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两江三镇,九省之会,历来被誉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武汉,近几年又新添“中国车都”的美誉。

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中国车都”——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于1991年,20多年来,这个当年的沌口小镇,已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如今,武汉汽车产业再出发,在出行生态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武汉全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中国车都”再添浓重一笔。


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占领一席之地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再加上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倒逼,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

今年1~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0.7万辆60.1万辆,同期分别增长75.4%88%,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已然度过培育期。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与传统汽车相比,其有着环保、节能的特点。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随着汽车产业“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公认的未来趋势,新能源汽车必将借此契机迎来高速发展。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一哄而上,武汉的表现可谓是脱虚向实、脚踏实地。从电池、操作系统、充电桩配置等汽车产业链配置,到政策、市场、研发等多方面发力,武汉形成了特有的产业集聚。


多点开花,勾勒出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谱


在新能源汽车大潮中,资本竞相涌入“武汉系”,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正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底特律”。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在动力电池方面,国轩高科、骆驼、东软等企业相继在武汉布下了“重兵”。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方面,大洋电机挥下大手笔,在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在燃料方面,武汉正着力打造“氢能汽车之都”。落户武汉开发区的氢雄燃料电池项目是武汉氢雄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的氢能源项目,有关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出现在武汉市的大街小巷,停车场、充电桩、加氢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去年,湖北既济电力集团投资8000万元在城投停车场公司,建设30个充电站,共计300-350个充电桩。武汉在充电站方面的统筹建设力度日益彰显。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新兴造车企业蔚来汽车也将目标瞄准了武汉,设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专注电动汽车、智能驾驶、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投资。

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形成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产业条件,特别是产业链上的钢铁业和光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武汉汽车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有统计显示,加上已经在武汉落地的比亚迪、扬子江、南京金龙等车企的新能源项目,武汉目前已经形成至少8家整车、7条产业链的布局。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武汉在新能源产业链建设上的脚步从未停止,两年前,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落地,启动建设。

如今,工研院团队已组建了新型动力电池、高性能电机电控、轻量化、智能汽车、智能充电设施和先进制造等6个项目研发团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武汉汽车工业创新、资源要素

除了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研究中心也在协同创新,试水新能源汽车领域。

全面发力,多点开花,武汉正着力描绘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谱。


群雄逐鹿,武汉的布局有哪些?


以武汉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湖北变身为“中部车都”,汽车产业连续7年成为武汉的第一大产业,武汉市汽车产业规模也成为中部地区的第一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坐拥中美日法四大车系、两大汽车集团、九大乘用车工厂的武汉,依旧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新能源车企来此。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最近三年,先后有上汽通用、东风雷诺、江淮新能源、东风新能源、南京金龙在武汉市投资建厂,规划年产能分别为100万辆、30万辆、2万辆、16万辆、1万辆。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这些整车厂的聚集,如同一块“磁石“吸引零部件供应商的到来。伟巴斯特、德尔福、法雷奥纷至沓来,在此建厂,由此在蔡甸区、汉南区等形成整车——零部件密集区。

今年7月,吉利宣布选址武汉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这是吉利的最新动作。吉利新能源项目在武汉再落一子,至此,它已构建出年产能超100万辆的新能源生产项目。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吉利签约后,武汉市将在蔡甸区、江夏区等地区,构建出未来3年产能超370万辆的汽车生产基地群。

今年,以何厚铧家族、李嘉诚为核心股东的港股奥立仕控股在武汉投资30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武汉将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和汽车产业链的基础,重新打造新汽车城定位。

新的智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已不仅仅局限在制造环节,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领域的人才和储备已经上升为核心环节。这也是包括蔚来、威马在内的造车新势力,都选择了把总部建在上海,生产研发基地围绕长三角布局的主要原因。

仰望星空的同时还需脚踏实地,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仍处于试水阶段,产业面临政策收紧等不稳定因素。

武汉与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相比,在基础设施、产业基础和经济资源上,仍存在短时期内无法补齐的欠缺。

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站在风口之上,谁会乘上风口?谁又会从风口摔下?这些还未可知。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的武汉,需要从新打造良性产业生态链、创新产品和技术等方面突破,凸显城市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热潮减退后,也能找准定位,稳中求进,阔步前行。

2003年9月28日,随着第一根基桩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下,东风汽车公司总部正式从十堰搬迁至武汉,吹响了武汉汽车产业新世纪冲锋的号角。


中国的“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

近年来,在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武汉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武汉的汽车产业也顺势乘上转型的浪潮。

未来10年,我国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坐落于九省通衢枢纽的武汉市开始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和汽车产业链的基础,重新打造新汽车城定位,朝着“新能源车都”迈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