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知識科普:骨質增生症,你知多少?

骨科知識科普:骨質增生症,你知多少?

中老年人反覆腰痛除了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外還應注意是否存在骨質增生,那什麼是骨質增生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骨質增生症是以骨質病理性增生導致局部關節、肌肉、韌帶活動障礙,伴發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臨床上多發生在頸椎、腰椎、膝關節及跟骨等處。本病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及從事承重、久站、久坐的工作人員,以活動範圍較大的關節、脊椎的病變多見。骨質增生的病因迄今未明,多歸屬於老年性退行性病變的範疇,目前西醫採用非激素類消炎止痛藥物、理療及手術治療,對緩解症狀有一定效果,但迄今尚無特殊有效的療法。


骨科知識科普:骨質增生症,你知多少?

臨床上可根據X線片顯示可分為五級:

0級:無改變;

1級:輕微骨贅 ;

2級:明顯骨贅,關節間隙正常;

3級:骨贅外關節間隙中度狹窄;

4級:骨贅外關節間隙嚴重狹窄,伴軟骨下骨硬化。
骨科知識科普:骨質增生症,你知多少?

骨質增生是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病變,主要累及手的近節和末節指間關節、脊柱和髖、膝、踝關節等,以關節疼痛、變性和活動受限為特點。關節活動尤其是負重時疼痛加劇,休息後減輕或緩解。有時在持物或做擰毛巾動作時出現手指關節疼痛,可能是由於手的骨性關節引起,行走後髖部疼痛,休息後減輕可能是髖關節骨性關節造成。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表現是上下樓梯時出現膝關節疼痛。步行一定距離後引起疼痛而跛行,可能是由於腰椎骨質增生導致腰椎管狹窄。骨質增生臨床上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如物理療法、藥物療法、牽引法、推拿法等等。均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治療關鍵還是在於堅持。
骨科知識科普:骨質增生症,你知多少?


骨科知識科普:骨質增生症,你知多少?​美國疼痛學會推薦的骨性關節炎止痛藥首選對乙酰氨基(如撲熱息痛)。也有許多專家推薦首選環氧化酶2(COx一2)抑制劑(如莫比可),它鎮痛作用強且很少有胃腸道不良反應。關節炎症較重者還可在關節腔內少量注射皮質激素。延緩骨性關節炎病理進展的藥物,目前常用的是硫酸氨基葡萄糖,它有保護軟骨的作用。骨質增生康復的方法是在運動中消除或減輕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復其生活和勞動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骨科知識科普:骨質增生症,你知多少?

注意事項:

如果是急性期,病人應避免過度勞累,必要時可適當臥床休息,通過休息來減少受累關節的機械性刺激,這不僅有效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而且還能為炎症的消散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要儘快用藥,採用外用藥控制病情的發展。病情在恢復期間,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環境因素刺激,因這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對關節、肌肉、神經等組織可誘發炎症的產生,還要避免過度勞累,因過勞會刺激關節及周圍組織再度炎變,而導致病情的復發。再者可以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鍛練,儘量避免長期臥床休息。若疼痛不重, 不必服藥,若疼痛較重可服非甾類消炎止痛藥,如雙氯芬酸鈉、芬必得等。老年人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防止胃腸刺激,可服腸溶阿司匹林或消炎痛栓(肛門放入)。局部用活絡油、紅花油等藥擦劑。中藥方面可用獨活寄生湯或三痺湯加減等。


骨科知識科普:骨質增生症,你知多少?

預防措施:

1.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過度的運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長期劇烈的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2.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需要運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上佳方法。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骨骼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必要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間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尤其是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骨科知識科普:骨質增生症,你知多少?

閱讀後記得點右上角的"關注"關注我哦!

與醫生為友,健康與你隨行!

我是關國章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