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過億!中國建起150米高「生命之環」,專家說得很傳神!

不久前,遼寧省撫順市的沈撫新城耗資過億,建了一座高達150米的‘巨型鋼環’,專家給了它一個極富重量感的名字——生命之環。這不得不引起未能親臨感受其雄偉的吃瓜群眾好奇:真如專家命名那般傳神?

耗資過億!中國建起150米高“生命之環”,專家說得很傳神!

據瞭解,這座鋼環外徑170米,內徑150米,結構頂標高153.98米,鋼結構總重3500噸。採用鋼結構網架,並覆蓋金屬幕牆,安裝有1.2萬隻LED燈,與其地下配電等設施共投資1.12億元。

專家解釋,這座“生命之環”寓意“永恆與和諧,美滿穩定與生命不息”,體現沈撫新城“宜居,怡商,宜業”的建設理念,同時寓意連接天圓地方,貫通天上人間。白天具有金屬光澤的“生命之環”極富未來感,有昂揚向上的豪邁氣概;夜晚,形如滿月與水景湖面交相輝映,寓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耗資過億!中國建起150米高“生命之環”,專家說得很傳神!

如此富有文采捧得天花亂墜的文字,並不能挽救它實際的慘淡現狀,多次被冠以“奇葩建築”之名。很多網友批評其缺乏經濟效益,曾提出加入蹦極的項目都被告知不能符合條件,因此鉅額資金投入卻換來徒具景觀價值的地標建築,何況只是一般獨特的觀賞價值。有人提議,還不如拿來改善民生,形象建築只是勞民傷財罷了。

耗資過億!中國建起150米高“生命之環”,專家說得很傳神!

看到這裡,我們不對這座建築的藝術價值做具體評價。單從城市建設的地標建築建設上說,出色的地標建築全國也有很多,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重慶的朝天門碼頭,深圳的世界之窗等等。它們不是徒有其表的花瓶,不需要靠一長串的文字來解釋其寓意,它們只是恰到好處地融入到當地的文化中,完美將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在一起。好的建築的確需要一筆不小的投入,但問題是鉅額的投入就能確保滿意的產出嗎?如今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基本需要也從原來的物質需求逐漸偏向於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專家用其專業的知識和才能來創造建設富有創新的現代感的建築,出發點是符合當下人民和社會需求的,我們需要肯定的,可另一點,現實是否真的落實到人民需求上了呢?

耗資過億!中國建起150米高“生命之環”,專家說得很傳神!

一個出色的地標建築,是能充分體現該城市風貌及發展建設的區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和象徵。外形的出色與創新是一個方面,更長遠的價值在於它能夠與城市的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聯繫在一起,絕不只是建築本身,就像一個人不能獨立地生活,他必須融入到社會里才能發展。一個建築從設計到施工,必然要經過多重考慮,從藝術,到經濟,到文化,再到生活,運用多方力量,儘可能達到其最大社會價值。

耗資過億!中國建起150米高“生命之環”,專家說得很傳神!

如今,高鐵在世界上已經成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招牌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得到了多方面的讚譽和肯定,其背後少不了一系列辛苦和用心的研究建設,最重要的是它符合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交通及其服務的需求。我國的城市建設不正需要這樣一個好榜樣嗎?要是再有一兩個追求創新到天際,缺乏實際效用的鉅額投資建築出現,怕是崇山峻嶺也關不住那群樸實的山區人民來理論吧!

感謝專家們對建築前後所付出的用心和努力,但是僅用這樣虛幻的文字來做傳神的形象宣傳而不考慮實際價值是否有些不妥呢?你們覺得呢?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