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說敢當的王夢恕 留塊無字碑

敢说敢当的王梦恕 留块无字碑

關於春運搶票難、全國鐵路網絡建設、鐵路增速等問題,他的答案一次次引發爭議。儘管一些言論讓他譭譽參半,但他仍堅持表達自己的觀點。


全文約1511字,細讀大約需要4分鐘

王夢恕76歲那年說過:“做人要學武則天,死後留塊無字碑,任人評價。所以我不在乎。但是如果大家都不說真話,社會就沒希望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全國人大代表是王夢恕最著名的兩個身份。比起在中國鐵路上的重大貢獻,王夢恕的新聞發言人身份以及備受爭議的觀點更讓人熟識。9月20日,81歲的王夢恕去世了,鋪天蓋地的新聞懷念他;22日的告別儀式上,數百人來到八寶山殯儀館送別他。倘若真的有塊無字碑,大概一半是讚頌他的功績,一半是敬仰他敢言的精神。

生於1938年的王夢恕是河南溫縣人。成長於戰亂時代,坎坷的經歷鍛鍊了他頑強的性格。他最感興趣的運動是拳擊,那是少年時代反抗欺負的手段。此外,王夢恕還迷武俠,仰慕《三俠五義》中的俠之大者,腰間別著一尺多長、磨得鋥亮鋒利的釘子。他的一位中學老師臨終前給他寫信,希望他改變個性,不要因憤怒干擾社會,將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他的父親在鐵路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他報考了鐵路學校,先後在天津鐵路工程學院、唐山鐵道學院學習。起初他學橋樑專業。在唐山鐵道學院學習的第三年,遇上成昆線建設,隧道施工大塌方,造成八名工人死亡,一名學生被砸斷了腿。

“能不能以後隧道施工不死人。”第四年分專業時,王夢恕主動申請轉去隧道工程建設專業。1964年,他從唐山鐵道學院畢業,成為新中國首批研究生。

他接下來的人生完全獻給了中國鐵路。軍都山隧道工程、北京地鐵復興門折返工程、磨溝嶺隧道工程、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工程、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和青島海底隧道工程……每一項大工程王夢恕都參與其中。

最大的貢獻要數他在1965年參與建設的北京地鐵一號線。他主張不要明挖,還主持了盾構工藝模擬實驗和當時全球唯一的7.3米盾構設計和製造。經過系列實驗,這一艱鉅任務最終完成。

經歷“文革”的磨難,改革開放後,他又迎來了驕傲的成績。當時,衡廣複線要打通長度為國內第一、世界第十的瑤山隧道,要使用雙線電氣化等複雜的技術。

鐵道部隧道局上萬名工人一籌莫展。王夢恕站了出來。他採用了一種先進的爆破技術——一次性使用1.5噸炸藥,分20毫秒連續爆破,其間用儀器監測地層震動,既保證爆破精確,又不會破壞巖體。

由於之前爆破最多用100公斤炸藥,很多人都認為王夢恕的做法很冒險,勸阻他。最終,王夢恕把炸藥減少到800公斤,精確地將5米深、100平方米大的斷面“切”了下來,且將對周圍巖體的破壞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

在鐵路領域作出的貢獻使得他的頭銜越來越多。坐在這個位置上,他“安分”一點,便可以樹立更好的形象,可他難改敢言的性子。

畢竟在“文革”期間,遇上主持北京地鐵工程的施仲衡被打倒,他都敢質問造反派首領:“他有什麼罪!”

與鐵路相關的問題,他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其他領域他也發表自己的見解。比如力促新建的1700萬噸原油庫從地上改到地下;比如反對在五棵松體育館建設大屏幕……

他敢說且敢負責。2007年上海決定建設滬杭磁懸浮上海機場聯絡線,他發了篇批判磁懸浮的稿子,由於事關重大,刊登的媒體要求他在稿件上簽名,王夢恕毫不猶豫地簽了字,“我說的我就敢負責。”

最惹爭議的“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在大多數專家都斷定是技術問題時,他跳出來說是責任問題。此言一出引發了廣泛爭議,甚至調查組專家說他沒有理解或者沒有參與具體調查工作。

儘管這些言論讓他譭譽參半,但他仍堅持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爭議聲中,老頭子走了。那些功績,歷史會記住。那些觀點的對與錯,時間會證明。我們永遠懷念這個敢說敢當的老頭子。

敢说敢当的王梦恕 留块无字碑

中國人物類媒體的領導者

提供有格調、有智力的人物讀本

記錄我們的命運 ·為歷史留存一份底稿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週刊第568期

文 / 李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