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狀元官有多大?

歡迎交流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狀元在王朝時代,是科舉考試中的名次,指的是殿試的第一名,並不是一個官職的名稱。狀元既然不是個官,那麼也就沒辦法說狀元的官有多大,不過倒是可以說說,狀元能當多大的官,以及科舉中取得不同的名次,對仕途的影響會有多大。

科舉考試中,大家比較多提到的,就是鄉試、會試和殿試。這是科舉中最為重要的三場考試。

理論上來說,殿試的主考是皇帝,狀元是由皇帝親自挑選出來,所以所謂狀元、榜眼、探花的三鼎甲是皇帝所看重的人選,代表了與皇帝之間的一種親密關係。首先就有了與眾不同的地位。在取得狀元的名次之後,雖然也有一些仕途不得意的例子,但從整體來說,狀元們日後的發展,都會比沒有三鼎甲身份的普通進士,更加順遂一些。

如果說獲得進士身份,就在官場中進入了一條升遷快車道的話,那麼狀元幾乎就是快車道里面的專車道。

從任官的角度來說,以清代科舉為例,狀元可以直接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則授編修,直接進入翰林院學習,日後從翰林院轉出時,也往往能夠從優銓選。

但是其他進士進入二甲者,就需要經過朝考這一關,才能夠以庶吉士的身份,獲得進入翰林院的資格。所以對於絕大多數進士來說,殿試根本不是終點,朝考對個人命運的影響更大。

比如晚清的葉昌熾,他在朝考中的名次不理想,眼看進入翰林院的機會渺茫,於是在日記裡面悲嘆“咫尺蓬萊,覆被罡風吹去”。因為如果不能授庶吉士進入翰林院的話,那麼就只能去六部擔任主事,或者授地方的縣令,雖然能更快開始官場生涯,但是起點較低,而且處理的都是很瑣碎的日常事務,算不上“清流”。

葉昌熾

狀元因為不用再去過朝考這一關,在起點上要大大高於自己同年的朋輩了。


pku小動物


在古代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讚譽;中狀元者稱為為“大魁天下”,是科舉考試中最高榮譽。

古代科舉考試主要有三個階段, 鄉試、會試、殿試,得第一名者稱為“元”,在鄉試中考中的稱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之後各省舉人到京城會考,稱為會試,會試第一名為一般通稱會元。 會試中選者參與殿試,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 殿試第一甲第一名,亦別稱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別稱鼎元,就是所說的狀元。

殿試考試結束後,皇帝會舉行傳臚大典,宣佈殿試結果。中進士的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稱 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在古代,成為狀元是真正的萬里挑一,一介書生,考取狀元實在不易,科舉考試近1300年中,出現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士,而“狀元”郎,則是屈指可數。據考證,自唐朝第一位科舉狀元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最後一位狀元止,科考的榜數大概是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其中連中三元的狀元只有13名,大約100年才有一個,在歷史上出現過女皇帝,但還未出現過女狀元。

官職上,古代文人苦讀寒窗數十年,為的就是金榜題名,也是以文入仕,躋身宦臣重要途徑。若狀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的巨大殊榮。具體官多大?還得看中狀元后後期的努力機遇等各方面的條件,一般一旦殿試第一,馬上就由吏部考試任其官位,一般開始是任翰林院修撰,或者著作郎、秘書郎、掌修國史,或做天子侍講。榜眼、探花授以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位。仕途上,也不是所有狀元都“事業有成”。在七百多位狀元中,有不少的人高中狀元后,一事無成,有的為官一任,了無政績,平平一生;有的性格怪僻,窮困潦倒;更有甚者,投降叛軍,誣陷諂媚;有時也並非全憑真才實學,有的人就是靠走關係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狀元的等等。但作為古代讀書人的最高追求,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終其一生,始終是登上了顯赫的高位,如在唐代有姓名可考的狀元147人,事蹟可考的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書一級的官員(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狀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書層次的就有20

人。可以說,在科舉制度中,想在官場努力升職,成為狀元這一群體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至高追求。


歷史微享匯


狀元不是一個官職,所以無法說有多大。狀元是古代科舉考試的名次,接著狀元的還有榜眼,探花。代表著科舉第一名到第三名。中國歷史上總共有552位狀元。

歷史上有案可查的第一個狀元是唐朝武德年間的孫伏伽。他後來當上了大理寺卿。最後一個狀元是清朝光緒年間的劉春霖。歷代影響力最大的是文天祥,被稱為狀元中的狀元。郭子儀則是一位武狀元。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也是影響力很大。另外一些比較出名的狀元有大詩人王維,大書法家柳公權。

唐朝歷史上產生了270名狀元,是歷朝狀元最多的。江蘇省歷史上有49名狀元,是狀元最多的省。而蘇州府就有24名。



滄海歷史春秋


古代官員的身份,由三種因素構成。一則曰爵位,二則曰出身,三則曰品級。

能趕上亂世,跟對老闆,混個開國元勳,弄個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爵位,實在太難了。所以大部分人的官場生涯,都是處於第二種和第三種狀態。

隋唐以前,憑著出身名門,就可以在官場上渾水摸魚。從宋朝開始,出身就有了新的含義,簡單來說,就是文武兩途,或者憑著一身武功效命沙場憑軍功得一官半職,或者考科舉金榜題名。



這兩種途徑,就是平民進入官場的兩種方式。清朝的買官,不入流,此處忽略不計。

宋明一脈相傳,重文輕武,以文制武,導致武將出身的官員,比科舉出身的官員矮了半個腦袋。品級比文官高的武將,見了文官下跪的情形,屢見不鮮。

如此一來,科舉一途,便成了古代官場的金光大道。能考得一個秀才,馬上便能成為當地德高望重的人物,有功名在身,見縣官不用跪見百姓自然牛逼三分。影視作品中商人欺凌窮秀才的故事,你當笑話看看就行了,事實上商人再有錢見了秀才也得矮三截,因為身份在那裡擺著。


秀才已經如此了得,能進一步中舉,那就更了不得了。縣域重大活動,舉人肯定都是縣太爺的座上賓,中央和省裡來人,舉人也出面陪同。如果願意,在縣裡當個主簿典吏教諭,大小就算是個官了,個別有門路的,還可能被放一任縣令,以後升個知府道臺。

當然,舉人的官場發展有瓶頸,有考試能力的人們,還要進京趕考,碰碰運氣,運氣好中個進士,那可就是祖墳冒青煙了。不信看看現在各地的縣誌,只要能中進士的,無不入冊名垂青史。進士出身,或者同進士出身,就等於光明正大領到一張官場入場券,最小給個七品知縣,以後沒有大災大難,在退休之前混個三四品副部級基本上沒有問題。


進士中的佼佼者,選入翰林院做庶吉士,這種地方,就是未來宰相或者大學士的培訓班,裡面的人品級也就是五六七品,但整日裡陪王伴駕,出入朝堂,見官高三級,可以說除了公卿王爺,其他官員都得對他們禮敬三分。

而站在科舉食物鏈頂端的狀元,那就只能用“相當牛逼”來形容了。非正式場合,一群科舉出身的官員聚在一起,狀元哪怕只是個六品小官,也必位居上座,二三品的尚書侍郎都得坐在他下首。這並非尊重狀元這個人,而是尊重科舉制度,尊重孔孟之道。

一句話,有“狀元”這個頭銜,說明人家的聖人之道學的最好,你不應該尊重一下?


這樣一說,你就明白,《雍正王朝》中,舉人出身的欽差田文鏡羞辱老狀元,行為有多麼惡劣,為什麼那麼多科舉出身的官員會針對田文鏡,因為田文鏡挑戰的已經不是一個老朽,而是整個文官集團。

狀元不是官,但只要有這個出身,就有比其他任何官都牛逼的資格,在當時都是重點保護對象,姥姥疼舅舅愛,唯恐狀元的官升的太慢,顯得執政者有眼無珠。

但也正因為如此,許多狀元都失去了在苦難中磨練的機會,不能成為一等的濟世之才,空淪落為當時的道學家和編制內孔乙己,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極其有限,讓狀元這個耀眼的光環,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