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最後的希望,渴望布蘭登堡王室奇蹟拯救第三帝國

戰爭進行到1945年,德國戰敗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美英盟軍打到了易北河畔,幾十萬的蘇聯紅軍則把柏林圍得水洩不通,但是希特勒並不死心,他一直堅守在地堡中作最後的掙扎,因為他渴望在最後一刻,會出現能夠拯救德國的“奇蹟”,在普魯士的歷史上也出現過這樣的奇蹟。

希特勒最後的希望,渴望勃蘭登堡王室奇蹟拯救第三帝國

希特勒

羅斯福總統的死訊,讓希特勒更加堅信“奇蹟”的出現。

1945年4月12日,反法西斯“三巨頭”之一、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勝利前夕突然去世。羅斯福是美國的主戰派,據說羅斯福總統是故意讓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理由就是羅斯福本人一直主張對法西斯開戰,但是美國國內的綏靖主義勢力堅決反對,所以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後,美國上下統一了開戰的決心。當希特勒得知羅斯福去世的消息後,認為自己一直在期盼的“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即將重新上演。那麼希特勒期盼的“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究竟是什麼呢

希特勒最後的希望,渴望勃蘭登堡王室奇蹟拯救第三帝國

珍珠港被偷襲

勃蘭登堡奇蹟讓“七年戰爭”中的普魯士起死回生。

1756年,因為普奧矛盾引發的七年戰爭爆發。奧地利、法國、沙俄、西班牙、瑞典等歐洲強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屬下部分諸侯組成了反普魯士同盟,而普魯士的盟友則是英國、葡萄牙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屬下的少量諸侯,幾乎整個歐洲都被捲入這場大戰。

希特勒最後的希望,渴望勃蘭登堡王室奇蹟拯救第三帝國

七年戰爭地圖

因為盟友不是實力弱小就是相隔甚遠,所以普魯士基本是被歐洲大陸上的各國“群毆”,反普同盟軍兵臨柏林城下。到了1761年底,連腓特烈二世自己都認為普魯士已經是亡國在即,只有“上帝的奇蹟”才能拯救普魯士,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希特勒最後的希望,渴望勃蘭登堡王室奇蹟拯救第三帝國

七年戰爭油畫

但在1762年1月5日,仇視普魯士的俄國沙皇伊麗莎白一世病逝,她的侄子彼得三世成為新沙皇。從小在普魯士長大的彼得三世骨子裡認為自己是普魯士人而非俄國人,是不會說俄語又極端仇視俄國的沙皇。所以彼得三世即位後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放棄之前的戰果,轉而與普魯士結盟。

希特勒最後的希望,渴望勃蘭登堡王室奇蹟拯救第三帝國

沙皇伊麗莎白一世

隨著俄國的反水,處於俄國和普魯士夾擊之下的瑞典也與普魯士媾和,反普同盟軍幾乎是一夜之間分崩離析。不僅不進攻普魯士,反過來命令年前攻佔柏林的切爾尼謝夫將軍率領2萬俄軍援助普魯士。正因為普魯士是依靠彼得三世不符合政治常理的決策才起死回生,所以此事就被成為“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對於彼得三世的決定,腓特烈二世給了一個準確的評價:瘋了。而彼得三世幾乎背叛整個俄國的決定讓他大失人心,登基半年後就被妻子葉卡捷琳娜二世推翻。

希特勒最後的希望,渴望勃蘭登堡王室奇蹟拯救第三帝國

油畫七年戰爭

所以得知羅斯福總統去世的消息後,希特勒看到了“勃蘭登堡王室奇蹟”的希望,這樣他就可以讓第三帝國起死回生了。事實上,拋去政治立場不說,二戰中美國的作用確實是“一錘定音”的,二戰中期如果不是美國的援助,蘇聯和英國很難抵擋德國的進攻。如果戰爭後期,美國真的反水,那麼二戰的結局就真的不可預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