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爭了!準確告訴你到底進口車該降多少!

5月22日,就是昨天,財政部宣佈進口關稅下調的具體幅度,把汽車界朋友圈刷得清一色。雖然降關稅從3月初的兩會就開始提,4月的博鰲再次確認,但這次畢竟“落地為安”。

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雖然零部件的降幅和影響可能更深遠,但是基於“眼前利益”的吸精效果,輿論把焦點對準了跟進口車消費直接相關、從25%降到15%的135個稅號。

車企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蹭熱點的機會,紛紛在“第一時間”發佈公告表示要調價。目前除了特斯拉和Jeep大切出了具體的調價數字,其他車企就是“表個態”而已。其實也不是特斯拉算得快,是因為特斯拉都是電動車,所以沒有消費稅,只有關稅和增值稅,增值稅16%,關稅從25%降到15%,一目瞭然。

別再爭了!準確告訴你到底進口車該降多少!

至於其他各種價格和排量的進口車到底價格要降多少,筆者發現業內輿論和媒體大多處於似是而非的狀態。只能隨便舉某款車作為例子,說了一大堆數字,最後也只是針對這款車而已,並沒有說清楚。或者就此拍大腿給個大概。

一道初中算術題為什麼算不清楚呢?

問題出在進口車三個稅,關稅和增值稅是價外稅,消費稅是價內稅。所以消費稅的公式有點小別扭,而且不同排量的車消費稅不同,比如特斯拉就沒有消費稅,排量超過4L就是40%,稅率差別很大。

下面筆者就帶大家用小學數學把這筆賬算一下,其實並不難。

進口車的三個稅,是一層層算的,每一層都在上一層的基礎上加稅,有點滾雪球的感覺。

關稅=到岸價×關稅稅率(從25%降到15%)

消費稅=(到岸價+關稅)÷(1-進口消費稅稅率)×進口消費稅稅率(0-40%不等)

增值稅=(到岸價+關稅+消費稅)×16%

大家可以看到,關稅和增值稅都很簡單明瞭,消費稅算法有點奇怪,其實原理就是消費稅是價內稅,稅款是價格的一部分,不在價格之外。

所以,我們現在不要管到岸價是多少,消費稅率是多少,看看能不能算出一個準確的進口車終端價格降幅。我們把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的公式依次帶入。

進口車最終售價

=到岸價+關稅+消費稅+增值稅

=到岸價+關稅+消費稅+(到岸價+關稅+消費稅)×16%

=(到岸價+關稅+消費稅)×116%

=(到岸價+關稅)×116%+消費稅×116%

=(到岸價+關稅)×116%+(到岸價+關稅)÷(1-進口消費稅稅率)×進口消費稅稅率×116%

=(到岸價+關稅)×116%×[1÷(1-進口消費稅稅率)]

=(到岸價+到岸價×關稅稅率)×116%×[1÷(1-進口消費稅稅率)]

= 到岸價(1+關稅稅率)×116%×[1÷(1-進口消費稅稅率)]

算到這裡,小學數學好的讀者已經看出來的了,到岸價和消費稅率對於總的降幅沒有影響。

降前終端價格= 到岸價×125%×116%×[1÷(1-進口消費稅稅率)]

降後終端價格= 到岸價×115%×116%×[1÷(1-進口消費稅稅率)]

所以,答案出來了,無論什麼價位、什麼品牌、什麼排量的進口車,理論降幅為8%整,沒有“大約”,也沒有“至少”。

當然至於最終各家企業會定價到多少,也受到企業內部的影響和定價策略的影響。

別再爭了!準確告訴你到底進口車該降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