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通过一代名妓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全诗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成为千古名篇流传至今。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江山风雨情》中的陈圆圆(张澜澜饰)

据说,“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色艺双绝,曾入明宫,后为崇祯帝田贵妃之父田弘遇所得,又转赠给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为妾。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陈圆圆被俘。吴三桂出于私恨,遂引清兵入关,反攻北京,复得陈圆圆。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乱世佳人陈圆圆

在金庸小说中,陈圆圆出场两次:一是《碧血剑》中被刘宗敏俘获时,令满殿将领兵卒目瞪口呆为她疯狂,连正人君子袁承志也不由得“心中一动”;二是在《鹿鼎记》中,色圣韦小宝一见到陈圆圆就张大了嘴巴合不拢手足无措,双腿软掉茶泼衣衫。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新版《鹿鼎记》中的陈圆圆(贾青饰)

话说平西亲王吴三桂30年后举兵叛清,割据西南建国大周年号“昭武”,不久病死湖南衡阳军中。清军攻克云南昆明后,大周贵妃陈圆圆踪影皆无,后传出几种说法:一说清军破城前,陈圆圆已死数年;一说在吴三桂去世前后,陈圆圆投池自尽;一说城破前陈圆圆与“伪后”郭氏俱自缢身亡;一说陈圆圆出家为尼以避战祸。这其中,最笼统的说法是“不知所终”……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吴三桂与陈圆圆

乱世佳人陈圆圆的结局成了清史之谜,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沉寂后,专家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岑巩县发现,该县马家寨竟然有陈圆圆之墓和吴三桂之墓,而吴三桂的后裔就定居在这个寨子里。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陈圆圆墓

马家寨230多户2000余人全都姓吴,会说江苏高邮话,自称是高邮人吴三桂的后裔。那为何马家寨的人并不姓马,而是清一色的姓吴呢?一是纪念吴三桂的军师马宝,他一路历经千难万险保护陈圆圆逃难至此,二是掩人耳目躲避清军追杀保存吴氏血脉。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居民

据马家寨“秘传人”吴永鹏陈述:当年吴三桂死后,形势急剧恶化,陈圆圆毅然决定偕同吴三桂之子吴应麒等秘密离开云南,并将吴三桂遗体带走,潜入贵州岑巩县的密林山洞,待数年后风声渐息才下山,搬至今马家寨定居。陈圆圆病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终年67岁,他们感激陈圆圆保全吴氏血脉,尊称她为“老太婆”。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长河东流》中的陈圆圆(颜丹晨饰)

在马家寨吴氏的两大墓群中,绝大多数墓碑的楹柱上都镌刻着近乎相同,但又与贵州其他民族墓碑上所不同的图形。那些图形的内容有高贵典雅的兰花,带有书香之气的文案、玉笛、琵琶,沙场杀气的剑戟、刀斧……这好象是意味着吴氏家族的身世和经历一般,男人是征战沙场的骁勇战将,女人是名胜江南的一代名婉。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墓地

陈圆圆墓前的石碑1983年出土,碑高0.73米,面宽0.48米,正面刻字:“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右上方刻一行字:“皇清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标明立碑时间。首句“故先妣”,其意甚明,据“妣”可知墓主人系一女性,辈分当为“先祖”。以下字句,却不能按字面解释,应从内含隐语揭示真相。吴氏家族第十代“秘传人”吴有鹏,按照家族代代所传秘史,给出解释。“吴门”系苏州代称,指墓主人为苏州人;“聂氏”,非指姓聂,“聂”字由“双”与“耳”(即“阝”)构成,当解为“邢”与“陈”,暗指陈圆圆。其6岁前,随父姓邢,6岁后,父母双亡,由姨夫陈某养大,遂改姓陈。“聂”字是今之繁体“聶”的简化字,但当时并未简化,《康熙字典》里也无此字,显系为隐蔽起见,故造此“聂”字。其意是:“双”为繁体字“雙”之简写,其上半部为两个“隹”,代表“好”,引申为“花好月圆”,即“圆圆”,上下文字合起来就是陈圆圆。“位席”,以陈圆圆生前被封为皇妃,用此两字,以明其身份与平民不同。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陈圆圆墓碑

在陈圆圆墓旁不远处有一墓,前立一石碑,比陈圆圆碑稍大,中间竖刻一行字,共17字:“受皇恩□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墓”。其中三个空白,因年久模糊不清,无法识别。经过拓片研究,终于识别第一个字是“颐”,而后两个字才是碑文解读的关键:这两个字是墓主人的号。知道了号,就能知道其名字。经反复比对,终于认定这两个字就是:硕甫!这正是吴三桂生前用过的号,只在部分典籍中有,少为人知。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吴三桂墓

专家解读碑文:“受皇恩颐养”,其意思是受皇天之恩而被眷顾与颐养。所谓“一次”则很费解,但不能简单解为只“颐养”一次。如与吴三桂曾即位当皇帝,死后其孙又尊其为“太祖高皇帝”相联系,那么,“一次”可解释为“第一次”、“首次”,再引申为“开始”、“开创”、“首创”,则与三桂死后的庙号“太祖”相吻合。故“一次”暗指三桂为“大周太祖高皇帝”。所谓“八十五岁”,又作何解释?从来墓志铭的碑文正中书写:死者职位爵名某某之墓,或称“神道碑”,却未如该碑正中书写墓主之年龄八十五岁。这里,当另有深意。在深入调查中,吴氏“秘传人”称: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即中秋节。据此为断,八十五岁应解读为八月十五日,暗指吴三桂死于康熙十七年中秋。而史载吴三桂死于八月十八日,终年67岁。据此还有一种解释:67 +18,也合85之数,仍与吴三桂之卒年、月、日吻合。总之,“八十五岁”隐含着吴三桂卒年日期。总结以上释文,石碑中央全文应解释为:受皇天之恩眷顾颐养,大周太祖高皇帝吴公号硕甫之墓。卒于康熙十七年(戊午)中秋。石碑右侧,刻有“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季春月廿七榖旦”竖写文字。意思是说,立碑时间为雍正元年三月二十七吉利之日。立碑之时,恰恰是康熙帝刚去世半年。由于清朝皇帝已经更换了,不易再追究前事,吴三桂后人才迫不及待地立碑,而且苦心设计,隐去真相,于是就刻下这段不合常规、让人难懂的碑文。与陈圆圆碑上刻有立碑人名字不同,吴三桂碑上不刻写立碑人名字,显见此碑风险更大。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清史专家滕绍箴教授在考究吴三桂墓

在马家寨,各家堂屋中央供奉各神主之位,称“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其中,“延陵”两字是关键:春秋时,延陵为吴国属地,今为江苏之地。吴三桂的祖先,即源出于此。古人重籍贯,往往以其祖籍地而名之,或引以为号。吴三桂发迹后,人们常用“延陵”称之。明清之际,诸多史家亦用“延陵将军”代称吴三桂。吴氏家家皆设“延陵堂”,这就与吴三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老屋

9月23日,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修旧如旧的马家寨正式开门迎客,当天就有5万人来探寻明末清初这段如歌往事的遗存,争睹一代英雄绝代美人最终长眠地。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新大门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荷塘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新寨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戏台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街道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后门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游人如织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精彩节目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唢呐庆丰年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思州花轿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俯瞰

贵州这个小山村,竟然是乱世佳人陈圆圆归隐处,如今万人争睹!

马家寨夜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