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人被油價干趴下了,我卻賺到今年最大一筆錢


還記得那個段子嗎?網友調侃國內汽油漲價,大概是因為“

桶貴了”。

現在的消息是不用再糾結桶的價格,原油已經實打實漲起來。

9月25日布倫特原油價格創4年來新高,報81.87美元/桶。市場人士預測,年內原油價格有望突破100美元/桶。

驚不驚喜?感不感動?

與孱弱的A股正相反,國內油價始終保持著國外漲咱也漲,國外跌咱還漲的強勢傳統。

所以進入九月份,國內油價迎來年內第11次上調,每噸汽油、柴油分別上調145元。

周圍人被油價幹趴下了,我卻賺到今年最大一筆錢


不過車主們很佛系:“汽油漲價就像大姨媽,一個月不來一回都有點發慌。降價呢?就像懷孕吧,搞不好一輩子就那麼一次。”


我們與美國的毛衣還在織,有國內媒體幸災樂禍地說:特朗普制裁上癮,闖下大禍。但在油價方面其實咱與美國利益是一致的。

原油是世界經濟的血液,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石油進口國。原油漲價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輸入性通脹

原來老王對國務院發佈的“促進消費”意見,還持保留意見。沒錢難道能逼著老子花?現在想來還是too simple,消費升級有主動也有被動,漲價了自然就得多花嘛。

這次原油價格上漲確實與美國製裁有關,更裝逼的說法是:地緣政治因素

✦ 美國對世界第三產油國伊朗實行最高級別經濟制裁;

✦ 主要產油國組織歐佩克23日會議後發表聲明:不會增產;

✦ 委內瑞拉國內危機造成原油產量持續下降,短期內難以穩定。


川普也是心累。11月美國中期選舉,擔心油價上漲影響經濟和國內支持率,不斷在社交媒體敦促歐佩克增加產量。

周圍人被油價幹趴下了,我卻賺到今年最大一筆錢


目前市場估計11月之前漲價幅度可能不會太大,但之後有可能迎來一波快速上漲。比如托克石油交易聯席主管盧考克向媒體說,聖誕節前原油價格可能漲至每桶90美元,新年前升至100美元。

這次原油漲價原因出在供給端,故事最終走向要看撕逼結果,不如需求推動的上漲持續性強


原油上漲有哪些影響?

首先,運輸成本上升。

汽油價格已經漲過了,機票還遠嗎?今年6月,停徵3年的航空燃油附加費重新恢復徵收。最近,物流企業在上海上調價格,試行漲價。運輸成本增加已不可避免

周圍人被油價幹趴下了,我卻賺到今年最大一筆錢


其次,相關企業利好。

漲價對上游油田勘探開採企業是利好,也對下游銷售企業有利,但因為成本上升,不利於煉油和化工企業

油氣服務設備商和相關替代品:天然氣、甲醇也是有利的。煤炭的關聯性更復雜,不一定有真正提升。


韭菜怎麼辦?

老王一直奉行東邊不亮西邊亮的原則,認為大類資產配置是必要的。

原油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大類資產,它具有週期性、波動強的特點,非常適合定投策略,因為與權益類資產(股票)相關性小,也適合作為資產組合的配置品種。

周圍人被油價幹趴下了,我卻賺到今年最大一筆錢


國內投資者如果想參與原油投資,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QDII基金中的原油類產品。

目前市場中原油類的QDII基金總共有8只:


周圍人被油價幹趴下了,我卻賺到今年最大一筆錢



主動管理型產品效率不太好,建議配置被動型基金,再剔除掉規模小於1億元的。剩下的就是華寶油氣(162411)和華安標普石油(160416)。

這兩隻基金對原油價格的跟蹤都不算完全理想,相對來說華寶油氣更接近跟蹤標的,規模也最大,更受市場認可。

我自己2016年開始定投這隻基金,在原油價格接近70美元/桶時賣出。是近兩年最好的一次定投體驗。

目前原油價格不是老王建議進入的階段,但是對這類資產可以瞭解,在合理區間進行配置。

俗話說不想賺錢的韭菜不是好公民。即使拿了炮灰的劇本,也要勇敢追求勵志的劇情。


文源:金融圈老王(laowang20082)此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說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