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士和喇嘛的区别是什么?

瑜伽士和喇嘛的区别是什么?​​

藏传佛教里的“瑜伽士”,是指明心见性、证悟诸法实相的人,他的心已经融入到法界本性当中,这才是真正的瑜伽士。瑜伽这个词引申的意思是指“合二为一”,即证得“轮回与涅盘无二”者,如密勒日巴尊者这样的大师。

瑜伽士可以是在家人,也可以是出家人。显现在家相的居士,他们虽然过着在家人的生活,但是不耽于世间逸乐,致力于教法的弘传,丝毫没有懈怠者,如古时的维摩诘居士,当代的多洛尊者等。现在能够称得上是瑜伽士的,其实多是出家众们,那些执著于世间法,沽名钓誉者,最好不要玷污“瑜伽士”这个词。

现在能够称得上是瑜伽士的,其实多是出家众们,

这句应该改一改

现在能够称得上是瑜伽士的,其实大多不是出家众们,

在古印度,佛陀传下两种修行制度:出家传承和瑜伽士传承。

在小乘戒律,才有剃度出家的制度,就大乘的角度而言,菩萨戒高于小乘戒律,但是菩萨戒中没有剃度出家的戒律。原因是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关键是内在的实修有无进步,这与外在是否剃度关系不大。

「瑜伽士」从小像出家众一样修行,但是不剃度出家,只受圆满居士戒、菩萨戒,受密法的灌顶,并持守密法的戒律。他们虽然也娶妻过在家生活,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修行上,甚至有很多都过着像出家众的生活。

藏族人将这两种修行人都尊称为「喇嘛」,「喇嘛」是「上师」的意思。所以有的喇嘛可以结婚,有的喇嘛不可以结婚;或是这个大修行者有家室,那个大修行者是出家众,这光从外表是无法分别的。

“瑜伽士”意为“修持相应法的行者”。将修持类型分为“班智达”和“瑜伽士”两种的传统。

“班智达”。“瑜伽士(古萨里)”。

彼多方观察者,为“班智达”派之方法。无修而修者,为“古萨里”派之方法。

口诀云“不修不整不散乱”者。

古萨里瑜伽士,梵语意谓行乞。古萨里派,谓实修派。

班智达,梵语意云大师。班智达派,谓讲习派 。

班智达派的代表是阿底峡大师、萨迦班智达、布顿大师、宗喀巴大师等圣者。

古萨里派(瑜伽士)的代表则是密勒日巴、华智仁波切这类大德。

那洛巴、冈波巴则是由班智达转入古萨里的代表。但是,藏传佛教的历史大多是由班智达书写的。

班智达们的通常要求是,要有正确的见地,才可以开始修行。因此,他们在如何形成定解、如何辨别见地的真假等方面下的功夫很多。

班智达强调了义、究竟,长于因明,而瑜伽士长于内明。

班智达注重持戒,瑜伽士强调任运。

萨班、宗喀巴大师对佛教的态度,也是从戒律入手的。持戒成风,僧团纯洁,这是佛法住世的基础,不容否认。但是,戒律的整肃,也还是要伴随定慧之学的弘扬。如果只是戒律流行,其实是佛教衰败之相。

这样说,并不是对班智达们振兴佛教持有异议。他们在佛教史上的丰功伟绩,是与日月同辉、没有人能够掩盖、抹杀的。另一方面,不受某些戒律的人并不都是佛教的败类。惠能说:“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瑜伽士与班智达的修行不仅是殊途同归,在形式上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从佛法住世的角度看,两派也是缺一不可的。

“班智达”们往往具足别解脱戒、现僧伽相、主持寺院、读诵经典、举行佛事,以讲法、著述等方式教化众生,象征着佛法的权威、尊严、纯净、传统。

古萨里瑜伽士则淋漓尽致地发挥着佛性的活力,代表着佛教无形无相、真实、超越的一面。两者以迥然不同的方式延续着佛教,利益着众生。

古德云:“彼多方观察者,为班智达派之方法,若无修而修者,为古萨里派之方法也。”

班智达:义为智者,或为大师,即所谓讲习派。

古萨里:义为行乞,或为头陀,即所谓实修派。

很多瑜伽士有高深的境界,他们的行为也是高深莫测,是我们凡夫人不能了解的,因为我们的修行和他们差得太远,所以千万不要胡乱的去评价别人,说些什么酒肉上师等怪话。对这些大修行人产生邪见的果报是很严重的,绝不是杀了几个生命的问题,诽谤大成就者的果报要严重得多。

何人诽谤瑜伽士,对瑜伽士本身来说没有任何伤害,瑜伽士已经修行到了最高的境界。但是对自己的危害就很多了。

瑜伽士的功德——桑昂丹增仁波切

.古印度佛教.印度教等都有瑜伽行者!也有特指佛教修行生圆次第的修行人.最严谨的讲法是瑜伽行者是登地的圣者菩萨!

瑜伽士与一般出家人和在家修行者有什么不一样呢?

所谓瑜伽士是对诸法实相有圆满体悟的人;

所谓瑜伽女必须要有长时间的闭关修持,获得对诸法的实际体悟。所以在出家受戒之外,一定要做过长期闭关才行;

瑜伽士是指进入佛法之门后,藉由心的修持,令心常保轻缓,心常安详的人;

瑜伽士或瑜伽女所致力的是终结轮回的痛苦,为了能达成这个目标,他们必须以转心四法修炼其心。修炼四法是:人身难得、轮回皆苦、因果业力与诸法无常。所以瑜伽士所修的是除去一切烦恼,行一切善。简单地说,瑜伽士或瑜伽女会在遭遇一切逆缘、烦恼时,试着将之转为正面的能量;让心不要到处游走,正是禅定的严格挑战;

所谓瑜伽士,就是放下一切世俗的执著,不执著于在家和出家修行,发愿一生让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大圆满实相的人。

认知生命和一切外在如幻的现象,唤醒自己内心本然的觉知力,那么对于自己的生命和外在的环境、内心的分别就不产生执著了的人。当然也就不执着外在的表相出家与在家了。

瑜伽士在静僻的地方闭关,以避免修心训练时的纷扰。他们认为佛学不能学过就算了,需要持续地精进。在瑜伽士身上,佛法的甚深般若和广行法相很好的结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印度的48位大成就者、莲花生大士、玛尔巴大师、米拉日巴尊者、巴楚仁波切、麦胖仁波切都是很典型的瑜伽士,终南山上茅棚禅修的人也可以算是瑜伽士的代表。

瑜伽士在怛多罗经典中称之为悉地(成就),得悉地的人名为悉陀(成就者)或须陀补噜沙(成就人)。

汉地密宗分有相悉地、无相悉地两种。有相悉地主要有悉灾、增益、降伏、敬爱、诛灭、钩召等;无相悉地即大乘各地圣果,能证得五地至十一地菩萨之身或本尊身,最后证得大毗卢遮那如来法界普现色身。

“即身成佛”。

观世音菩萨就是瑜伽大士

弥勒菩萨也是瑜珈大师

在圣僧那儿

只论智慧不讲聪明

只看境界不看标签

藏地修行者

米拉日巴是真实的典范

看他是疯子流浪汉

他却以对佛心的实证

击碎凡夫僧的红尘梦

他们虽身披袈裟盘踞高位

名利心一分也没有减轻

虽口若悬河讲经说法

却从没有想去身体力行

口若悬河千经万论

都比不上一分钟的真参实证

通常 一座寺院出了一个大瑜伽士 这寺院就声名远播了

灵隐寺出了一个济癫和尚 就名扬天下了

瑜伽士不能传法吗?

瑜伽士说,瑜伽士可以传法,但是对瑜伽士的要求特别高,瑜伽士需要具有生死自在,任运自在的能力,才可以真正的显现度化众生的事业,而度化众生的事业都是非常殊胜不可思议的行为。

瑜伽士说:瑜伽士的戒律特别多,如果说比丘戒非常难持守的话,瑜伽士的戒律比比丘戒更加难守。从究竟来说,瑜伽士具有非同一般的行为和能力。

不是说只要是在家的修行人就是瑜伽士。要成为瑜伽士,需要具有非凡的福报,智慧,还有慈悲心和菩提心稳固永远不偏离。能够时刻安住在自他自在的境界。还有非凡的神通功德。在证悟成就上是真正的大成就者。这样的瑜伽士才可以传法。

真正的一个瑜伽士,是以自己的修证以及稀有神变乃至力量来遣除出家的违缘。

瑜伽士的菩提心是非常勇猛的,因为菩提心勇猛的原因,瑜伽士修行特别有力量,仅仅一个念头,也可以利益无尽的众生。仅仅一个祈祷,不管这个愿望有多大都可以圆满。三界都可以扭转过来。这就是瑜伽士的力量。

瑜伽士可以在一个念头里面,空行护法都会马上遵从听命。要去做任何事,哪怕这个事情特别的小,都有数不清楚的空行护法前去护持。

瑜伽士心里的一个祝福,可以超越无数人的祈祷和祝福。

真正的瑜伽士是最不可思议的。瑜伽士的戒律比出家人的戒律多的多。最难守护的戒律,就是瑜伽士的戒律。

  当一个真正的瑜伽士很难很难,有一个瑜伽士在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有一个如意宝。与真正的大瑜伽士结上缘分,是非常非常大的福报。

如果说:一千万个修行人的祝福的力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强大,但是不如一个真正的瑜伽士的一个祝福的力量。一万个人修诅咒的力量非常强大,也没有瑜伽士一个心念的力量强大。

在成就密法四种事业方面,尤其降伏力量方面,瑜伽士最具有力量。

假如有人对瑜伽士说了一些不吉祥的话,或者做了一些不好的事,这样的人将逐渐遭受困境,也将逐渐烦恼颠倒,远离佛法正道,同样空行护法不会轻易护持。这样的人不管从事任何事业也将不容易成功,障碍和恶缘将如影随形。

瑜伽士的力量是非常殊胜,比如说:当您障碍无尽苦难和障碍,当您处于极恶的因缘下,哪怕是极恶地狱中,瑜伽士也有力量来度化您解脱。不管您有多大的苦难和罪业,只要您对瑜伽士升起信心,您也将得到他菩提本愿的摄持而逐渐享受安乐。获得非常的吉祥和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