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的「能」與「不能」

心理咨询的“能”与“不能”

◎一些來訪者將心理醫生視為“開鎖匠”,期盼其能打開所有的心結,所以常常求診一兩次,沒有達到所希望的“豁然開朗”的心境,就大失所望。

實際上,心理諮詢是一個連續的、艱難的改變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堆積已久,沒有強烈的求助、改變的動機,沒有恆久的決心與抗衡,是難以冰消雪融的,所以來訪者需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心理咨询的“能”与“不能”

心理醫生並不是萬能的,許多事情他是無能為力。比如酒依賴、戒菸、藥物濫用、同性戀、疼痛、身體或精神殘疾、境遇不佳、升職受阻……等。尤其是對現實困境,醫生沒有能力幫助你改變。如果你向諮詢師抱怨“他為什麼會有婚外戀?”他為什麼會拋棄我?”“老闆為什麼炒掉我?”“我為什麼這麼不幸?”那他唯一能做的只能鼓勵你接受,把問題或困難看成是生活的一個部分,在這個部分你感覺不好,在其它生活層面,你還得保持正常的行為與好的感覺。

許多來訪者很自然地抱著這樣的想法:我有一個問題,我需要求助,需要諮詢師的對問題的解決意見,至少給我一個主意。或者我有一個煩惱,我希望諮詢師能幫助我化解,看過心理醫生後,煩惱就應該不再存在了。但諮詢師往往沒有明確的觀點,只是問你能做什麼?你能承受多大的自我改變,或者如果問題不消失,你能忍耐它多長時間。如果你硬是要醫生給你一個是還是否,可惡的他要不含糊其詞,要不就顧左右而言它。

其實,你的故事,他在聽,但他卻是用眼睛聽。他觀察你的表情、情緒,無意識動作,分析你在如何說故事,故事裡哪些內容是你的解釋,哪些是你的判斷,那些是你的賦義。好的諮詢師總是在激發你對自己的反思,使你從你的問題中看到自己,從感覺自己是一個無辜受害人,慢慢明白自己也可能也是構成某個問題的“肇事者”。

在我們的傳統意識中,醫生就是一種權威,很多人以為,只要找到一個很權威的諮詢師,一切問題都可以搞定。但是,在諮詢中有權威欲和表現欲的諮詢師恰巧是糟糕的,他們喜歡躲藏在心理學理論後面遙控你或教導你,這可能是專業能力不夠的表現。

心理咨询的“能”与“不能”

不能代替你對自己的覺察和分析

弗洛依德說:“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頭腦的人。”大意就是,來訪者才是諮詢的主體。

如果你不想分析自己,心理諮詢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經濟上就有點奢侈,就像用高射炮打蚊子。如果你只是需要一雙好耳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打免費熱線,熱線諮詢人員接受的訓練就是傾聽,共情與提供人性關懷。

諮詢發生時,你可能感覺心理醫生什麼多沒有做,他只是在提問,有時是一些非常古怪的問題,比如:“你的問題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為什麼是現在來看醫生?”“如果生活中發生什麼奇蹟,你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如果一天你已經習慣了有問題的生活,心理幫助你解決了問題你會反過來不安嗎?”或者“有一天你覺得有問題比沒問題好,醫生這麼幫你把問題找回來?”等等。有些提問匪夷所思,“如果你遇到一個外星人,他會怎樣看你的問題?”有些心理醫生可能會對你的早年提問,尤其是你雙親的關係,或者在你成長中那些重要的關係人,你對這些人的內心感受與早年的創傷體驗可能是你現在內心結構,親密能力,安全與信任感,行為與情緒體驗的根源。醫生可能讓你領悟到,許多問題是你無意識的應用兒童時期與親人的關係模式來處理現在的人際關係造成的,選擇一種成熟的回應模式是你需要自己去決定的。

諮詢發生後,真正的治療就開始了,不過不是醫生在做,是你在做,醫生退到你意識的後臺。你開始對自己每個行為,情緒,內心體驗保持一種分析的態勢,問題自己是否在重複那些無效的回應方式,是否已經選擇了新的路徑。以為諮詢完了後自己什麼都不能做,只能等著下一次諮詢是非常糟糕的。你必須做新的嘗試,到下一次諮詢醫生最關心的是諮詢後你發生了什麼改變。

心理咨询的“能”与“不能”

不能或很難立竿見影先生不少。

心理諮詢不像普通醫學,它並不那麼在意診斷,也不是看一次病,處一次方就能立竿見影的。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十到十四次,每次1-2小時。

一個心理諮詢師,不能適合所有的來訪者

成熟的諮詢師會選擇來訪人,會根據情況來考慮是否接受這位來訪者,與他建立真正的治療關係,如果諮詢師並不打算接受他,就不去觸動那些深層的東西;如果接受你,會主動與他討論複診時間,給他預約和討論費用等問題。當然,諮詢師不是根據自己的好惡來選擇當事人,而是受自己專業和所受訓練的範圍限制。有的諮詢師會判斷當事人的求助動機,如果他覺得當事人準備不夠,或者動機是要為自己的問題合理化,或者把問題的責任推給別人,那麼心理諮詢師不會那麼投入,他會給你一些必要的擾動,然後等待諮詢的時機成熟。

諮詢室裡,心理諮詢師只分析當事人,哪怕你一直在抱怨社會,抱怨他人,心理諮詢師感興趣的是你是如何在表述問題,你刻意要扮演什麼人,你在迴避什麼,是否是不做決定也不想承擔責任,或者你在宣洩什麼樣的情緒……等。至於別人對你做了什麼,心理諮詢師一點也沒有聽見,也不會形成什麼印象。有些丈夫,覺得太太來看過心理諮詢師了,擔心諮詢師對婚姻問題已經有了先佔觀念,於是不願隨太太前往。其實,諮詢師非常渴望聽到丈夫的聲音,要幫助太太走出困境,沒有丈夫的參與要困難許多。

可能不會讓你一直感到滿意

很多人對心理諮詢有一種誤會,覺得就像諮詢師和來訪者坐在一起分糖果,大家一起樂呵呵。其實,諮詢師很可能不會一直讓你感到高興、滿意。在諮詢的準備階段,也許你會有好感覺,那是醫生要和你建立諮詢關係,等到了治療階段,由於醫生的擾動,很多被你壓抑了的痛苦體驗會再現,你會有一段時間陷入心理紊亂,性格也會有些退行,希望依賴這個醫生。這個階段很重要,把壓抑的情結釋放出來,經過處理,整合,重建,人的內心可能就獲得新生。

有些諮客,感覺不好時以為是心理醫生沒有水平,於是自動脫離了。他們失去了自我覺察、分析、更新最好的時機。事實上,諮詢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討論與諮詢師的關係。不少來訪者,在諮詢的過程對諮詢師有意見,比如認為諮詢師對他不夠關心,或對諮詢師的某些言行感到憤怒、不快,但卻不敢暴露出來,怕把諮詢師得罪了。這樣一來,諮詢就缺乏坦誠,治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其實,這些感覺是非常重要的,要隨時讓諮詢師知道,以此來調整治療關係。

德國一項調查,長期的精神分析中(超過2年),有80%-85%的人對諮詢感到滿意,而中、短期療程,只有70%的人對諮詢感到滿意。這是一個有趣的數字,也許因為,長期諮詢能使來訪者有機會對自己有一個深入的覺察和改變,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適應能力,而短期治療,只是較淺層面地解決一些問題。

你是水,諮詢師是船,水漲才能船高

一旦形成了治療關係,你必須投入,主動地坦承你的困惑與問題。不是乾等著諮詢師來做什麼。如果你不投入,諮詢師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動的,從屬的。

投入的另一個方面是:一旦你決定接受心理諮詢的幫助,就要擁有分析的頭腦,在生活的每時每刻保持努力地覺察和分析自己,尋找不一樣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接受不一樣的視覺。這些工作不僅在診室裡做,更要在生活裡做。當你面對諮詢師的時候,要告訴他在新的方法和視覺下,同樣的情景不同的內心體驗和效果,這樣才能和諮詢師形成良好的互動。

其實,心理諮詢成功的關鍵是諮客自身的準備、內在成長的動力、諮詢中真正投入的程度。水漲船高,水就是諮客群體,船就是職業心理諮詢師。來源:網絡

心理咨询的“能”与“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