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正能量,發出好聲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等論述,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的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為重中之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不斷提升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能力。

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一個國家要想獨立於世界,必須確立反映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的價值公約數,在思想精神、核心價值以及意識形態上不僅要具有鮮明的獨特性,更要有足夠強大的說服力量、感染力量與引領力量。十月革命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進步知識分子與工人運動結合誕生了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變革民族精神,以謀求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為根本目標和最大公約數,不斷激發和改進中華民族精神,經過艱苦奮鬥建立了新中國,領導人民取得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勝利,這是最大的勵志故事和精神榜樣,是文藝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近些年來,為反映中華民族不懈奮鬥的歷史與現實,作家藝術家創作了不少優秀作品。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就是要講好歷史的與現實的中國故事,張揚中國精神,增強人們對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在傳播上要利用好新媒體這個陣地,對新媒體必須參與進去、深入進去、運用起來,堅持內容為王,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這個內容就是中國故事,就是中國精神,就是要展現好中國道路的初心、來路和前景。

抵制消費主義對文藝的傷害。習近平總書記說:“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消費主義作為後工業化資本主義的重要意識形態,是全球化浪潮中一股重要潮流,對當前文藝創作產生重大影響,如有些電影、電視劇作品以浮華的筆調,對奢靡生活方式和奢華生活場景進行炫耀式展示,迎合拜金與炫富需求;有的網劇不會講故事,不會表演,以“全明星陣容”、俊男美女時尚雜亂無章的奢華場面營造視覺奇觀,誤導受眾。文藝既要普及、滿足,又要引領和提升,如果完全按照消費主義原則和市場邏輯進行文藝創作,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抑制嚴肅高雅文藝和純文學的發展。要通過理論評論引導,不斷推動文藝工作者增強文藝創作的道德擔當,淨化精神生產環境,反對非價值化創作,發揮文藝創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社會整合作用。要積極落實鼓勵創新的文化經濟政策,打擊盜版侵權,維護知識產權,激發和鼓勵文化創新,努力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加強文藝理論話語建設。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改變我國文藝理論“有理說不出”或“說了傳不遠”的窘境,提高文藝理論的原創水平,提高新概念新表述新的供給能力與供給量。要聚焦事關文藝創作、文藝發展中最值得探討的議題,如文藝原創問題,新時代文藝審美精神的張揚問題,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問題等等,以開放的胸懷積極學習歐美先進經驗,著力進行深入系統的學術探索。立足於當代文藝發展實際,站在時代前沿、突出中國視角,進行新概念新範疇等的凝練,推動文藝理論不斷實現新變革,發揮好引領文藝創作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