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父子,两代君王,两顶绿帽,告诉你,门当户对有多重要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开国之君为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的叔叔,可谓是周朝的皇亲国戚,血统高贵。周公旦最初协助哥哥武王灭纣,武王死后,又辅助年幼的文王,镇压了管、蔡的叛乱,制定礼制,为周王朝的奠基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其后代却不怎么争气,兄弟相残,家臣乱政,礼崩乐坏,可谓是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其中有两代君王,一对父子,最为荒唐和悲催。

一对父子,两代君王,两顶绿帽,告诉你,门当户对有多重要

鲁桓公,从周公旦算起,已经是鲁国的第15代君王了。恒公的上位过程,也很狗血,恒公的老妈是宋国人,原本是他老爸鲁惠公给他哥哥物色的老婆。但被惠公看上,自己霸占了,生了恒公,立为太子。他老爸死的时候,恒公还小,他哥哥,就是那个被老爸抢了老婆的,代行国政,称鲁隐公。这人生性懦弱,对王位也不怎么看重,原本想等桓公长大,就把王位还给他。但是在小人撺掇下,鲁恒公指使人杀了,提前抢了王位,可怜鲁隐公,被老爸抢了老婆不说,还被弟弟枉杀。俗话说:恶有恶报,当然这鲁恒公自己也没好下场。

一对父子,两代君王,两顶绿帽,告诉你,门当户对有多重要

鲁恒公当政三年后,娶了齐襄公的妹妹齐姜为夫人。六年时,给桓公生了个儿子,因为与桓公同月出生,取名叫作长大后立为太子。十八年春的时候,鲁恒公跟着夫人一起去她齐国娘家。这一去,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自己被戴绿帽了。而且给他带绿帽的不是别人,是他夫人的哥哥齐襄公。鲁恒公感到奇耻大辱,但齐国比鲁国强,他的发泄方式也就是对齐姜大发了一通脾气。齐姜就去齐襄公那儿告状,这兄妹两人也是极品,这乱伦的事,本就已理亏,不好好反省,竟然起了杀人之心。就在那年夏天,齐襄公在和他妹夫鲁恒公喝酒时,把鲁恒公灌醉,命公子彭生杀了鲁恒公,而且杀的方式异常残忍,把恒公靠在马车车厢的护栏上,硬生生拦腰折断。当时,鲁国比起齐国也真是太弱了,鲁国遭遇这种羞辱,只向齐国提了一个要求,就是把杀人凶手宰了,这事就算了。齐襄公也感觉自己理亏,毕竟,这事闹大了,影响国际声誉,就杀了彭生了事,齐姜也不敢回鲁国了,就留在了齐国。

一对父子,两代君王,两顶绿帽,告诉你,门当户对有多重要

之后,鲁国把鲁恒公和齐姜的儿子立为君,这就是庄公。这个庄公干得最蠢的一件事就是,放管仲到了齐国,齐国重用管仲后,称霸天下,鲁国更惹不起了。也算是命中注定悲剧,鲁庄公不吸取他老爸的教训,也娶了一个齐女哀姜做夫人,这哀姜还带了她妹妹叔姜一起陪嫁过来,哀姜没生娃,叔姜倒给庄公生了个儿子

。庄公宠幸孟女,立孟女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此埋下了祸根。庄公不但继承了王位,还继承了他老爸的绿帽,而且相同的是给他们带绿帽的都是亲人。庄公有个兄弟叫庆父,与哀姜勾搭上了。庄公在三十二年死掉了,这年八月初五,太子还在服丧,庆父派人杀了,立了为鲁国国君,称盡公。这下,庆父与哀姜更是肆无忌惮。这还不满足,最后,竟谋划杀死了盡公,想立庆父为王。还好,庄公还有个兄弟季友,把庄公的另一位儿子接回鲁国,立为鲁君。庆父逃到了莒国,哀姜投奔了邾国。庆父在鲁国的追讨下,最后自杀,哀姜被他娘家人齐桓公召回处决,鲁国也算挽回了一店颜面。但自此以后,鲁国王室内耗不止,日益卑弱,最后兵权落到了三家大夫手里,国家都被权臣控制。“乱世,而圣人起”,孔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了。

一对父子,两代君王,两顶绿帽,告诉你,门当户对有多重要

当初,周公受封鲁国,因要辅佐周王室,没有去鲁国,就派了他儿子伯禽去,伯禽三年后,来周朝向周公汇报工作。周公问:“怎么这么晚才来?”,伯禽回答:“我花大力改变当地的风俗,耽搁了。”姜太公封于齐,五个月就回来汇报工作。周公问;"怎么这么快?"。姜太公答:“我简化君臣礼仪,施政顺应当地民情。”。周公不禁感叹:“政策不简不易,人民不会亲近,平易近民,人民就会归顺,鲁国今后要向齐国北面称臣了。”不幸,言中了。

虽然,鲁国的衰弱不能全归罪于齐国的两位夫人,但是从这段历史我们也看出:娶老婆,还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娶个家族比自身强过太多的老婆,贤惠还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要想HOLD注就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