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的影響力

你知道“袁大頭”建國後依舊還在鑄造嗎?你知道“袁大頭”最後流通的地區是哪嗎?你知道為什麼“袁大頭”三年造為什麼價值最高嗎?

自秦始皇一統六國,統一度量衡以及貨幣以來,統一的制度就是一個社會走向繁盛的標誌。混亂的幣制葬送了不止一個王朝,據不完全統計,清末各省、縣使用的銀兩多達103種,因為含銀量不同,導致跨地區使用非常不方便。這不僅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是導致軍事行動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袁大頭”的影響力

幣制改革的背後

袁世凱上臺後,非常強硬的推行了幣制改革,無論後世之人如何評論袁世凱,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在這件事上都要為他點贊。在許多反應中國近代的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大洋”,其實就是袁大頭。PS:吹一下大洋在耳邊能聽個響,有點像是體檢時測試聽力的音叉,但1元的人民幣硬幣不行。

“袁大頭”的影響力

影視作品中的銀元

建國後,自然要有自己的貨幣,但是,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像雲南、新疆等少數民族居住地或偏遠山區因為地方政權還在建設中,導致當地群眾不接受中央發行的紙幣,無奈之下,只能從新鑄造袁大頭用於這些地區。直到1962年5月10日,最後流通袁大頭的西藏自治區公佈《西藏自治區金銀管理和禁止外幣、銀元流通暫行辦法》終止了袁大頭的流通,自此,袁大頭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裡有一件趣事,30年代的中國蘇區成立自己的政權後,便決定要發行自己的貨幣,於是便山寨了“袁大頭”三年造的樣式,鑄造了紅洋,唯一的不同就是部分紅洋上有“蘇維埃”的字樣。因為紅洋一被繳獲就會國民政府回爐重鑄,所以存世量非常少,於是發行量巨大的袁大頭三年造因其獨特的歷史原因具有了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袁大頭”的影響力

袁大頭三年造 紅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