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作品收藏必備三素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書法作品收藏必備三素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砥柱銘局部

俗話說盛世藏書畫,亂世換黃金,近年來,一些普通人不是那麼熟知的作品在拍賣會上以驚人的價格成交,也印證了這一諺語。曾鞏《局事帖》成交價2.07億元,王羲之草書《平安帖》(唐代雙鉤摹本)成交價3.08億元,黃庭堅《砥柱銘》成交價4.37億。這些作品的一錘成名,也促進了書法作品收藏市場的繁榮。這讓多少人躍躍欲試,想借此賺個盆滿缽滿。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撿著漏的機會幾乎沒有,掉進坑裡的例子卻是不勝枚舉。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一般的書法愛好者,跟風者,就熄了這鳶飛戾天之心吧。

書法作品收藏必備三素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砥柱銘局部

書法作品的收藏,對藏家的軟硬件要求都很高。書法作品收藏之風古已有之,但那些收藏大家多半都是業內人士,一是愛好書法的帝王權臣,憑藉無雙的權勢和財力,能將稀世珍品聚於宮內,諸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趙佶,乾隆皇帝。二是書法大家,人們耳熟能詳的有米芾,董其昌,文徴明等,他們自身的作品在當時就被藏家所追捧,擁有一般人不能企及的財力,而頂級的鑑賞鑑別能力,真假優劣之作他們能一眼辨之。三是職業收藏家,著名的有張伯駒,安思遠,王世襄,有一句流行語叫不要拿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書法作品收藏必備三素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伯遠帖

書法市場上李鬼多,李逵少,沒有火眼金睛別往裡闖。盲人騎瞎馬,最後的結果不是撞牆上就是掉坑裡。書法學習的第一步就是臨摹,簡單點說就是寫的和範例一模一樣。這便造就了一大批有造假能力的書者,有很多人能做到形似,還有人能做到神形皆似。就算是方家也要藉助別的手段來鑑定真偽,比如紙張材質,落款,印章,內容風格的橫縱向比較等等,這樣還有打眼的時候。真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般人貿然進入這個行業,簡直就是送人頭來的。

書法作品收藏必備三素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中秋貼

炒作之風盛行,亂花漸欲迷人眼。在八十年代,啟功當時一幅作品就七八十塊錢,有人就想,收藏古代名家的作品力有不及,那現代名家的作品總可以提前下手,坐等以後升值吧。乍一看,當代書法家的介紹都是要名垂千古的架勢,越明清,齊唐宋,追晉魏,八體盡能,自成書風,各種稱謂頭銜,一張名片都擺不下。這些人的作品真實價值幾何,有多少浮誇水分,小編不敢妄言。小編以為,這樣的書家,等他故去十年之後,那時候的市場價值,就是他的真實價值。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舞臺前,您有心如止水的境界嗎,在泥沙俱下的潮流裡,您看的準誰將是不斷增值的潛力股嗎?

書法作品收藏必備三素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祭侄文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