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三国:用和平手段篡位、又能善待前朝皇帝的权臣

熟知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是汉献帝刘协,最后为魏氏所代,继位是权臣曹丕。

曹操在建安25年去世后,曹丕在亲信大臣帮助下顺利的当上魏王。接下来的九个多月时间,这些所谓魏国臣子,使尽了歌功颂德拼命拍马屁的力道,彷彿在迎接新的帝国诞生,要把汉朝扫进历史的垃圾桶里。

再读三国:用和平手段篡位、又能善待前朝皇帝的权臣

曹丕当上魏王后,社会上出现许多“祥瑞之象”,什么黄龙、凤凰、麒麟、白虎等不太出现的灵兽奇禽都出现了,还有什么甘露、醴泉也都发生了,一波又一波的造神运动,要把曹丕往更高的位置上推。曹丕当然心知肚明,却假惺惺地回绝众人的劝进,他说要仿效周公尽力辅佐汉室,然后功成身退,返回故乡。

汉献帝其实也明白曹丕玩弄的权术,但汉朝已经没有复兴的可能了,他曾经努力过要铲除曹操的势力,却屡屡遭到失败,汉朝覆亡只在旦夕之间而已。汉献帝更将两个女儿嫁给曹丕,结为姻亲,群臣们更卯起劲来劝进,胁迫汉献帝下诏要把帝位传给曹丕。

再读三国:用和平手段篡位、又能善待前朝皇帝的权臣

曹丕接到诏命,假装心惊胆跳,其实内心无比欢喜,他的父亲没能做到的事情,他却做到了。但还是得演一下戏,曹丕宣称,宁可跳东海自杀也不愿接受诏命,但臣子却懂得主子的真正想法,忙着准备建造受禅台。就这样,曹丕假模假样退让三次之后,汉献帝很配合的发出第四次诏命,曹丕终于“勉为其难”接受了。

禅让大典由当初率文武百官劝进的曹丕亲信华歆登场,汉献帝也把皇帝玉玺准备好传给曹丕。这一年是公元220年10月,汉献帝延康元年。东汉从光武帝刘秀的“中兴”到献帝刘协时“禅让”,共历12帝195年。汉献帝在同年的11月被封为山阳公,在他的封地里,可以保有着汉朝的正朔,而且给予免称臣的待遇。

再读三国:用和平手段篡位、又能善待前朝皇帝的权臣

曹丕即位后称国名为魏,把首都雒阳改称为洛阳,即位第二年,刘备误以为汉献帝被害,也自立为帝建立蜀汉政权。孙权则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称帝者,建立东吴政权。

汉献帝成为山阳公之后,立志行医救人,受到百姓喜爱。曹丕不杀山阳公的原因,则是可藉此告诉众人,他的得位是因「禅让」而非窃国,也让山阳公成为历史上,少数的亡国君主,却还得以善终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