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警·第五十期:欺上瞞下損害羣衆利益

每日一警·第五十期: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

“身未動 心已遠 廉相伴 警先行

##每日一警·第五十期##

欺上瞞下損害群眾利益

簡釋

所謂欺上瞞下,主要是指在處理與群眾的關係過程中,通過虛構、隱瞞、偽造事實,遮蔽、掩蓋工作中的錯誤或失誤,以及變造虛假成績和事蹟等,欺騙領導機關、有關組織和人民群眾,以達到博取信任或者逃避責任追究等目的行為。有的欺上瞞下是為了謊報業績,掩蓋問題,將本地區本單位存在的不好問題掩蓋,向上級機關和領導謊報工作成績,粉飾太平。有的欺上瞞下是為了撈取物質利益,一些黨員幹部經不住利益的誘惑,將貪婪的手伸向國家或集體的利益,對上欺騙,對下隱瞞,藉機謀取私利。有的宣傳政績搞假大空,出現問題和事故層層隱瞞。這些實質上都是官本位思想、名利思想在作祟,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嚴重損害了群眾的利益,損害了黨群幹群關係。

提醒

近些年,一些地方和黨員領導幹部仍然存在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作風。面對新情況、新問題,不善於調查研究,喜歡擺花架子,弄虛作假,虛報浮誇,沽名釣譽,譁眾取寵,應付上級,矇騙群眾,欺上瞞下;習慣於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忙於迎來送往、熱衷於各種應酬;有的領導幹部背離民主集中制原則,決策不民主,對事關群眾利益的問題,關心不夠,瞎指揮,亂決策,造成嚴重損失,嚴重損害群眾的利益,導致幹群關係緊張、疏遠。還有一些領導幹部為了個人或小團體的目的和利益,不顧群眾需要和當地實際,不惜利用手中權力而搞出勞民仿財、浮華無效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群眾諷刺地戲稱一些地方和單位經濟統計數字造假是“數字出官、官出數字”。所謂形象工程,是指脫離實際,沒有具體內容的,只做表面文章的事,目的是譁眾取寵。所謂政績工程,是指不顧發展的可持續性,竭澤而漁,拼湊突出一個地方的發展的某些項目,這些工程多數是勞民傷財,老百姓沒有得到實惠,只是讓少數領導幹部急功近利,獲取政治榮譽如嘉獎、立功、榮譽稱號以及各種利益,以達到個人升遷或沽名釣譽的目的。這些行為嚴重違背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和工作作風的要求,是極其錯誤的,最終給黨和國家的事業造成損失。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當老實人,光明磊落,表裡如一,是共產黨人應有的品質。各級領導幹部必須牢國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克服浮躁心理,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損害群眾利益的,要嚴肅查處,嚴厲追究。

鏈接

①《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一百一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對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情節較重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

(一)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有關規定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庸懶無為、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響的;

(二)對符合政策的群眾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

(三)對待群眾態度惡劣、簡單粗暴,造成不良影響的;

(四)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損害群眾利益的;

(五)有其他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

②《農村基層幹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第三條禁止搞不正之風,損害黨群幹群關係。不準有下列行為:

(二)弄虛作假,騙取榮譽和其他利益。

③《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第二十二條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造成不良後果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每日一警·第五十期: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