大约100年才有一个,在历史上出现过女皇帝,但还未出现过女状元。

官职上,古代文人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也是以文入仕,跻身宦臣重要途径。若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具体官多大?还得看中状元后后期的努力机遇等各方面的条件,一般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一般开始是任翰林院修撰,或者著作郎、秘书郎、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榜眼、探花授以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位。仕途上,也不是所有状元都“事业有成”。在七百多位状元中,有不少的人高中状元后,一事无成,有的为官一任,了无政绩,平平一生;有的性格怪僻,穷困潦倒;更有甚者,投降叛军,诬陷谄媚;有时也并非全凭真才实学,有的人就是靠走关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状元的等等。但作为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追求,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终其一生,始终是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在唐代有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的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就有20

人。可以说,在科举制度中,想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至高追求。


历史微享汇


状元不是一个官职,所以无法说有多大。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名次,接着状元的还有榜眼,探花。代表着科举第一名到第三名。中国历史上总共有552位状元。

历史上有案可查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朝武德年间的孙伏伽。他后来当上了大理寺卿。最后一个状元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刘春霖。历代影响力最大的是文天祥,被称为状元中的状元。郭子仪则是一位武状元。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也是影响力很大。另外一些比较出名的状元有大诗人王维,大书法家柳公权。

唐朝历史上产生了270名状元,是历朝状元最多的。江苏省历史上有49名状元,是状元最多的省。而苏州府就有24名。



沧海历史春秋


古代官员的身份,由三种因素构成。一则曰爵位,二则曰出身,三则曰品级。

能赶上乱世,跟对老板,混个开国元勋,弄个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爵位,实在太难了。所以大部分人的官场生涯,都是处于第二种和第三种状态。

隋唐以前,凭着出身名门,就可以在官场上浑水摸鱼。从宋朝开始,出身就有了新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文武两途,或者凭着一身武功效命沙场凭军功得一官半职,或者考科举金榜题名。



这两种途径,就是平民进入官场的两种方式。清朝的买官,不入流,此处忽略不计。

宋明一脉相传,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导致武将出身的官员,比科举出身的官员矮了半个脑袋。品级比文官高的武将,见了文官下跪的情形,屡见不鲜。

如此一来,科举一途,便成了古代官场的金光大道。能考得一个秀才,马上便能成为当地德高望重的人物,有功名在身,见县官不用跪见百姓自然牛逼三分。影视作品中商人欺凌穷秀才的故事,你当笑话看看就行了,事实上商人再有钱见了秀才也得矮三截,因为身份在那里摆着。


秀才已经如此了得,能进一步中举,那就更了不得了。县域重大活动,举人肯定都是县太爷的座上宾,中央和省里来人,举人也出面陪同。如果愿意,在县里当个主簿典吏教谕,大小就算是个官了,个别有门路的,还可能被放一任县令,以后升个知府道台。

当然,举人的官场发展有瓶颈,有考试能力的人们,还要进京赶考,碰碰运气,运气好中个进士,那可就是祖坟冒青烟了。不信看看现在各地的县志,只要能中进士的,无不入册名垂青史。进士出身,或者同进士出身,就等于光明正大领到一张官场入场券,最小给个七品知县,以后没有大灾大难,在退休之前混个三四品副部级基本上没有问题。


进士中的佼佼者,选入翰林院做庶吉士,这种地方,就是未来宰相或者大学士的培训班,里面的人品级也就是五六七品,但整日里陪王伴驾,出入朝堂,见官高三级,可以说除了公卿王爷,其他官员都得对他们礼敬三分。

而站在科举食物链顶端的状元,那就只能用“相当牛逼”来形容了。非正式场合,一群科举出身的官员聚在一起,状元哪怕只是个六品小官,也必位居上座,二三品的尚书侍郎都得坐在他下首。这并非尊重状元这个人,而是尊重科举制度,尊重孔孟之道。

一句话,有“状元”这个头衔,说明人家的圣人之道学的最好,你不应该尊重一下?


这样一说,你就明白,《雍正王朝》中,举人出身的钦差田文镜羞辱老状元,行为有多么恶劣,为什么那么多科举出身的官员会针对田文镜,因为田文镜挑战的已经不是一个老朽,而是整个文官集团。

状元不是官,但只要有这个出身,就有比其他任何官都牛逼的资格,在当时都是重点保护对象,姥姥疼舅舅爱,唯恐状元的官升的太慢,显得执政者有眼无珠。

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状元都失去了在苦难中磨练的机会,不能成为一等的济世之才,空沦落为当时的道学家和编制内孔乙己,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极其有限,让状元这个耀眼的光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