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銘專欄|關中農村春節習俗(下)

臘月二十三,講究頗多。據說這一天灶王爺上天。關於“灶王”,《辭海》有很好的說明:“灶君,亦稱‘灶王’。中國舊時民間信仰的灶神。供奉於灶頭,被認為能掌管一家禍福。《禮記·禮器》:‘夫奧者,老婦之祭也。’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莊子·達生》:‘灶有髻。’司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舊俗夏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為‘送灶日’,亦稱‘辭灶日’,以紙馬飴糖等送灶神上天。民間往往在灶頭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對聯。除夕又迎回,謂之‘迎灶日’。道教亦尊之為神。”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這解釋大約可以概括全中國的基本情形。不過不只舊時如此,現在仍如此。至少在農村。渭北鄉間,這一天,家家烙了燒餅,買了或做了灶糖,敬獻於灶君,還多有買了或請人寫了對聯的,那灶君也多是從集市上買來的木版畫像,上邊是灶王,下邊是二十四節氣在本年的日期。那對聯的後半聯多寫作“回宮降吉祥”。鳳翔縣則普遍做一種灶乾糧,用木模子倒制,也是餅類。不過,一般年份必定是十二個,而閏年則是十三個,意在祝願一年四季無論十二個月還是十三個月,都平平安安,都五穀豐登。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獻上糖果,據說是為了讓他老人家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能講凡人的壞話。舊時的飴糖用糧食製作,十分粘黏,灶王若是吃了,那嘴巴有可能就張不開來。這個打小報告的就無法講人家的壞話了。只是同時也無法講人家的好話。灶王上天七天,一句話不說,大概也不好辦吧。在富平縣座談時,有人提出新的論點:獻灶糖,是一種賄賂,‘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是要封住他講壞話的嘴,同時又要他專門講人家的好話。這解釋我以為有理也有趣。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獻燒餅之類,是給灶王的乾糧。還要燒一隻紙紮的馬,給灶王騎。還要燒一些穀草,或者高粱玉米稈,給這馬獻上草料。由此不難推測,這灶王並無像孫悟空那樣的本領,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他本是最小的神,只掌管一家的禍福,所以,到得天宮玉皇甚至連飯也不管,還需啃從下界帶來的幹饃饃,或者是開水泡饃也未可知。這樣看來,他老人家恐怕是見也見不上玉皇大帝的,人們正無需擔心他打小報告。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人們編造出種種節日和講究,歸根到底總是為了自己。最令我感興趣的是一句俗話:“過了二十四,諸神不管事。”富平人說:臘月二十三之後,百無忌禁,辦事無須看黃曆,天天都是好日子。神都上天了,沒管咱的了。也是,這幾天,又要準備年貨,又要舉辦紅白喜事,又要蓋房上樑,又要從自家房前屋後伐木砍樹,還要搞一次大掃除,若是件件看黃曆,許多事都辦不成了。真是需要一個“百無忌禁”的藉口。諸神上天就是最好一種藉口。從臘月二十三到除夕,一個星期的自由,真是痛快得很。也可以看做中國式的狂歡節。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臘月三十這一天吃什麼?各地大有不同。隴縣人在這天早晨吃攪團,是與許多地方大不同的一種吃法。他們是為了“一年四季有攪纏”,圖吉利。多數地方是吃餃子,也有吃麵條的,也有吃包子的,也有在晚飯時準備了各種好吃的東西,任一家人隨意享用。晚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是許多地方的風俗。近年來中國的中央電視臺在除夕播送聯歡晚會,影響到全國許多地方邊看電視邊包餃子,而一旦凌晨零點的鐘聲一響,便滿世界放起鞭炮來,接著下餃子,吃餃子。把歡樂的氣氛推向一個高潮。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渭北一帶,大年初一講究吃“金線帶葫蘆”,即長麵條裡邊下餃子。長麵條寓意金線,餃子寓意元寶,是要用金的線把銀的元寶串起來。所以也叫吃“錢串子”。雖說如今的鈔票已不能用金線穿起來,可風俗依舊。人們在祝願新的一年裡能發一點財,改善一下生活。關中西部多半吃臊子面,也有“錢串子”一說。鳳翔縣和彬縣一帶從正月初一到初三,都吃臊子面,吃時必先敬獻天地鬼神和祖先,其法有潑於地下的,彬縣人叫做“潑灑”。也有不吃麵條的,韓城縣大多吃餛飩。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初二開始走親戚。初五趕“五窮”,有的吃水餃,有的吃攪團。這以後的幾天,酒席宴會不斷,多是七碟子八碗,有涼菜、酒菜和飯菜。這樣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三天,進入最後一個高潮。關中各地,一般吃元宵、甑糕。大荔縣普遍吃油茶,清油炒麵,加白菜、蘿蔔、豆腐丁,加黃豆,加調料。年節時家家自己炸有油條油餅油饊子之類的東西,親朋好友也送來不少,這時便一古腦兒泡在油茶中打發乾淨。鳳翔縣在十五早上吃臊子面,中午吃炒菜和蒸包子,還有捏成老鼠狀的東西,叫做“薦兒”,蒸熟後放在糧食囤、廚房以及箱箱櫃櫃桌椅板凳等日用傢俱上,取“辭鼠”和“滅鼠”意。韓城縣在十六日晚上吃涼麵,有用扇子扇涼的和在冷水中浸涼的兩種。也有吃麵皮的。人們說,這一則意味著冬去春來,二則意味著年節已經過完,告訴大家,應該著手春耕,不可以再大吃大喝了。俗話說得好:“年好過,節好過,丟下日子不好過。”總之,是給春節劃個句號,給浸沉在歡樂中的人們降降溫。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中國人好聰明,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如此美好歡樂的春節,僅就飲食文化而言,其豐富多彩,與世界各地的一切節日相比,也毫不遜色。

上期回顧:何金銘專欄 | 關中農村春節食俗

注:文章摘自《長安食話》2013年 (何金銘著)

何金銘簡介:原陝西省省委秘書長、陝西飲食文化研究學者、原三秦文化研究會會長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尋旺店咥陝菜,下載陝西美食地圖APP,一招搞定!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即刻下載

品質暢遊陝西最佳隨身書 超強陝西美食食用指南

“陝菜網”微信平臺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劉陸訓、劉瑞、金凌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責任。轉載請聯繫“陝菜網”公眾平臺。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回覆以下關鍵詞查看相關內容(上下滑動查看)

陝西美食探秘之旅:

大荔 | 蒲城 | 富平 | 華陰 | 白水 | 潼關 | 澄城 | 合陽 | 韓城 | 華縣 | 臨渭 | 三原 | 乾縣 | 禮泉 | 涇陽 | 興平 | 長武 | 旬邑 | 淳化 | 彬縣 | 永壽 | 武功 | 秦都 | 渭城 | 漢苑 | 周至 | 戶縣 | 清真專場 | 藍田 | 官府菜 | 高陵 | 臨潼 | 閻良 | 長安 | 岐山 | 鳳翔 | 眉縣 | 金臺 | 扶風 | 麟遊 | 隴縣 | 太白 | 鳳縣 | 陳倉 | 渭濱| 千陽 | 楊凌 | 耀州 | 王益 | 印臺 | 宜君 | 2015 研討會 | 漢陰 | 嵐皋 | 漢濱 | 留壩 | 略陽 | 養生宜君 | 城固 | 白水味道 | 養生印臺 | 陝菜在北京 | 白水研討會 | 陝菜品牌高峰論壇 | 第七屆陝菜研討會 | 定邊 | 高陵老磨油餅 | 富平農機酒店 | 西泰厚泡饃館 | 祥龍賓館 | 小楊烤肉 | 第八屆中國陝菜文化研討會 | 漢陰(高端定製)|

陝菜探秘之旅:

漢陰 |

陝菜旺店:

手擀麵 | 蒸餃 | 菠菜面 | 郭老三面莊 | BiangBiang面 | 小田園食府 | 澄城水盆 | 八福長安餃子 | 大秦面莊 | 明輝樓 | 老陳家燴菜 | 大海子 | 西泰厚 | 老城味道 | 九大碗 | 福潤德 | 細柳臊子十三花 | 建行大廈 | 老秦味道 | 關中小廚坊 | 九煲一鍋 | 遇見長安 | 開鍋羊肉 | 一碗麵 | 海榮鍋貼 | 森鹿 | 尋味記涮吧 | 禧田園 | 天下第一面 | 星月樓 | 紫竹煎餅屋 | 元寶席面 | 德泰樓陝菜館 | 原點肉夾饃 | 砂罐豆腐丨胖嫂威海海鮮 | 長安大牌檔 | 長安真味丨天順樓 | 春發芽 | 香酥雞 | 聶家牛羊肉泡饃 | 大秦山莊 | 德泰樓宴會廳 | 雷記澄城水盆羊肉 | 貢院門大碗麵 | 偉強飯莊 | 永壽大酒店 | 香正食府 | 秦源早晚羊肉 | 一家春酒樓 | 香再來飯莊 | 老郭家爐齒面 | 金地食府 | 錦翔熗鍋魚 | 中國守藝人 | 粥八戒養生粥鋪 | 萬牧驢肉村 | 欣鈦如意餐飲 | 天下香民俗風味體驗館 | 肖家餐飲 | 到家嘗飯莊 | 草灘公社大食堂 | 梅花弄堂餐飲 | 咸陽鄉風印象 | 華陽假日酒店 | 利味記牛肉水餃專家 | 長虹飯店 | 草堂印象 | 大唐戶縣第二熱電廠賓館 |海榮客棧 | 嘉苑陝菜 | 紅升好粥道 | 一品餃子館 | 老碗餐飲 |倉頡飯店 | 陝菜養生體驗館 | 人民路羊肉館 | 福茂源 | 誠悅軒葫蘆頭 | 三顧香牛羊肉泡饃 | 澄城水盆羊肉會斌總店 | 戶縣飯店 | 樓強假日酒店 | 中良休閒農莊 | 伊水源 | 彭衙刺角面 | 蘋果人家65號 | 九合居私房菜 | 秦福樓 | 秦楚味道 | 三橋飯莊 | 聚源春魚莊 | 春來大酒店 | 老百姓食堂 | 秦林賓館 | 錦德軒私房菜 | 張剛生汆丸子 | 東江情餐飲 | 小楊烤肉 | 第八屆中國陝菜文化研討會 | 漢陰(高端定製)|

陝菜專欄:

如畫陝菜 | 陝菜春秋 |陝菜人物| 白劍波專欄 | 高巖專欄 | 何金銘專欄 | 朱立挺專欄 | 徐長安專欄 | 王子輝專欄 | 典藏陝菜 | 陝菜向東 | 陝菜培訓 | 陝菜情緣 |

陝菜在北京:

秦門陝西菜 | 京城陝菜 | 陝菜大講堂 | 陝菜文化沙龍 | 陝菜企業專題活動 |

其他:

永興坊 | 陝菜探秘 | 陝菜小鎮 | 關中十三珍 | 渭南老街 |

聯合運營:大唐博相府文化藝術酒店、陝菜研究院、中國陝菜網、陝菜文化研究會

支持單位:陝西省商務廳、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指導單位:陝西省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北京陝菜協會、深圳陝菜協會(籌)、上海陝菜協會(籌)、三秦文化研究會、西安旅遊協會

協辦單位:渭南老街、關中十三珍、陝菜小鎮、北京秦漢風韻、北京秦門陝西菜、索哥食品、深圳老碗會、深圳大秦小宴陝西菜、紅餐網

媒體支持:華商報、三秦都市報、微博大V自媒體、陝西電視臺影視娛樂頻道

何金铭专栏|关中农村春节习俗(下)

中國陝菜網

陝菜文化傳承創新的領導者!

頭號陝菜新媒體!

陝菜企業品牌首席策劃專家!

陝菜網:www.chinashancai.com

新浪/騰訊微博:@陝菜網

↑長按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