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全憑一個字,到底是什麼?

說起李旦這個人,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很懦弱。感覺他在當皇帝期間並沒有做出什麼政治成績。其實他的懦弱也不能怪他,畢竟他有一個強勢的母親武則天,還有一個心中懷有政治抱負,甚至不惜一切代價,要得到皇位的兒子李隆基。他知道自己沒有坐穩皇位的本事,所以他要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就只能讓。同時,他也是完美地體現了這個字的含義。

李旦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全憑一個字,到底是什麼?

他的第一次讓,是對他的母親。在當時千百年的封建王朝的社會里,女子的地位還是很低下的。向來皇室的女子就只能是在後宮,而且後宮都是不能參政的。即使武則天當時打破了很多的封建常規,但她還是不能擅自稱帝。如果她自己名不正言不順的稱帝,會遭到很多人的猜忌,也會造成很多人的不滿。她不能冒這樣的危險,她需要正當的理由。所以,李旦的讓便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李旦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全憑一個字,到底是什麼?

他因為當時自己母親的權力過於強大,他也害怕自己像自己的哥哥們落得悽慘的下場。而且他覺得自己本就沒有自己哥哥們那樣的雄心壯志,所以當武則天貶李顯為廬陵王的時候,他便被扶上了皇位,他明白自己的母親早晚有一天會改朝換代的,只是現在她的政治經營還沒有達到那個巔峰的火候罷了。他覺得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活下去,所以他選擇了讓。

李旦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全憑一個字,到底是什麼?

雖然他讓,但他還是遭到了猜忌。武則天不相信他是真心的想讓出皇位。其實想想也不能怪武則天不相信,換作任何一個人應該都不會相信吧!畢竟皇位對於人的誘惑還是很大的,哪個人能經受得住權力的誘惑,甘心放手。但李旦就是一個例外,他對皇位沒有太大的追求,他只想自己能安心的活下去。也因為他這樣的想法,他間接的害死了自己的兩個妃子,武則天也因此才消除了對他的猜忌。

當他的兩個妃子因為被人陷害對武則天實行厭勝之術,而被處置的時候。他一言不發,他害怕自己如果去找武則天爭論,會牽連到自己。所以他像一個無事人一樣,像往常一樣對武則天百依百順,毫無違背之心。他還害怕她不相信他,還主動提出改武姓。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姓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體現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成敗,李旦能主動提出改姓,說明他對皇位完全沒有興趣了,他也因此逃過一劫。

李旦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全憑一個字,到底是什麼?

第二次讓呢,是因為他的哥哥李顯,武則天想把李顯重新接回來當皇帝。因為她覺得自己還是靠兒子比較管用,在她即將離開人世時,她還是覺得把李唐江山還給李家比較好。李旦人雖懦弱,但他身後的人卻不好對付,所以她選擇了李顯。在李顯回來時,李旦還是一個太子。按道理說來,李旦比李顯更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要是一般人,早就會表示抗議。可李旦再一次選擇了退讓,選擇做一個相王。

李旦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全憑一個字,到底是什麼?

他的退讓讓李顯感動萬分,所以他悠閒的過了幾年的王爺生活。他雖然想平靜的過日子,但他的身份終究讓他平靜不了。李顯的去世,韋后的亂政。他本不想理會,但是他的妹妹太平公主和他的兒子李隆基,這兩個強勢的人又怎麼可能不理。他們聯手打敗了韋后,而李旦也因為這樣被再次推上皇位。

李旦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全憑一個字,到底是什麼?

但皇位並不是那麼好坐的,自己的妹妹和兒子都是有野心的人。他們都想擁有皇權,所以他們開始了激烈的搶奪,最後李隆基取得了勝利。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有自己的政治才能,不像他這麼懦弱,所以他心甘情願的讓位給了自己的兒子,而選擇做一個太上皇。

李旦安然度過自己的一生,全憑一個字,到底是什麼?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在位期間甘願讓出皇位,做太上皇的人。他一生的讓,使他安然的度過了自己的一生。無論是誰爭奪皇權,他都能平安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