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农村老一辈为何这么说?

大家好在咱们农村,虽然民风淳朴,村里的农民个个都是热心肠,以前包括现在也一样,但凡村里的某一家人,出了一些挫折,其它村民都会积极的上前帮助。往往一个村里的村民相处的都很不错,农村虽然远离城市,但是特别讲究礼尚往来,和仁义道德。

农村俗语:”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农村老一辈为何这么说?

农村俗语:”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农村老一辈为何这么说?

但就是在帮助那也是小忙小情。农村老一辈人,就针对村里的一些市井百态流传出了一句,特别现实的俗语叫做: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这句话其实说的特别现实也特别的无奈,也特别的直白,为什么这么说呢?

农村俗语:”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农村老一辈为何这么说?

相信很多农民都深有感触,家里遇到一些小挫折需要别人来帮小忙的时候,确实周围的邻里乡亲以及自己的亲戚,都会来帮助,有的甚至不用张口主动就过来了,可是呢人啊一旦遭遇到大的一些挫折,真正遇难的时候,穷困潦倒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人正悄悄地离你越来越远,生怕你去联系他。不用说村里的邻里乡亲,就是自家的姨姨姑姑,舅舅叔叔的,有一家出了大灾大难一样,也是避而远之,虽然寒心,但却也是农村老一辈总结下来的经验和人生智慧。

农村俗语:”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农村老一辈为何这么说?

自己如果身无分文,或者穷困潦倒,就尽量不去主动的跟有钱的亲戚或者有钱的相邻吗打招呼,因为在人家眼里,他们根本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即使去了也是热脸贴到冷屁股。而遭难莫寻亲呢,也是同样的道理。对方会觉得很尴尬,在亲情与现实之间双重矛盾,不知道如何做决断,但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避而远之或者委婉的拒绝。难道说现实或者亲情就如此的残酷无情吗?

农村俗语:”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农村老一辈为何这么说?

其实并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核心本质,就是平等的,假如对方或者自己发现对方穷困潦倒,你总会觉得他会有求于自己,总会觉得自己永远都是付出的一方。这是人的本能的反应。相信很多农民朋友,都为此而大伤脑筋寒过心吧。但是,不光是咱们寒心,这是农村老一辈,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才流传至现在的俗语,可见走到哪里,放到哪个区域都是恰如其分,你有类似的经历吗?欢迎留言评论

农村俗语:”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农村老一辈为何这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