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的家長不一定能成爲好家長|育兒乾貨分享

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但是,我們常常發現,若要孩子健康成長,只靠父母滿滿的憐愛已經不夠用,更多的是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成長。

家長們偶爾需要停下來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理論知識再怎麼豐富也需要實踐才能真正體會到成長的喜悅,與其過度的保護孩子讓其長大後無法獨立,不如讓孩子從小就自己去感知、摸索、成長。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孩子能力的培養。

愛孩子的家長不一定能成為好家長|育兒乾貨分享

01

感統訓練,讓孩子更好地感知世界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擔心他會磕到這、碰到那,從而為了避免孩子受到傷害而一直禁止孩子做一些爬高爬底的活動。導致孩子五六歲了還不敢玩滑滑梯,不會自己吃飯,不敢嘗試自己沒做過的一切活動。

等到在青春期之後,很多家長開始要求孩子獨立自主,卻發現孩子因為缺乏鍛鍊而感統失調。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了。

您的孩子經常這樣嗎?

1、上課不注意聽講,小動作很多;

2、自制力弱,管不住自己;

3、時間管理能力弱,寫作業拖拉磨蹭;

4、粘人、挑食、怕黑,生活自理能力弱;

5、容易跌倒或碰撞,身體靈活性差;

6、愛咬手指、指甲;

7、調皮任性、膽小固執、情緒不穩定;

8、討厭被觸摸,討厭理髮、洗澡、刷牙......

其實這些問題都和孩子的感統失調有關。現代化都市家庭中,存在感統失調的孩子比例高達85%以上,其中約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會嚴重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主要有:嚴重影響兒童心理素質的提高、對兒童智力開發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利、學習能力和性格上出現障礙、人際關係敏感或社交退縮、心理素質差等方面。

針對正常寶寶,家長可以在家做一些提升視覺、聽覺、本體覺、觸覺、平衡覺的小遊戲來加強寶寶的感統能力。如果寶寶是高危兒或者存在一些問題的寶寶,建議帶寶寶去正規的訓練機構進行訓練。

太優的優能訓練課程就是專為3-12歲中國幼兒研發的一套以提升兒童綜合能力為主要宗旨,運用感覺統合訓練、視聽知覺訓練、表達能力訓練等多種訓練方法的課程體系。是寶寶成長過程中能力提升的優質選擇。

愛孩子的家長不一定能成為好家長|育兒乾貨分享

02

情緒管理,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在教育裡,我們不能追求享受“舒適”。很多家長在孩子吵鬧時給他一個手機,孩子就安靜下來,家長覺得很好,這種方式讓孩子和自己都獲得了寧靜。但是享受一時的平靜不意味著長遠的幸福,只不過是方便了眼下。

當孩子吵鬧時,更好的方式是放下手中的事陪伴他,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情緒,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正確積極地應對人生中的挫折不如意。

孩子並不是一生下來就能夠感受別人的情緒,這也需要學習。家長平時可以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玩拼圖,從一些小的陪伴開始瞭解孩子的內心情緒。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理念:沒有誰是完美無缺的。這點對有“強迫症”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有的孩子習慣了什麼事都做到最好,如果達不到自己心中所想,就會感到很失落。長大之後內心也會比較脆弱,受不了打擊,因此家長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們接受這個事實,並鍛鍊孩子強大的內心,這樣孩子長大才會更優秀。

愛孩子的家長不一定能成為好家長|育兒乾貨分享

孩子做錯了,要告訴他為什麼會受到批評。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們總告訴他要說對不起,但是孩子通常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說對不起。更好的做法應該讓孩子去關注那個“受害者”的情緒,你看豆豆,她哭得很傷心,她一直坐在你推她的那個地方,我們去安慰下她吧。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把兩件事聯繫起來,我說對不起是因為我推了她,讓她傷心了。

當孩子表現得很好時,我們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表揚孩子時要走心,做到具體、細緻。比如,“你一直都在幫媽媽搬東西,很辛苦哦!”“你自己穿上了鞋!”“這幅畫你很認真地畫了一個上午!”而不是全部籠統地說:“你幹得好!”“你真棒!”只有讓孩子認識到,原來是因為我做了某一件事情才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這樣孩子下次才會做的更好。

太優全腦優能中心

合理的訓練方法 專業的導師團隊

6大科系18大課程 全面提升孩子能力

給孩子金色未來

點擊“瞭解更多”,免費領取太優競思體驗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