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进家,直接存“银行”

开鲁县东风镇刘林的家庭农场里,一台大型收割机正在收玉米。机器往返作业一遭,就把玉米粒哗哗地“吐”到了运输车上。秋收由过去刀割手扒、晾晒打场的种种繁琐累人变得简单轻松起来。

刘林对这样的秋收方式很满意。他说,用籽粒直收机收粒不仅比收玉米棒再脱粒省工省力,而且能减少损失近7%。刘林今年与中粮贸易开鲁粮库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合作,把2000亩玉米托管给粮库经营,每亩地从种到收他只需支付500元的费用,就“坐享”收入。


玉米不进家,直接存“银行”

玉米不进家,直接存“银行”

刘林说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是中粮贸易开鲁粮库今年新开展的业务,企业通过效益分配和全程托管两种方式与农民签订土地合作合同,一种模式是开鲁粮库负责从种到收,农民不用花一分钱,到秋收的时候,一亩地给农民1000斤玉米;另一种模式是,农民每亩地需要支付500块钱左右的托管费,到秋收的时候,打多少粮都是农民自己的。无论采用哪种模式,中粮贸易开鲁粮库都会把玉米回收烘干后免费放在粮库的“粮食银行”,寄存期为两个月,在这期间,农民可以根据粮价随时持“粮食存折”到粮库结算。超出两个月免费寄存期的,农民只需向粮库支付每吨每月3元的保管费。

刘林选择的是第二种合作模式,他说:“打下来的玉米粒直接拉到粮库烘干入库了,不用担心粮食发霉、变质,要不2000亩地的玉米个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场院来晾晒、保管。储粮的问题解决了,收成也不用担心,感觉价格可以了,随时都能去结算。”


玉米不进家,直接存“银行”


据中粮粮油通辽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负责人李伟介绍,通过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标准化耕种,每亩玉米可增产200斤、减少农药化肥用量20%以上。通过籽粒直收将粮食直接进入到粮食银行业务环节,有效解决了农民在卖粮期间对市场价格难以把控的难题和农民在秋收、出售过程中的粮食保管损耗问题,减去了农民与经纪人之间的环节差价,农民每亩可增收50至80元。今秋,该粮库“粮食银行”业务量有望达到15万吨,计划明年推广全程托管玉米种植5万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